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加速中》一线明星云集:想打败《跑男3》似乎还早
湖南卫视2015年推出的重磅实境户外游戏节目《全员加速中》可谓一线明星云集,从《全员加速中》播出的第一期看到,杜淳、TFBOYS、黄晓明、蔡少芬、鲍起静、陈欧、张亮、贾乃亮、李云迪等人全都聚在一块,接下来的第二至第八期,都陆续有更多的明星艺人加入进来,包括谢娜、王丽坤、刘恺威、张馨予、罗晋、贾玲、李小璐、梁咏琪、蔡卓妍、田亮等人都会陆续加入,真是是一线明星云集,想打败《跑男3》的心路人皆知啊。不过对于《全员加速中》一线明星云集,从而想打败《跑男3》似乎还早,毕竟《全员加速中》还在起步阶段,而《跑男3》已经播出到了第三季了。下面我们来好好分析《全员加速中》虽然一线明星云集但想打败《跑男3》似乎还早的原因。
想要的剧情太多了
一句话介绍《全员加速中》第一期剧情,是这样的——四个猎人,在规定时间内追杀17个明星。追的过程中,加一些任务,给明星制造困难及帮助解决问题。当猎人冷酷把鞠婧祎干掉时,整期节目结束。明星输了,猎人赢了。
不好意思,你要的是高大上的版本?那第一期节目时这样的——来自未来时空,也就是开普勒星球上的郭晓冬团队设计主游戏环节。然后,17个明星在现身生活中被猎人追杀。在这过程中,17个明星还要穿越到春秋时期,完成范蠡西施等解救环节,借此躲避猎人的追杀……
电视剧情里有真人秀,真人秀里有剧情。从已播的第一期,可见整个《全员加速中》的玩法。郭晓冬环节是整个节目的大盘,现实生活中的猎人追杀明星是主要环节,而古代环节每期都会变换。大盘,固定,变量,三大元素已定。
为什么说《全员加速中》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呢?
从真人秀的角度来说,只要最简单的“猫抓老鼠”就行了。没成想,半路硬套一个春秋时期的范蠡故事,这是电视剧的玩法。好不容易熟悉了这个节奏,突然想起,还有一个郭晓冬在某个星球俯视大家。
观众在大周五的晚上看节目,图什么?欢乐。《跑男3》的第二期,显然满足了观众这个基本需求。《全员加速中》逻辑复杂,元素太多,观众适应尚需时间。观众所需与节目组所给,这中间还缺了些东西。
明星们走马观花
《全员加速中》里的明星,至少20个以上。玩“人海战术”,实在是冒很大风险。这个,点到为止。
明星多,但是用得好吗?不一定。
不得不承认,为了写全里面17个主要明星,我打开了搜索软件。挨个对照看,噢!还有他啊!噢!还有她啊!走马观花的明星太多了。
从单个明星的打造来看,着墨太少。难怪有人看到一半吐槽道,“这节目到目前为止,李云迪黑透了,只给了他一个镜头,而且旁白说他放弃去救人了。哈哈。”其实,这些明星都是有特质的,他们不只是一个被抓的对象。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及反应,需要用镜头交代出来,丰满形象。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明星不停躲,猎人不停追。明星被抓后,吐槽一下,便完了。“教主”“小鲜肉”“奶爸”等标签,都是他们生活中自带的,暂没有看到节目组给予他们增量价值标签。
从团队协作上来说,简直是一团糟。本来说,合,则成团队;分,则独自成军。从所选的明星来看,这些功能是齐备的。男女分配,已婚的与未婚的,老的少的,内地的港台的……他们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是能干大事的。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没有看到。被猎人追杀只是一个结果,追杀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合作与分工,才是看点。
最后说一下猎人。酷是很酷,但这种只唯结果的表现方式,真的符合娱乐精神吗?另外,在抓到人的时候,只是拍一下肩膀,仪式感太差。
谈谈纯技术层面的事吧。
节目的拍摄,主要是两种视角。17个明星在躲的过程中,真人秀的跟拍方式,是主要的。所以大家就会看到这样一幕:只要有个人快速逃跑,身边就一定就有个飞奔的摄像师跟随。只是因为明星太多,摄像师入镜的次数太过频繁,有点影响观看。
另外一个视角,就是主观镜头,即猎人戴的眼镜拍摄。这种被网友视为摇摇晃晃很不舒服的镜头,其实直观体现了抓人时的紧张感。这种操作,以后会在更多真人秀里复用。
至于特效这一块,完全是按照游戏的方式进行。懂游戏的觉得专业,不懂游戏的就当看热闹。锦上添花的玩意儿罢了。
重点说一下旁白问题吧。有网友吐槽,“第一次看到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是从头到尾靠配音完成的,这是开创了一个综艺类型新纪元吗?”《全员加速中》的旁白问题,让很多人不适应。
在大家都习惯用主人公来交代剧情的当下,居然还会有官方旁白这种围观操作出现,不解。此类最“显”的人工痕迹,只能说明三个问题:一、节目组的意图,没法好好下达给参与者。二、参与者没有真正了解节目要玩什么。三、信息过载后,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告诉观众,只能旁白。
《全员加速中》是湖南卫视最强大阵容推出的,一些问题暴露得很明显。至少,在真人秀的操作上,短板已显现。想要打败《跑男》,靠明星数量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