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235 45
2015-11-15
一、问题:
    最近,某派也不得不承认脑力也是劳动。由此将推翻整体体系,只得遮遮掩掩,尽量想作些新的解释以期让体系能符合事实。
   然而,有无知信徒不知道高层的这些变化,还在不承认贷币可以买卖或租用,即货币汇率和利息。殊不知,理论高层都在尽力削足适履以求符合,根本已不敢直接否认。   这些低层的低级信徒,只顽固地认为,要含有劳动的效用才应该增值,货币资本投资不能增值(即产生利润或应收取利息)

二、分析--我们来看看劳动本质是什么?
   1、劳动:为了物质的效用。   
   其实劳动本质就是从自然界搬运物质到人类社会,进行改变物理形态以便使用某些物理属性产生效用,无论实用到欣赏,都是在利用物理属性获得效用,以满足人类。
   物品有效用,才会留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中,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物质不断积累,文明才叫发展。

   2、效用:
   再细究如何产生效用,是把知识信息通过体力脑力表达出来,以改变物质形态获得效用。
   3、知识信息是效用根源,体力脑力是表达手段
   由上可见,效用主要来源于知识信息。这便是我们理解脑力可能比体力更光荣的原因。   
   举例说明:
   (1)农民砍柴,就是把“识别合适树木、运用柴刀的知识信息”,用脑力去控制体力表达出来。
   (2)科学家研究,就是把专业知识,用脑力去控制体力表达出来。
   (3)售货员销售,同样是把发现、引导客人需求的知识,用脑力去控制体力表达出来。
   (3)人们买卖股票,同样是把对时事、市场、股票走势预测分析的知识,用脑力去控制体力表达出来。
   (4)投资者投资,同样是把对风险、项目可行性、人员能力评估的相关知识,用脑力去控制体力表达出来。

    从这些典型生产劳动行为中,我们发现,效用的源泉来源于信息,信息的供需情况决定了它的价值。即供小于需的信息会在人们之间更抢手,其可产生的效用会更大。

三、误解:投资其实是--投资知识信息与轻微体力付出
    1、投资的作用是促进优胜劣汰
    如股票抄底成功,它的效用就在于把将受到欢迎、更有前景的股票保留在市场上,如果一直跌穿,一家有前景的企业可能就此消失。
    或许有人认为股票买卖之类纯投资没有社会效用,没有什么增值,没看到发明什么,其实是误解,它具有让好企业保留,坏企业消失,优胜劣汰的作用。然而,当然不排除不能成功识别有前景企业的事。但放在历史长河角度来看,逐利行为实际上仍然在促使好企业发展,从而文明进步。
    所以,投资者获利,是投资知识产生的效用的回报货币就是投资者手上的柴刀。不是柴刀自动砍柴而让人获利,同样,不是货币自动增值而让人获利。
    光有投资知识,没有货币,也不能产生效用。正如光知道砍柴手法,没有柴刀,也不能用手掰断几根柴火。货币仅仅是工具而已,一般来说,货币越多,效用会越大。

    2、食利是抱对大腿的分成
    投资,可能并没有苦苦思索,没关系,产生效用即可。可能只是盲从,为什么也有那么大回报?如果“盲从”也有回报,那是抱对大腿了,要知道,抱对大腿也是有知识的表现。成熟市场下,简单存钱到银行就有利息,是因为投资稳健,省了我们的直接投资。所以我们拿小头,银行拿大头,是抱大腿知识的回报,是对认识国家形势的回报,谁会乱世还信银行呢?早就挤兑光了。   其实,市场上有上千万投资者在思考,他们的合力产生了巨大效用,其中有优秀者为龙头,大部分是跟班。因此,从整体来说,投资者这个群体有巨大回报很正常,放到个人跟班投资者来说,就出现沾光现象很正常。所谓食利,即是如此,嫉妒者请参考。
正如新手跟着老手上山砍柴一样,没劳动吗?当然有劳动,然而,即使如此,也主要是看砍柴成果来定回报,与出多少汗实无关系,不会有买家为你的汗付钱,而为你的柴付钱。   粗略来说:知识信息*劳动=效用,所以,很轻微的体力脑力付出*高效知识信息=高效用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四、结论:
1、至此,应该明白,投资行为也是劳动。

2、重点:不是劳动大小决定回报,而是最终效用决定回报。

3、那么效用大小怎么算?
不由圣人代表说了算,而由直接消费者凭自己体验说了算

记住这个公式:知识*劳动=效用


如:
科学家的高深知识*轻微体力付出=极高效用
流水线工人的初级知识*繁重的体力付出=一般效用

五、后记:

以上言论非我闭门造车,有奥派学者书可佐证,不谋而合,甚喜。而这些学者著作,早在1920年便已问世,几乎与某主义同时出现。

只是,由于时运,并没有像某主义一样被广泛传播,故未能阻止人类文明悲剧。

今天,早为自由国度所知,然,在愚昧之境,仍不为某主义信徒所知。其仍只知三砖头,不知世上有其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15 11:57:01
告坛内拥马者,尤其是clm0600:
    你们不过是把脑力劳动排除在外,你所谓“但没有劳动(或很少的举手之劳)的效用,却要卖很高的价钱”,不过是从体力、时间消耗上来判断劳动存无或大小罢。
    然而,你能理解得了你所谓举手之劳背后往往是群体大智慧的体现吗?
    你所谓食利,譬如简单吃银行利息,其实是一大群人共同 决策的后果。银行为龙头,储户跟随:银行作出具体的投资决策,储户作出对国家形势的判断,认为现在政经稳定,银行决策可行,这都是知识的运用劳动,结果就是资金被聚集并投向有前景的企业,最终获得回报。

    你的误解就在于只看到聚集资金的行为,看不到投资背后的智慧。
    聚集资金的行为并不能得利,聚集资金就相当于准备数量充足的工具。而投资行为就是使用工具的劳动行为。所以,就用你的话来,投资仍然是劳动。其实是,劳动有有效用或无效用,凡是能产生效用都会是劳动,甚至你捡起钻石,也是你的宝石、经济知识让你判断它是在市场上价值的商品,值得捡。因此,你的判断、捡、找买家、交易组成了完整的劳动,而不仅仅是捡这个动作是其中唯一的劳动。但效用如此之大,就是你知识被适当地运用的回报,你没有错过它,没有从千万石头中忽视错它,这就很难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5 12:11:04
其实劳动本质就是从自然界搬运物质到人类社会
-------------------
这句话说的好。
其实,所谓劳动,就是脑力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5 12:38:28
gxg 发表于 2015-11-15 12:11
其实劳动本质就是从自然界搬运物质到人类社会
-------------------
这句话说的好。
对~,劳动总是脑力与体力一起,片面强调容易看得见的体力劳动,仍然是目前很多人的误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5 12:59:24
前辈科学家发明计算机、编程语言,后辈程序员利用它们操作大量生产机器,产生巨大效用。

如前面所言,容易理解是脑力劳动的重大作用,但为什么前辈科学家不跑来分一杯羹呢?
1、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购买已含有报酬。
2、知识本身和知识的时机选择运用同等重要,很多时候,是选对时机甚至可以说是运气好,决定了效用的产生与否。光有知识,没机会运用或机会不好,同样不会有什么效用的。因此,知识的原创者与知识的运用者,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的分配,就不难理解了。

这仍然是租用或一次买断的问题,如果是租用,如知识产权期内,就得分成;
如果是一次买断或已过知识产权保护期,那自然不再有分成。

这和货币的使用是一样的,出资就可以是是出租货币行为(有破产保护债权),也可以是合伙行为(共担赢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5 13:17:16
iamatig 发表于 2015-11-15 12:59
前辈科学家发明计算机、编程语言,后辈程序员利用它们操作大量生产机器,产生巨大效用。

如前面所言,容 ...
脑力劳动,早就提出了。马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老盯着字眼不去理解其思想,有啥意思?马是一种实践的思想,不是教条。哪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好比三角形三个内角和180度,可是在非欧几何和黎曼几何里,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不是180度,你能说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180度就不对?整天老想着否定别人,就能显出自己高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