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日晚间,五中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胎,这可以看作是对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立刻被反计生人士和希望多生孩子的人解读为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终结,一时欢呼声响彻中华大地。
在法律大棒的威压之下,过去的违法行为都是苟且隐蔽的,现在这些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反计生的旗帜人物易富贤也开始得意忘形地对媒体坦诚,自己当初加入美国国籍,目的就是为了躲避中国的计划生育法的限制,就是为了能够多生几个孩子。同样为放开二胎而得意忘形的是一位自称“民工”的安徽男子张俊,也以一篇“民工日记”的形式公开讲述自己当时是如何逃避计生法躲到和鄂皖交界的河南小县城而生下二孩并用不正当手段是的超生的儿子得到户籍和上学的。
和这位安徽民工的情况一样的人不对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修订施行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在少数,否则,也不会有当年“超生游击队”的小品搬上春晚舞台了。那么这些超生的人应不应该受到惩罚?看来易富贤是无需担心的,但安徽民工张俊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处?看来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否则也不会如此高调张扬自己的违法经历了。
在党代会上赋予修法的允诺,并立刻被解读为法律的变更,这又一次让人看到了在当今中国权法之间的关系位序。对于在修法正式落地之前的节点上的违法行为是否还要处置,湖南计生委最先表态“对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修订施行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做实质性处理”,成为僭越法律的第一个官方表态。
法律应该具有时效性是毋庸置疑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你零点之前上就要交钱,否则就只能在收费站外排队等候;有些收费站要拆掉了,拆掉之前的最后一分钟工作人员还在对通行车辆照章收费,时点一到,关闭电脑,出来列队对工作岗位告别并对第一辆免费通行的车辆致礼。全世界的法律都是如此,没有模糊地带。但在湖南方面官员的心目中可能不是如此概念。湖南方面这样急忙出来为超生抢生开放绿灯,是否和反计生的旗手易富贤就是湖南人有关,这就不得而知。
虽然国家计生委随后补充说抢生依然要处罚,纠正了湖南方面超越法律以权代法的行为,但这个补救式的补充纠正还是受到很多网友的攻击,似乎很多人认为湖南方面就应该这样以权代法僭越法律。看来,对权法位序关系的认识的混乱不是某个特定阶层的问题,而是自上而下各个阶层都有的问题。这就是中国。
关于是否会抢生和对抢生是否处罚,售卖360儿童卫士手表的企业做了一个令人极其不齿的“民调”。这个企业民调显示,29日当晚,79.1%的网民开始啪啪啪。如果加上那些暂时不在一起的夫妻随后的啪啪啪,岂不是近乎全民为抢生而啪啪啪?让人笑掉大牙的是,为何360儿童卫士手表不说网民立刻都放下手机啪啪啪,还要等到夜深人静时?有没有统计28日晚多少家里是静悄悄的?有没有调查啪啪啪中多少人是带着套套的?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伴随着党对全面放开二胎的允诺,一直在为废除计生而鼓与呼的新浪网同时推出了一个调查项目http://survey.news.sina.com.cn/survey.php?id=111331调查网民生育二胎的意愿倾向。调查就三个选项,①会②不会③看情况。刚一开始,表示不会的人就占到了近乎4成,而表示会的不足三分之一,但随着加入调查的网民人数增多,表示会生二胎的人的比例逐渐减少,滑落至不足三成并且持续下降。
大概是新浪方面觉得这个调查结果太不给力了。于是第二天又在新浪调查上推出了一个选项更多的调查。这个调查项目分项更多,第一是调查生育意向,第二是调查影响意向的原因。在生育意向调查中,这次多了一个项目,四个选项分别是①不想生,一个都养不起哪还敢生两个;②有条件还是会生的;③先找到对象再考虑这个问题;④当然生,早就盼着这一天了。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111350.html
令调查主办方大跌眼镜的是,这个补充调查的结果更加惨淡,选①“不想生”的网民迅速攀升到六成以上,而选择④“当然生”的网民则迅速滑落到5%。于是乎,新浪方面匆匆关闭了这个结果更加难看的调查,只保留了早一天的那个调查,毕竟在那里表示会生二胎的还有百分之二十八点几,但这个略微好看的调查已经不像第一天推出的时候摆在新浪主页的显眼位置了,而是一般人不宜找到了。反计生人士不妨多造访一下这个保留的调查,还有近乎一个月的期限,看看能不能为“扭转民意”做点什么。
网络调查的可信度是有问题的,并不能完全说明什么。令钱皮感到奇怪的是,这种调查似乎应该在当初极力附和反计生声音的时候做出,以便给官方修法提供民意参考,而今,生米都做成了熟饭,做这个补充调查是何用意?修法在前,民调在后,这也是中国特色?令人感觉新浪编辑原本是要用一个全民欢呼的结果为计生新政捧场,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局面。
其实,新浪这个补充调查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111350.html的第二类问题已经纯属多余。单从第一类四个选项当中,就足以已经很明确地看出了,为何95%的人没有选择“当然会”,那就是一个共同的原因:穷。
第一项的六成以上的人直接说出了养不起;第二项说有条件还是会生,什么条件?不就是钱嘛,不就是现在还穷还没有钱吗?第三项“等先找到对象”其实也是钱,也是穷,试问在中国当今有钱人还怕找不到对象吗?恐怕找老二老三老四都不成问题。最后的“当然生”自然都是富人,都是既有意愿又有能力的人家。
这个5%的愿意生育二胎的富人比例,和中国当前富裕阶层在全民中的占比完全吻合,也和之前推出“单独二胎”政策时候只有约10%的响应率不谋而合。那么,放开二胎还权于民顺应民意的说法依据何在?
在对中国人口政策的争执当中,出现的以上两个5%~6%的百分数,已经很能说明中国社会当前的问题了,那就是严重的贫富分化。
ZG从掌权中国以来,就有尊重民主人士和党外意见的传统,对海龟的爱国人士历来敬为座上宾。易富贤是美国人,因回中国反计生而被媒体称为人口学家,然而他并不是人口学家,在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历史人口与民族演进等等研究方面毫无建树,只是一个妇产科博士。如果他回国建立一个妇产科医院或者回到原来母校的附属医院从事妇产科的工作,也算是报效祖国的行为。然而易富贤回到中国来,不是为了发挥他的专业技能为中国的育龄姐妹服务的,而是为了鼓动中国妇女按照他的多子多福的思想多生孩子的。
易富贤在全面二胎功成名就之后,坦诚地说,其实在美国的华人也是低生育率,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像他这样生了三个的凤毛麟角。这个事实,本来可以解读为生育率高低和是否有独生之女政策无关,但易富贤不是这么解读的,而是将至归结为这些华人是在国内受到了独生子女好宣传的洗脑,仍然是中国计划生育国策的罪过。
易富贤和当年在中国有难的时候回国以专业之长报效国家的海归华人根本不同,所陈之词挂一漏万片面偏激,完全不是一个有学术道德和志士责任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个人分析认为是为了舒缓他自己行为和环境形势的不融洽不协调带给他内心的压抑。多子多福的思想在国内外都是古旧观念,虽然易富贤跑到美国狂生三胎,但不会有几个人为之叫好,这未免让他感到压抑和挫败,如果能够回到故土让国内为之行为认可,当然是件快事。令人感到愕然的是,这种非专业人士,竟然也能游走于朝堂,而且其荒唐言论还得到了国内的响应并成为顶层决策的依据。
钱皮并不认为那些愿意多生育的中国人有什么罪过。在中国这个国度里找到像易富贤张艺谋父亲这样持传统生育观念要求子女多生育下一代的人不是难事,几千万都不缺,像张艺谋易富贤这等遵循父训的人也算是孝子了,避免了无后为大不孝的恶名。有所区别的是,易富贤做事比张艺谋来得更加奸佞一些,张艺谋本来也可以像其他名流一样弄个洋国籍,这样就不用缴纳七百万的超生罚款了,但他没有。而是易富贤以躲避国策处罚为目的成功地移民国外,变成了中国法律管不着的美国人。
说易富贤以小人之奸佞欺骗了高层,高层有那么容易欺骗吗?当然不是。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重,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并非实行计划生育的中国才有的社会主义特色问题,这个基本的事实,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出来,高层之高不会这么低级的。而且这种欺骗发生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里,荒唐和滑稽是如此的明眼。
高层真的相信了易富贤的鼓动,认为增加人口就可以解决所谓的人口红利短缺以及未来国防兵源的匮乏?如果这样就太小看高层之高度了。单独二胎和放开二胎政策如此遇冷,单靠5%有养育能力的富人来补充人口根本就是无济于事的,何况富人生育二胎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人口红利和国防,而是为了有人子承父业,是用来攫取红利并让穷民众到国防前线对他们到手的红利加以保护的。
那么高层为何还要听从如此低级的欺骗谗言呢?钱皮妄猜认为高层做出如此举措,不过是在利用易富贤之流造成的舆论声势。那么易富贤之流反对国策又有什么利用价值呢?那就是安抚愿意多生育也有能力多生的5%的富人。5%虽然是个小比例,但它是富有阶层,在经济社会里,钱是老大,钱多的人掌控着社会,不论中外皆是如此,只要你搞市场经济,钱就是老大。何况这5%是中国人口的5%,基数太大,绝对数也更加不可小觑。这5%的中国富人实际上控制着中国这个已经踏上经济轨道的国家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诉求政府不得不予以重视。政府的本职之一就是平衡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现在政府这样做了,也算是尽职了。反之,如果不放开二胎,不满足富人阶层的这种诉求,让他们都像易富贤那样远走他国,所谓依靠内需的发展经济可能就大受影响了。
在放开二胎变成党的决议之前,易富贤等人还在反复“劝慰”那些担忧放开生育会引起人口爆炸的质疑者。其实高层根本就不担心这一点,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外国的情况高层心知肚明,可以自由生育的美国华人多是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也不是易富贤能够刻意隐瞒得了的。
全球的人口生育状况汇总起来,看看欧洲的德意法英,看看美洲的美加,看看亚洲的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和韩国,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生育率和市场化程度负相关,和基尼系数负相关,和全民教育水平负相关。关于后一点,是生物学的逻辑,那就是高智能的、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一定是低生育率的,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整个食物链的平衡稳定。这是自然科学常识,现在的非科盲民众都知道。而关于基尼系数和市场化程度正相关、和生育率负相关这一点,各国政府都是讳莫如深的,都不愿意承认基尼系数增加是市场经济推进的结果,因为这样不利于推进市场发展,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敢于正视生育率和市场化程度负相关,和基尼系数负相关这种规律的存在,那么就应该看到,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这个方面已经毫无实行的意义,因为中国领导人已经无意之中找到了一个最有效的控制人口的办法,那就是在中国推行市场经济制度。说无意也好,说歪打正着也好,总归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推进,基尼系数不断增高,作为繁衍基数的大多数民众被分化到了贫穷一极,从而导致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下滑,无形之中收到了比强硬的独生子女政策更好的控制人口的效果。
如果中国妇女都对放开生育政策持欢迎态度并积极响应,是否有利于解决所谓的劳动力困乏和经济活力下滑呢?当然不是。自从少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后,中国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显著增加的。而养育下一代,将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尤其是女性的生产力桎梏于生育和抚养。女性因为生育而导致社会参与率下降,这是基本的现象事实,各个企业在招工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女性的做法、以及女性大学生不如男性大学生好就业等等就是基于这种原因的。如果一个育龄女性持续生育多胎,意味着她们不得不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从社会生活的前沿后退,退至家庭领域,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和精力都投放在一群子女的养育之上,这样一来,至少在新生人口成长为劳动力的20年之内,这个现成的劳动力人口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是大大折扣的。而二十年之后,这群人已经基本上到了劳动年龄的末端。这不单单是育龄妇女社会劳动参与率的严重下降,而且也会让育龄男性的劳动参与效果受到影响,起码他要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就要多赚取妻子不得不放弃的收入,除非他是一个对家庭和子女不负责任的冷漠父亲。而二十年后如果其中的一半女性继续母亲的生活方式,再次养育一大群子女,则等于是这一代新生人口在增加社会发展活力方面只是事倍功半。女性将在扩大人口生产的进程中,不得不再次向生育机器的地位退却。
因此,通过人口增加来解决当前所谓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恰恰是一个南辕北辙的策略,不仅不会对当前情况起到缓解,反而,当晚啪啪啪几个月之后,就有更多的女性不得不从劳动一线后撤,女性因为生育而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后果即刻显现。而等到新生人口出生后的二十年之后,他们究竟是作为失业人群的社会负担还是新生劳动群体却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接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