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请那位xdjm指导一下:
货币政策中有一项是:公共市场操作。财政政策中有一项是:公债。
那发行公债,收回货币的政策到底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呢〉?
在这一项上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货币政策三大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
财政政策主要是跟财政相关的,与货币发行、回笼接触很少,比如减税、发行国债、增加政府购买等等。
是否反了?
国债是财政当局发行的,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也未必只针对(已发行的)国债一种,买卖(民间已发行的)普通商业票据也可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控制整体的流动性。以国债为例,货币当局买入国债,(非货币当局)公众对财政当局的债权转移到了货币当局的手中,而同时流动性由货币当局转移到了(非货币当局)公众的手中——相当于货币当局以流动性从(非货币当局)公众手中换取了对财政当局的债权,这个过程公众的流动性增加了,这正是货币当局买入国债的目的;反之则相反。(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经济学有许多这样的绕口令,学了经济学,口才也应该变好)
当然,财政当局发行国债总是通过银行完成的,但银行不是国债的发行者,就像银行也不是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当财政当局发行(卖出)国债以增加政府购买时,流动性由公众转入财政当局手中,这时货币当局如果不愿意看到(非财政当局)公众的流动性减少,就可以在此时用各种政策工具补充(非财政当局)公众的流动性,货币当局的这种行为称为“sterilization”。从IS-LM模型看,就是两条线同时右移。
个人认为财政局发行公债属财政政策,其根本目的是筹措资金,虽然是通过银行发行的,但银行只是一个代理而已。
而银行对于现存的公债进行买卖属于货币政策。其根本目的是调控货币的流动。
虽然二者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冲突的,但我们设想一下当财政部门不缺资金时,它不会因为银行要回收货币而去特意发行公债,那么银行就要吐出现存公债或其他票据来货币回笼。
或者财政部门要发行公债时,恰逢银行要吐出货币时,银行可能会把新公债自己吸纳,或从公民手中回购。
同意8楼的。
公开市场操作属于货币政策,而政府发行公债是为了把社会上闲余的资金用来投资。两者是不一样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用来控制货币供给,由银行控制.而公债是财政政策,由政府控制,以满足支出需要/
二者相互利用,银行通过买卖债卷控制货币供给,政府也能由此获得资金来源.
二者的目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