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弱势特征非常明显,交易量萎缩,市场热度不断降低,侧重权益类产品的投资者亏损严重。但同时,市场上另一类产品在弱市情况下净值却仍然不断稳步上升,这就是对冲基金。虽然当前对冲工具有限,但各方理财机构设立的产品数量和规模却逆势迅速膨胀。
“中性策略”正在启航
说到对冲基金,就不能不提“中性策略”。股票市场中性策略是绝对收益中一种比较主流的策略,它是指同时买入和卖空股票以对冲市场风险,其目的是:不管是在上涨的市场环境中,还是在下跌的市场环境下,都能获得持续的盈利。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该策略的优势在于资金容量很大,产品规模对业绩影响很小。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依靠选股能力赚钱,其核心是投资者的选股能力。整体目标是不论市场走势如何,投资组合多头的表现始终强于空头。有业内人士介绍说,具体来看,该策略的收益来自于三块———投资组合的多头、投资组合的空头和卖空股票产生的现金流。
但由于国内股票做空的环境不是很成熟,股票市场上目前能够做空的工具包括股指期货做空和融券做空,而融券做空目前面临诸多障碍,比如融券数量有限、融券卖空的法律环境不成熟、融券成本高昂、做空面临更大风险等,因此目前国内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多是运用股指期货来做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对冲,产品盈利模式也多集中于量化对冲和套利技术。
套利类产品一支独秀
“市场中性策略不是通过预测市场涨跌来赚钱,而是纯粹利用选股能力或捕捉定价偏差的能力,获取无关市场牛熊的超额收益。因此不管处于熊市还是牛市,我们都有可能取得正收益。”有关人士介绍说,“通过对冲,我们的产品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收益主要来自于alpha。依赖于beta的产品,其收益与市场涨跌直接相关;依赖于alpha的产品,收益与市场涨跌无关。”2011年证券市场股债双杀,在低迷的行情下,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的量化对冲产品一枝独秀,6只产品全部获得正收益。
2012年国泰君安推出了第三代对冲产品———君享成长、君享对冲1、2号,采用高频统计套利策略,这是国际对冲基金的主流策略,著名的大奖章基金即是采用此策略,1989年到2006年的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8.5%,回报率远超巴菲特。
风险收益配比升级
无风险套利机会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但它却又往往是难以长久存在的,或是收益非常微薄。这点可以从观察期现套利得出结论,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当月合约基差逐渐缩小,套利收益维持在融资成本附近。在这样的背景下,统计套利进入了国内领先的量化投资者的视野。
统计套利是将套利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估计相关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概率特征的稳定性,用数学概率来指导套利交易。相对于无风险套利,统计套利并非是零风险的,而是模型保证长期盈利在统计学上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和收益像硬币的正反面,无风险则无收益。相比于无风险套利,统计套利增加了少量风险,由此可获得数倍的套利机会。
据了解,所谓的高频,与传统技术分析中的以交易日、小时、分钟为分析的最小时间单位不同,是利用大型计算机设备及快速传输数据的光缆,通过并行计算的软件系统,实时对证券市场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下达交易指令,其计算及交易速度能够到秒级甚至能到毫秒级。高频统计套利仅捕捉各种短期的市场机会,并不承担市场风险,因此大盘的涨跌与策略本身的收益没有直接关系。
高频统计套利策略,已经是国际上对冲基金中的主流策略,发展得比较成熟。而我国的量化交易正在不断摸索进步中,大多数的套利策略都是在近两、三年内诞生的。而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初期往往是定价不完善的时期,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业绩与规模快速增长
随着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创新的不断推进,上市产品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市场中将存在更多的套利机会,对冲基金由于其策略的多样性等特点,预计将有更好的表现。
但是,当股市、债市出现牛市行情时,以君享套利系列为首的完全对冲类对冲基金,虽然表现将优于弱市,但很难比得上股市、债市的爆发式增长。
因此,对冲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多应在于给投资者提供区别于股票、债券的投资工具。其中,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分散风险、降低资产组合相关性非常重要,对冲基金收益比较稳定,同时与股票、债券收益的相关度也较低,非常适合作为一款资产配置的工具。而对于偏好稳定收益的个人投资者而言,除了收益以外,资产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冲基金目前收益比较稳定,远远高于同期的存款利息以及货币基金的收益,同时整体净值波动较小;如果投资者对于股市、债市难以判断,对冲基金产品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择。
来源:宽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