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45 3
2008-12-15

中国农村的现状是什么?我只就我所看到的中国农村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表一点粗陋的看法:

1、70年代的房子。即使是进入了新世纪,农村的房子50%以上依然是上世纪70年代的,有的甚至是60年代。虽然最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修起了崭新的砖瓦房,但那毕竟只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或是一些资源丰富农村地区,在内陆各省份,尤其是西部省份,农村居民依然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房子。即使每年农村人均收入在增加,但依然没有能力建新的房屋,因为广大农村居民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住房,还有教育问题和医疗保健问题。

2、80年代的孩子。虽说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但因为那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即时转变过来,超生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加上70年代末出生的,80年代到了中国新生人口的高峰。在农村,这种现象尤其严重,一个家庭三四个孩子是相当普遍。那个时侯,孩子的喂养以及涉及到以后的教育变成了大难题。因为当时农村经济落后,这一代人70%以上在读完初中以后就走上了打工的道路,只是到了80年代末这种情况稍微有点好转,部分人能够走进高中,甚至走进大学。到了新世纪,当年的孩子,现在很多都已经成家,有的依然还在外拼打,有的也就守着自己家那三分地过日子。我自己也是80年代末出生的农村孩子,但算比较幸运的,能够走进大学的校门,但在我的初中同学中,能像我一样的毕竟只是少数,因为他们更多的要为家里生计着想。

3、90年代的“乐子”。这里所谓的“乐子”,指的只是“看电视”。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彩色电视机的兴起,一时间电视热风靡全国,农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当中。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逐渐提高,另外一方面由于当时彩电的价格竞争形成的低价,所以90年代的农村也有能力买彩色电视了。然而,到了新世纪的今天,众多农村家庭摆放的依然是那个时候的彩电,得不到更新。

4、新世纪的车子。这里所指的车子,当然不是说四个轮子的,而指的是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现在的农村,摩托车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自行车,估计50%以上的农村家庭有了摩托车,这一比例在一些经济发展好点的农村可能还要高些,就我所在的村里,这一比例可能达到了70%—80%。随着农村道路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路况的改善,农村收入的提高,人们为了方便出行,舍弃了“永久”自行车,以摩托车替代了。然而一个新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在农村50%以上的摩托车都是没有牌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办理牌照费用太高,买辆摩托车大概4000块,但办个牌照也要1000多,也就是说如果买车加上户要5000多,这对于那些经过精打细算之后才决定买车的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有很大的困难。

不管是房子、孩子、“乐子”,还是车子,一方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即农村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保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农民收入来源问题和如何持续增收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奔小康就永远只是空谈。本人粗陋看法,还望大家多批评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15 13:55:00
基本属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10:26:00
   大致属实,在湖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10:42:00
加快城市化建设,建立全国性社保机制,改革户籍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