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扶贫攻坚战已成为“十三五”计划的重头戏,扶贫工作一下变成了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欠下的老账使本不轻松的工作越发困难,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1、精准扶贫难“精准”。现在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的关键则在于摸清贫困户的真实情况,然而这是一项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问题出在贫困的标准设定和信息核实。各地都在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但这个是由村级领导掌握的,谁穷谁不穷他们说的算,上级部门无计可施。而且,贫困群体是动态变化的,本来生活无忧的家庭可能突然因灾因病致贫,而贫困户则经过帮扶实现脱贫。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家都很富裕,但他们对老人不顾不问,老人生活很困难,按规定老人并不属于贫困户,该咋办?
       2、扶贫队伍战斗力弱。过去扶贫办一直被认为是个清闲部门,成为干部养老的好去处,然而风云突变,扶贫工作的重担一下就从中央压了下来,这下扶贫办就有些吃不消了,编制少能干活的就少,一些地级市的扶贫办编织仅有说人而且年龄偏大,根本无法扛起扶贫工作的重任。同时,现在实行的“双包”和驻村扶贫工作存在很大漏洞,下派的干部很多是两种情况:一是未来提拔地对象,下去增加一下资历;二是领导看不顺眼的,直接“下放”。前一种原单位工作放不下,后一种直接是混日子,这就使很多帮扶工作队就是个摆设,而当地扶贫部门也无权对此过问。
       3、农民脱贫意识淡薄。以前以贫为耻,现在以贫为荣。长期的粗放扶贫导致了惰性进一步滋生,小钱懒得赚,大钱没能力赚,等着政府来“喂奶”。推行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开展扶贫讲座,首先要问发不发钱,发钱就来听听。村里搞公路建设,本来就是薄利工程,一些村民非要从中占点便宜,很多工程队“吃不了兜着走”,修路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了,“村村通”工程也就欠下了很多老账。
       当然,这些也并不是全部问题,粮食保护价、扶贫项目上马程序、扶贫资金整合等也都是当前的显著问题,不过政府也都有了应对措施,就看效果了。
       扶贫并不简单是“扶”贫,而是包括了农村改革的各个方面,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改革必行之策,中央能实现2020的诺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