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1-16 11:25 
这就麻烦了,为了了解他对学术立场的看法就要去买一本书。这很不经济。难道就不能够用一两句话把王则柯先 ...
现在资料链接不上了,抄录的部分笔记如下仅供参考,关于马克思与韦伯观点的相补的论述在其后面章节,因时间很长了记不很准请自查:
价格机制
我希望这门微观经济学选讲,是我们大家一起思考和讨论的一门课。现在开始本课的第一讲。在今天的具体内容展开之前,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或者“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人类财富”,这样的说法,究竟对不对?
【课堂讨论】(议论热烈,具体内容略。因为问题本身已经蕴涵指向,所以多数同学都往否定方面思考,但一下子难以有力否定。后来才有同学想到地下未开采的矿藏。)
终于有同学谈到地下未开采的矿藏了,——它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但却是人类的物质财富。不过也有同学觉得,矿藏在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不好说是人类的物质财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它只是还没有被人们使用而已,不等于它还不是人类的物质财富。
的确,原始森林,金属矿藏,地下的煤炭、石油,这些都不是人类的杰作,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而是大自然恩赐而我们的祖先还没有来得及把它们用完的物质财富。再说我们跟日本争钓鱼岛,钓鱼岛哪里是人类劳动的创造?它就在那个地方。可它当然是很要紧的物质财富。
差不多四年以前,南方报业集团有个活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突出“30年30人”。他们为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选取了三十位改革开放进程中标志性的人物,其中有很好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有做“傻子瓜子”致富的年广久,还有著名排球运动员郎平这样一些人。纪念仪式在下午举行,但是上午的前戏,是一个论坛。论坛请了两位学者做了各半小时的发言。一位是经济学家,另外一位讲乡村政治体制改革,主要讲乡村基层选举。那位经济学家讲演的题目,是我们应该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这个题目非常好。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海啸”,其后果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除。
可是那位经济学家提出应该吸取的教训,第一条就是“不能忘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
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那样,所谓“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的命题,完全是不科学的命题。那位经济学教授,可以说是我国政治地位最高的经济学教授。一位政治地位那么高的经济学家,讲出来一个看起来政治上非常漂亮的命题,我们还是要思考,想想他说得究竟对不对:
财富创造,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可惜在我们国家,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却还是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不然的话,一位政治地位最高的经济学家,也就不会在这样隆重的论坛上,煞有其事地摆弄这样不科学的说教了。的确,过去就是说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的。可实际上不一定需要劳动,很多东西就已经是物质财富。
1-1 关于价格机制的三种理论
资源和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先后有过三种主要的意见。第一种,认为越有用的东西应该越贵,这就发展成为“使用价值论”,即资源和商品的价格由它的用处来决定,用处大的,就贵,用处小的,就便宜。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典型地表现为“水和钻石”的悖论。对于人类来讲,空气和水是最有用的东西。钻石固然也很重要,可它至少不像水那么重要。要是没有钻石,人类一定可以找到别的代用品,可要是没有水,人类社会本身就不能够存在,更别提什么发展了。可是最要紧的水比较便宜,不那么要紧的钻石却很贵,这就否定了“使用价值论”。
接下来,人们觉得越难做出来的东西应该越贵。这就发展出来“劳动价值论”,即资源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于需要多少劳动把它做出来,需要劳动量大的,就贵,需要劳动量小的,就便宜。这是你们在中学时候都背过的课文:商品的价格由凝结在商品里面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来决定。当你为了通过考试而背这些东西的时候,你相信它吗?至少现在你已经知道,地下的矿藏,还有原始森林等,虽然不是劳动的创造,但是本身很有价值,很值钱。所以后来这个“劳动价值论”或者说“劳动决定论”,也被否定掉了。
最后,就剩下“供求关系论”或者说“供求决定论”了,即商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商品在市场上的稀缺性:一样东西供不应求,它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反过来如果供过于求,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这些,就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三种主要的价格理论,而前面两种都已经被否定掉了,因为它们不科学,不符合事实。
回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问题的理论,叫作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关于价格机制,现在全世界几乎都肯定“供求决定论”,或者说市场决定价格,即商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商品在市场上的稀缺性,但是在中国,还有一些学者和官员, “坚持”不科学的“劳动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