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 发表于 2015-11-15 10:37 
其实,劳动价值=使用价值。
这是一个等式。
的确是你说的这样,只是这肯定不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而是张三的价值理论。
我曹某的价值理论是:
1、价值=财富的量=使用价值的量。
2、这个价值不能决定价格,他是分配的基础——即价值分配,也就是马克思价值转型。
3、分配后商品分得的价值才能决定价格:分配价值决定价格。分配价值=马克思的生产价格。
有这个基本逻辑,经典效用和马经能解释的我基本都能解释,他们不能解释的我还能解释。比如同样搬坛煤气,北京比武汉贵,美国比中国贵,为什么?因为不同地方人均价值总量(GDP)不一样,分配后搬运工人得到的价值不同。
依此,我得出四种价格运动轨迹,与实际吻合度极高:
1、凡长期发展较慢(以管理和技术更新速度为依据)的部门其商品价格不断在涨,比如农业、建筑业、手工业,收藏业,矿产业。——
它们生产率还是有所提高的,按照马克思和西经理论它们价格应该降低才对。
2、只有发展速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商品其价格才能降低。比如手机、电脑、化工品。——
经典马经和西经往往利用这样事例证明自己的反比和递减的正确性,选择性无视第一种了价格运动轨迹。
3、在生产状态相同(接近)的前提下,同样的商品其价格在发达地区高,在落后地区低。比如搬运、火箭、印刷、手工品、工资。——
经典价值理论都直接回避价格的这种运动轨迹。
4、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工资不断上涨。——
这在马经中也是直接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