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货币形态与社会经济管理的关系
作者 刘积荣 段爱顺
我们要认识人类社会首先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共同认识,即社会劳动、社会管理和货币,我们不仅要完整的认识它们的内涵,还要认识它们的外在的联系,货币形态与社会经济管理的关系正是要阐述它们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
1,社会劳动
讨论人类社会问题首先要从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个基本概念开始。关于劳动的概念,有过许多观点和论述,但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完整的揭示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更没有把劳动这个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与社会管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劳动的概念在内涵上应当包含五个要素:人,劳动技术,劳动工具,劳动目的,劳动管理。就劳动的外延来说,劳动分:社会劳动和个体劳动,社会劳动还分:社会管理劳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精神资料生产劳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与社会经济的基本关系。
要完整的认识人类社会和社会经济,首先要认识劳动这个基本存在。人类社会是劳动的社会,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经济都是以劳动的管理为基础的,也是以劳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首先是以劳动管理为基础,劳动管理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劳动者对劳动过程的实施管理;二是社会劳动管理对劳动成果的分配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个的劳动即家庭劳动上升为企业经济模式即生产流程管理,劳动管理上升为社会生产管理,也就是社会对整个劳动过程的管理;社会管理对劳动成果的管理(对食物的分配)上升到对社会生产产品即商品的消费管理,从而完成了社会经济管理不可分割的生产与消费的统一管理。社会经济管理也就发生了生产管理和消费管理的分工即两大基本构成。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劳动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劳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构成,社会管理不是独立的上层建筑,而是以劳动为基本管理要素的。
2、社会管理形态
社会管理这个概念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对社会管理形态就未必知之其祥。社会管理形态是这样,分:家庭经济、企业经济、城市经济、国家经济、世界经济五个形态。因为这几个经济形态都是客观存在和表现,这里就不具体叙述。
由此可知,我们当前所认识的社会经济及管理理论,主要是企业经济管理论,对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家经济、世界经济等内容和管理的内容认识不多,对它们的关系即有机联系的讨论更是甚少。我们认为用市场经济的学说企图综合这个客观存在、忽略不同社会经济管理形态的内容,是不妥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何会是这样一个形态:家庭经济、企业经济、城市经济、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管理面临一些实际矛盾需要更高级管理部门来解决。
从家庭经济谈起,在家庭内部存在这样一个劳动的分工,一是对内的劳动协作;二是对外的经济协作。对内采用统一核算,没有债权债务的发生;对外,必须进行劳动成果的交换,这种交换要么是平衡的,即收支平衡;要么是不平衡的,或多或少,这样就产生了债权债务。如何解决这些债权债务?
家庭经济就要联合,产生了企业经济。家庭经济之间的债权债务变成了企业内部的统一核算。在企业内部存在这样一个劳动的分工,一是对内的劳动协作;二是对外的经济协作。对内采用统一核算,没有债权债务的发生;对外,必须进行生产资料的交换,这种交换要么是平衡的,即收支平衡;要么是不平衡的,或多或少,这样,企业之间又会发生债权债务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企业经济又要进行联合,这样城市经济就产生了。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得到解决,又产生了城市之间的债权债务,如何解决城市之间的债权债务?
城市之间就要联合,又产生了国家经济。国家经济也存在债权债务,因此就需要世界经济管理组织来协调解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管理体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会有企业?为什么会有城市?为什么会有国家?绝不是某个人想这样作为的。社会经济管理的实质内容主要就是对债权债务管理,社会经济管理的任务就是逐一的解决这些矛盾。但现实是,我们没有认识社会经济管理的实质,所以,家庭债务没有解决,企业债务没有解决,城市债务没有解决,国家债务也没有解决,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没有管理的混乱的社会经济体制,一些人还美其名曰:市场经济。
社会经济管理还存在这样一个科学构成:一是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即社会管理形态;二是社会经济管理的媒介和手段。十分明确,当前,我们对此认识不是非常清楚。为了解决债权债务问题,我们必须选择管理的媒介和手段。
3、货币形态
社会经济管理需要媒介和手段,人类社会曾经有两个选择:一是行政管理的手段;二是货币管理的手段。因为在社会管理的形态中,社会经济存在着物质劳动及其物质资料的运动;存在精神劳动及其精神资料的运动,这种社会劳动关系以及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运动需要一个媒介或载体进行沟通和实施手段;同时,各种经济关系以及债权债务矛盾,需要解决的方法和手段。因此,货币成为社会经济管理的媒介和手段是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管理社会经济的可实施手段。由此,货币的形态也就凸显出来,并逐步得到完善。我们从货币的形态中可知其祥。
货币形态分:历史形态,经济形态,表现形态,三个内容。
历史形态又分:一般货币,国家货币,世界统一货币,等。
经济形态又分:生产货币,消费货币,货币符号,等。
表现形态,主要是指货币符号的表现形式,有:硬币,纸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
我们从货币的历史形态中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内容:一般货币时代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古代经济以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国家货币时代是指近代机器大工业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统一货币是指当代世界发达经济时代。不同的货币形态反应了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时代。从一般货币,到国家货币,到世界货币,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例如国家货币,由于社会经济达到机器大工业水平,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较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货币才有经济形态的职能,才有生产货币、消费货币、货币符号之分和职能,由此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从手工劳动、半机械化的劳动,到机械化化劳动,这样一个质变过程,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可以保证人类的基本物质需要。
世界统一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发达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内容就是世界统一经济;没有世界统一货币,就没有世界统一经济。世界统一货币与世界统一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也是社会经济管理科学的科学机制。
我们在货币形态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内在的必然联系:一般货币自身是有价值的货币,例如金银币;国家货币自身是没有价值的,例如现钞、信用卡等;由此完成了货币向科学化的过度,货币完全是管理手段。世界统一货币与国家货币的关系是什么?就是所有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单位与标准。只要完成这样一个科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国家货币向世界统一货币的过度,以及货币的完全科学化。我们知道,货币的单位是元:美元,欧元,人民币元,日元,等,这是货币的单位,在所有科学中,只有经济学的货币有单位,没有标准。这个标准应当是什么?客观社会已经做出了选择。
货币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消灭物质贫穷;消灭精神贫穷;彻底消灭人类社会的愚昧和贫穷。如何消灭?这是货币与社会经济管理关系的科学矛盾运动既结果。
4、货币的本质
社会经济运动的最终结果有两个:一是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二是劳动工资,这就是货币的本质,消费资料和消费手段即劳动工资。劳动工资是我们每个人知道又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我们知道它与货币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关系吗?
劳动工资是货币的基本内容,货币具有生产手段和消费手段的二重职能,都是通过劳动工资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劳动工资又是经济货币的终端和现金表现形式。生产货币是货币进入生产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在生产领域一分为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劳动工资;当劳动工资进入消费领域,劳动工资又表现为消费货币。所以,劳动工资具有生产手段和消费手段双重职能。
劳动工资是国家经济的基本计算单位,也是国家经济核算的唯一依据。
劳动工资体现了三种价值:劳动价值、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也是现实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和手段。这种体现不是我们自己杜撰的,而是通过劳动价值的具体核算完成的:
国家首先要规定劳动工资标准,例如10元/小时,此时的小时为劳动必要时间,10元就是货币的价值,创造1双皮鞋需要10小时,1双皮鞋的商品价值就是10×10=100元;劳动工资价值就是1小时10元,每天的劳动工资就是80元,一个月的劳动工资就是2400元,等等。
如果社会经济管理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就必须对劳动价值、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作出科学规定,只有作出这样的科学规定,社会经济管理才能上升为科学。
5、利润的实质:社会劳动的精神资料劳动
我们有必要再讨论一下“剩余价值”即利润的问题。我们是通过对国家经济供需矛盾的推算,认识利润的本质的,最后的结论是:利润是社会劳动中物质劳动、精神劳动中的精神劳动。
这样的结论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社会劳动创造的,物质资料是物质劳动创造的,精神资料是精神劳动创造的,因为物质资料可以进行数量的统计和计算,精神劳动无法进行数量统计和计算。物质劳动者需要精神资料消费,同理,精神劳动者需要物质资料消费,这样的需求通过利润协助完成这样的劳动交换。它是这样完成的,例如,1双皮鞋的价值是100元,就不能卖100元,而是要卖200元,这样,生产皮鞋的企业就可以生产两双皮鞋。
在人类社会不存在特殊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工人创造的,这一认识存在瑕疵。
利润的作用就是为了协调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相互需求。
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就是要彻底解决所有的债权债务问题。货币的主要经济职能就是支付手段,解决债权债务的。
简单介绍,不足和漏洞之处,敬请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