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走进办公室,看一眼桌面上只剩最后一页的2008年台历,一股焦虑和压力涌上方宽(化名)心头。
他又瞄一眼桌上的电话,完全可以肯定,它很快就会响——在眼下这个关口,那十有八九又是下属支行的客户经理打来,恳请他给他们提交的申贷报告开绿灯放行的——这类报告近来天天堆满他的案头。
想到这些,他心中一烦,有股难以名状的闷气往上冲。
方宽是广东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区域信贷部总经理,在经历了一年来信贷政策松紧的演变之后,他第一次发现这个岗位是如此累人。
就在一个半月前,央行一声号令,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取消,之后,减息、降准备金,央行数弹连发,万亿信贷资金开闸放水,标志着贷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各金融机构贷款猛增,包括方宽供职的银行。
大量的钱要放出去,但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落入低潮,好的客户少了许多。“去年这个时候为有客户没钱放而急,现在是为有钱而没有(合适的)客户而急。” 方宽说。
何况,经济下行与年关临近叠加,正是企业资金链的高危时段,此时放贷,风险陡增。
于是, 在放贷和防风险的双重压力下,方宽和他的信贷部同事成了他所形容的“夹心饼”。
“方总,都年底了,这活怎么越干越多,越干越难啊!”推门进来的下属的诉苦,让他五味杂陈。
成了“夹心饼”
在方宽已经不算短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哪一年的年末像今年这样,让他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
往年这个时候,大部分支行早已完成贷款任务了,但今年的情况很是特殊。由于上半年货币政策对贷款额度的限制比较严,在一季度大量放款后,银行的贷款冲动受到内部压抑,这在6月份时最为显著。加上风险的因素,放贷比较少。
在方宽所在的银行,房地产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制造业贷款是三个主要信贷方向。上半年房地产成交低迷,开发贷款显露疲态,个人按揭贷款则一直负增长,两条腿慢了下来。进入下半年,制造业的危机升级,第三条腿也受影响,因此三季度的贷款表现很不理想。
另一方面,由于股票等投资收益风险增大,如潮水般涌入的存款让银行应接不暇,放贷压力进一步上升。
11月份央行开闸,贷款狂增。但此时已近年尾,时间无多,方宽所在银行的总行虽然在年中的时候调低了个贷和利润等指标,但到了12月份,仍然有相当部分支行或是贷款总额、个人贷款,或是中间业务没有完成任务指标。
离年末只剩下半个月,现在能冲一下的主要就是贷款了。
更重要的是,行内有消息说,为了防范风险,明年贷款审批权力有可能进一步上收到总行,这意味着贷款审批的难度将会增大。
因此,即便不冲贷款,很多支行都倾向通过授信或者将合同期限延后等方式,先拿住客户和贷款,为明年做准备。
于是,方宽桌面上收到的来自支行客户经理的贷款申请大量增加,10月、11月新增的贷款申请分别达到197和103笔,而在一季度月度新增只在30笔左右。
为了加快审批的进度,不少心急的客户经理采用“盯人”战术,几乎天天来方宽的信贷部软磨硬泡。虽然方宽和同事们清楚,最首要的是资产安全而非审批效率,但面对客户经理甚至是业务部门领导的催促,他们苦恼万分。
“大家都明白明年中小企业会很困难,贷款风险更大了,因此大企业大项目是主要的资金出路,你不抢先下手,就会给人家抢了。”方宽充分理解下面支行客户经理希望多抢大客户,早放贷款的急迫心情。
“摆平”客户经理
但方宽也确实很难做。
在银行,负责审贷和贷前贷后审查的人员会受到礼遇,但是责任风险同样高于其他同事。在方宽的信贷部,上季度就发生过一笔数百万元的贷款逾期,有关责任人员都按照千分之三的比例被罚款。
“这算轻的,如果情节严重,比如损失类贷款,经办人员还要离岗清收,直到收回贷款为止。”方宽说。
特别是9月份之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银行风险管理部发出的风险警示一道紧似一道,频率不断加快,从6、7月份的一月一报,到11月的一周一报,银行办公室也在10月末增加了宏观经济和行业信息数据简报。
“真是风险满天飞啊!”方宽和信贷部的同事们议论纷纷。
进入12月初,银行的公司业务部在对全部800多户中小型制造业客户摸查后,马上给方宽的信贷部发来制造业贷款的风险报告。
报告显示,在存量的客户中,大概有9%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资产负债率过高、销售收入大减、亏损等情况。比如,纺织业客户中已有数十家负债率高于 50%左右的行业平均负债率,有些甚至达到70%、80%,这些对信贷安全构成威胁;另外,由于出口受到冲击,有家生产模具制品厂的客户利润率从年初以来一直快速下降,到三季度只有0.05%左右,稍有外力影响就会变成亏损,影响其还贷能力。
各种信息提示方宽在审批这类客户的贷款时要格外小心。
一边是任务与收益,一边是风险和安全,信贷部,以及贷款审批委员会每次签名批贷款都好像经历一次艰难的抉择。
贷款审批委员会由银行领导和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对超过一定数额的信贷申请进行投票表决。方宽是审贷委成员之一。
在确保安全的心态下,一方面放贷任务紧迫,另一方面审贷委的否决率也在上升,11月份的否决率上升了2个百分点,一些去年可能获得批准的项目将不再容易。
9月初,一家以制造摩托车为主的中型企业集团向银行申请2亿元授信贷款的报告摆在方宽的案头。制造业是这家银行的贷款余额比重在20%左右,在申报的贷款中,15%以上的企业是制造业。
2亿元不是小数,方宽不敢造次,先让下属去对这家企业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家企业的非主营业务较多,大部分资金前期被关联企业占用,今年以来已多次申请短期贷款;在9月末销售收入增加20%的同时,盈利却比同期下滑3%,而且出口销售款由预收转为了全部赊销。
“前两年这家企业盲目开发新项目,在经济环境宽松时资金尚能应付,一旦环境转差,资金链就出现问题,”方宽分析说,“所以他们三番五次申请短期贷款;同时为了应对欧美需求放缓而降价促销,使资金回笼变得更困难。”
方宽还考虑到,今年以来已经发生过一些制造业客户恶意逃废债的例子,在银行内部,出口型制造业已经取代泥足深陷的房地产开发商,成为头号风险行业。
鉴于这些情况,方宽让信贷部出具一份报告,列举这家摩托车厂商存在各种隐患,提交到银行内部的审贷委会议讨论。最终,审贷委根据方宽他们提供的资料,否决了这一贷款申请。
在11月份,方宽还否决了一项被认为是变相的房地产开发贷款。
提出申请的是一家主营房地产的大型综合集团,通过旗下从事钢铁贸易的子公司向银行提出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需求。看上去,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人信用资料基本合乎银行要求,并且抵押的厂房价值亦超过1000万。
但信贷部经过贷前调查发现,集团流动资金6月初开始紧张,存在挪用下属公司资金周转房地产项目的可能。而房地产行业近期不明朗,国内主要城市的楼市都是量价齐跌,一旦这家集团主营业务失败,整体风险就可能转嫁到银行。
为此,方宽断然否决了这一贷款项目。
尽管如此,否决这种看上去没有“硬伤”的贷款,难免引发客户经理的不满和争议,为了减轻下属的压力,方宽不止一次亲自出面来“摆平”这些客户经理抱怨。
“明年想轮岗”
在方宽看来,“明年银行审贷人员的压力将会更大。”
因为,目前利差收入仍是银行的盈利主体,加之基金、理财产品的中间代理收入大幅下挫,总行对信贷业务增长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而当前利差缩窄、经济下行的形势下,面临着财雄势大的各大行的竞争,像方宽的东家这样的中型银行,如何寻找安全的资金出路,是信贷部门面临的大难题。
“压力太大,太累,明年轮岗时间一到,我会首先考虑离开信贷部门,转到个人业务部去。”深感疲惫之下,方宽私下向好友流露过这一想法。
不过,对于明年信贷的状况,方宽也有乐观的一面,他寄望于国家的4万亿刺激经济政策。
巨额的投资意味着资金的流动和商品的循环,正好弥补了私人投资萎缩的空缺。方宽认为,对银行信贷来说,不仅产生了配套贷款需求,可能不少行业贷款需求,比如建筑、交通等会上升,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也跟着会活起来。
按照中央政策的大方向,总行这几天已经将有关的数百家企业和单位列表下发,供客户经理们参考。
“对支行的客户经理来说,明年最简单的莫过于紧跟政策,只要与政策资金投向相关的地方,银行的资金安全度将会是最高。”方宽认为,保障性住房、汽车消费等居民消费类项目、基建类以及城建、医疗、教育等社会投资类项目,都属于资金安全度高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