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LATEX论坛
48212 886
2015-11-02

所谓定理的重述,是这样的情况:在文章的某处,我们陈述了一个定理;接下来,我们在文章的其他地方,陈述了一个与之等价但叙述方式不同的定理。此时,如果第一个定理的编号是 Theorem 7,那么第二个的编号就应该是 Theorem 7’。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需求,不难发现有以下特征:

  • 原定理的位置不确定;
  • 原定理的编号不确定;
  • 重述定理的编号和原定理的编号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撇(Prime)。

对 LaTeX 有一定了解的用户,可能会发现,这些特征和「交叉引用」非常相似。交叉引用的 \label 位置和编号也是不确定的(只有在第一遍编译之后才确定);交叉引用的结果 \ref 显示的内容应当与 \label 标记的锚点编号一致。

因此,我们考虑用交叉引用来处理这个问题。

对于定理重述,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除了编号,定理重述的格式应当与定理本身保持一致。因此,定理重述的环境应该在定理环境的基础上做修改,而不是全盘推翻重做。

考虑到这些需求,有经验的 LaTeX 用户不难写出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


这里,我们用 \renewcommand 修改了计数器 thm 的显示方式 \thethm:首先对原定理做引用,然后加上一个撇。随后,在 thm 的当前值上减 1。这是因为,在之后的 \begin{thm} 中会给 thm 计数器自加 1,这里作为「补偿」,需要预先减去 1。

完整的例子可见:

[        DISCUZ_CODE_5        ]

效果图如下:





选自:http://liam0205.me/2015/09/12/primed-theorems/


$}%
\addtocounter{thm}{-1}%
\begin{thm}}
{\end{thm}}

\begin{document}
\begin{thm}
$1+1=2$
\end{thm}
\begin{thm}\label{comm}
$a+b=b+a$
\end{thm}
\begin{thmbis}{comm}
$x+y=y+x$
\end{thmbis}
\begin{thm}
$0\ne0$
\end{thm}
\end{document}[/code]

效果图如下:





选自:http://liam0205.me/2015/09/12/primed-theorems/


$}%
   \addtocounter{thm}{-1}%
   \begin{thm}}
  {\end{thm}}[/code]

这里,我们用 \renewcommand 修改了计数器 thm 的显示方式 \thethm:首先对原定理做引用,然后加上一个撇。随后,在 thm 的当前值上减 1。这是因为,在之后的 \begin{thm} 中会给 thm 计数器自加 1,这里作为「补偿」,需要预先减去 1。

完整的例子可见:

[        DISCUZ_CODE_5        ]

效果图如下:





选自:http://liam0205.me/2015/09/12/primed-theorem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 11:40:24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 21:38:13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8 10:09:42
不错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8 19:09:5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9 13:21:18
thanks very muc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