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35 0
2015-10-30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亲历者,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曾经先后参与过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若干次中央全会文件的起草工作,对混合所有制的来龙去脉熟谙在心。
如何理解《指导意见》中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容?张卓元近日接受记者专访,逐一剖析了混改的一些模糊、棘手的问题,解开长期萦绕在一些人的“心结”。
分类、优先股、入股非国有企业、不设时间表
记者:看了《指导意见》中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的表述,您对哪一条印象最深?
张卓元:我认为这个文件比较重要的是“分类”思想。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具体化”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具体化做法就是分类。因为不同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说都是国有股份制,那就不是混合所有制了。但是,绝大多数股份制已经都是混合所有制了。那么,这一次就是提出对这一类进行完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的就是要完善股权结构。特别是竞争性的、商业一类的企业,有些不一定要由国有资本来控股,股权结构可以更加放开一点。
民资能否赚钱、国资是否会流失、混优质资产还是劣质资产、混存量还是增量
记者:混改如何让民资“敢进来、能赚钱”?
张卓元:混合所有制改革很重要一点,就是在比较重要的垄断行业,把一些竞争业务放开,然后让民营资本进来。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就分别拿出管道、销售或者部分增值环节引进非国有资本。比如说中石化的销售板块,民营企业都很踊跃参加,为什么呢?这是一块“肥肉”,很赚钱。不能老把常年亏损的包袱拿出来,那民营企业肯定不干。
拿出来的“肥肉”估价可以高一点。比如,中石化整个销售板块净资产只有600多亿,但是它的估价3000多亿,即使估价高一点很多民营企业也愿意进来。所以拿出来的东西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要有个比较合理的估价,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样可以把企业搞得更活,实现竞争力提高,实现双赢。民间资本看中的是项目的发展前景,是否有利可图。民资是否愿意进入,关键还是在于这个项目要有吸引力,而且是长远的吸引力。
国资民资谁的步子应该迈得大一点?民资控股行不行?
记者:那么,民资到底能不能控股呢?
张卓元:可以啊。打个比方,如果华为上市的话,国资可以去买华为的股票。
不同领域风险不同,不同企业员工持股占比不同
记者:《指导意见》指出“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您觉得这个模式如何实现?
张卓元:现在很多股份制企业都搞员工持股。《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了员工持股的方针,总的来说是不搞全员持股,而是骨干、高管持股。以往经验表明,国有企业难以推行员工持股,是因为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同,它本身就是股份制经济,国有股权边界清晰,在企业内推行员工持股,使员工既是持股者即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营运水平和竞争力。当然,要严防把员工持股搞成私分公有资产。至于持股比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比较大的公司,比如国有股占比比较大的,员工持股可能需要有个度,比如说占全部股本的10%。华为现在是全面员工持股,但国有占股比例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它还有所不同。如果国有股份占得比较多,那么员工持股就不一定能占到很大的比重。所以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比例多大,这个要看情况。允许员工持股,但是员工持股占的比例可能是不同的。央企有些母公司恐怕将来可以直接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是作为国有资本的运营公司,那就是国有独资,不搞混合所有制,而其下属的子公司是可以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对于上市后总股份占比的问题,以后会有文件的。在混合所有制推行以后,上市公司管理层占多大比例的股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正略咨询:zlzxw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