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90 9
2015-11-11
共有社会产生于共同的人际关系,私有社会产生于私有的人际关系。
什么是共同的人际关系?——例如:共同的父母  共同的兄弟姐妹  共同妻子丈夫  共同的孩子······这就是共同的人际关系。什么是私有的人际关系?——例如:我的父母,你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你的兄弟姐妹;我们妻子,你的妻子;我的孩子,你的孩子······这就是私有的人际关系。
共同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家人,这个一家人的社会就是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的社会,就是共有社会;私有的人际关系,就是分开的人际关系。关系分开,财产  生活往往分开——这就是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家庭的社会就是私有社会。因此说,共有社会产生于共有的人际关系,私有社会产生于私有的人际关系,所以说,改变社会的根本问题是改变人际关系而不是财产形式。

共有的人际关系产生于共同的婚爱(就是群婚或者说没有婚姻);私有的人际关系产生于分开的婚爱(就是各种形式的婚姻)。例如:乌托邦内部的婚爱就是共同的婚爱,就是一家人,就是共有社会;原始部落内部的社会就是共同的婚爱,就是一家人,就是共有社会;我们村庄内部的社会就是分开的婚爱,就是一个个家庭,就是私有社会;我们国家内部的社会也是分开的婚爱,也是一个个家庭,也是私有社会。


因此说,共有社会与私有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婚爱问题,而不是财产形式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11 10:33:56
财产形式  生活方式是随着人际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改变人际关系,财产形式  生活方式自然就会改变。

我们必须弄清这个前后次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1 10:36:27
决定社会性质的根本问题是“婚爱”,而不是财产形式,也不是生活方式,更不是物质丰富程度·······
改变婚爱模式,马上就看到了共有社会,这是完全能够用实践验证的理论。

(一个小村庄,只要婚爱共同,共有社会的形态马上就会出现。这个无需争论,一实践就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1 11:33:45
200年前,反映在女人脑海中的观念就是:“女人必须缠脚,不缠脚就不是女人”。——请问:这个到底是信仰还是科学?

今天,反映在我们脑海中的婚姻家庭观念就是:“婚姻家庭是人类的必须,否则就无法生存”。
——请问:这到底是科学还是信仰?出现婚姻家庭仅仅4千多年,之前的社会就是没有婚姻家庭的社会,然而我们一概否认。
截止目前,社会中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婚姻家庭信仰基础上的理论,都是片面的理论  错误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更是这样的理论。

建立在婚姻家庭信仰基础上的思想观念,不可能找到共有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1 12:10:28
共有社会与私有社会的根本问题是人际关系,而不是财产形式,如果我们在共同的人际关系或私有的人际关系上做文章,马上就找到共产主义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1 14:49:13
共产社会产生于共同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产生于共同的财产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