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24 3
2015-10-25

最早在曼昆的书上看到“引入ATM使货币需求减少”的说法,但一直无法理解。后来找了个MIT的讲义,上面的解释和曼昆书上差不多。

未命名图片.png

它们的解释都是:ATM的存在使我们平时不用带那么多现金在身上,从而减少了我们对现金的需求,进而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

但是,如果我们不需要持有那么多现金,那么我们会把钱存进活期存款账户里面去,以便需要用时方便取出来,但活期存款账户仍然是货币需求的一部分啊(M2),货币需求并没有减少啊。

那么,为什么说ATM的引入减少了货币需求呢?

如果这里的货币需求指的就是对现金的需求,那这不就与货币供给的衡量标准矛盾了吗(书上默认的货币供给衡量的标准貌似是M2)?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衡量标准都不一样的话,怎么能把IS和LM两条线画在同一个图中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30 21:51:25
会有影响吗?大二的娃不懂,来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31 23:23:51
发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31 23:31:14
货币经济学里面把货币定义为M1或M2,并且货币为无息资产。近几十年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把生息资产(债券,定期存款等)转化为货币以进行交易的费用降低;二是生息资产的流动性越来越高。在给定收入水平的前提下,人们将以更高的比例持有生息资产,以更低的比例持有货币。这里说的货币需求降低应该是比例,而不是绝对数量,因为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