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冲刺复习:提高效率的10个好习惯
 进入2016年考研冲刺阶段,考生们都在争分夺秒的复习,其实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些好的习惯能让学习效率翻倍,是哪些好习惯呢?快来看看吧!
2016考研冲刺复习:提高效率的10个好习惯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不同科目交叉复习
  很多同学在学习与制订复习计划时,总是喜欢半天或一天复习一个科目,而且一下复习很长时间,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研究表明,内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间的干扰也就越大。而且因为复习一个科目的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不同科目交叉复习,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复习,则效果会更好。
  3.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制定完复习计划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复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复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的复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复习中去。总之,千万不要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蹉跎先生。
  4.定期对复习进行反思
  有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顾埋头复习、勇往直前,从来不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的复习状况,。因为觉得回头来看是浪费时间,影响前进的速度。但事实上,我们是需要不时回头反思自己的。定期反思一下近段时间的复习状况,有利于我们及时总结复习中的成败,找出复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等等,而所有这些将使我们在复习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5.复习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有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不动手写,也不动口读。结果发现,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将公式写错,将单词遗忘。朱熹曾经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加上一个最好加上一个“手到”。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如果在加上动觉的参与,即“手到”,相信记忆效果会更好。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考研教育网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读(口到)、手在写(手到)。此法尤其适于复习外语、政治、数学公式这类一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