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5-12-14 00:45:07
  中国的激光技术先进

    激光器有20几类,每类有几十上百种应用,每种应用又有多方面性能。所以不可能逐项比较。激光技术最关键的是两点。一是功率大,功率大才能在核聚变、能量传输、机械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体积小,激光器体积小才便于广泛应用,装上飞机和卫星。全固态激光器最能满足功率大且体积小的要求。

功率大
  2012年7月,中国神光3号的实验平台实现激光单束出光1.65万焦耳,是继美法之后第三个实现单束万焦耳的国家。[1]
  2013年4月23日,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在武汉光谷问世,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2]

全固态激光器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创天的研究团队经过10余年努力,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氟硼铍酸钾(KBBF)晶体。KBBF晶体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中国继硼酸钡晶体、三硼酸锂晶体后发明的第三个非线性光学晶体。
  2006年,中国工程院许祖彦院士制成的了KBBF棱镜耦合器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064nm激光的6倍频输出,将全固态激光波长缩短至177.3nm,首次将深紫外激光技术实用化、精密化,并已获中、日、美专利。
  国外深紫外波段(指波长短于200nm的光波)科研装备目前主要使用同步辐射和气体放电等非相干光源。而中国的配有KBBF晶体棱镜耦合器件的全固态激光器体积很小;在能量分辨率方面,比同步辐射提高5~10倍以上;在光子流密度方面,提高了3~5个量级。
  2013年,中科院应用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制造出8台具有世界领先性能的装备并通过验收:
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
深紫外激光光化学反应仪、
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
深紫外激光光致发光光谱仪、
深紫外激光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光子能量可调深紫外激光光电子能谱仪、
深紫外激光原位时空分辨隧道电子谱仪、
基于飞行时间能量分析器的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中国科学院已启动项目二期工作,将再研制6台国际领先水平仪器设备。[3]

  2014年9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研制成功平均功率达81瓦的当今世界最高水平、最大功率全固态钠导星激光器,未来其可在大型望远镜、激光大气传输等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新研制的高性能钠导星激光器具备谱线高精度、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等特点。在光谱方面,激光器波长与钠原子吸收谱线稳定、精确对准,精度达到0.2皮米;在频域方面,激光谱线宽度达到亚GHz,可谓“不胖不瘦”。此外,由于其采用1064nm、1319nm固体激光和频技术,科研人员还突破了高功率下两台激光器时域与空域同步技术、激光线宽压窄技术、高效率和频技术等多项难点。未来,该研究成果将在天文观测、大气观测、激光大气传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4]

  顺便说一句,中国在激光方面的成果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偏重基础理论的成果汇总可以参看[5],偏重实用的成果还找不到全面的汇总。另外,从下表可以大致估计中国激光产业在全球市场的位置。[6]
  2014年上半年度营收(万美元)

 美国相干 Coherent  39,574
 深圳大族激光  36,971
 美国 IPG Photonics  36,278
 德国罗芬 Rofin-Sinar  26,288
 华工科技  18,138

[1] 《中国首次实现“单束激光超万焦耳” 仅晚于美法》 2012年07月22日 中国科技网
[2] 《国内外激光推进系统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2014-02-21 OFweek激光网
[3]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通过验收 中国成唯一能实用化制造国家》 2013-09-07 观察者网
[4] 《中国造全球最先进激光器 创多项世界之最》 2014年09月16日 科技日报
[5] 《中国从事激光、光学领域研究院士汇总》 2014-09-12 OFweek激光网
[6] 《国内外激光企业2014年上半年经营状况汇总》 2014-09-01 OFweek 激光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4 01:02:16
  中国的卫星光学仪器技术先进

  欧美制造商于90年代末掌握了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制造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在轨性能优良的光学遥感卫星。鉴于该技术在国防、国民经济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欧美国家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2009年,长春光机所完成“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项目。该项目成果完整系统,理论成果丰富,技术创新显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经过工程实践检验。成果属国内最高水平、国际先进,多项关键技术国际领先。“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项目包含了加工设备、工艺技术、光学检测及系统装调等一系列创新性关键技术,其成功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了1m量级SiC高精度离轴非球面等关键光学元件及可用于新一代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器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继美、法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系统掌握天基大口径离轴三反系统及其核心光学元件制造技术的国家,为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

  超精密光学仪器制造的要点是亚纳米级的镜面抛光。现在世界上亚纳米级的抛光技术有两种:
1)磁流变
2)离子束
  美国掌握磁流变方法,德国掌握离子束方法,中国两种方法都掌握。
  2013年,国防科大精密工程创新团队自主研制的磁流变和离子束两种超精抛光装备,创造了光学零件加工的亚纳米精度,并通过国家权威部门验收。据专家介绍,这一成果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3个掌握高精度光学零件制造加工技术的国家,并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具有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装备研发能力的国家。[3]

[1] 《百度百科》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词条
[2] 《长春光机所离轴三反光学系统技术获重大突破》 2010-02-22 科学时报
[3] 《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高精度光学零件制造加工技术国家》2013-01-16 解放军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4 02:09:08
xwu622 发表于 2015-12-14 00:45
  中国的激光技术先进

    激光器有20几类,每类有几十上百种应用,每种应用又有多方面性能。所以不可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4 17:14:56
顶楼主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4 23:46:44
  中美在计算机硬件的竞争


     在计算机硬件上中国和美国还有差距并且在努力追赶。下面由低档次计算机向高档次逐级分析。

一。个人电脑(PC),中国第一,美国第二。

  据Gartner报告,2015年3季度个人电脑销量排行如下
排名 公司 销量(万) 份额(%)
1 联想 1,500 20.3
2 惠普 1,366 18.5
3 戴尔 1,016 13.8
4 苹果 560 7.6
5 宏碁(Acer) 545 7.4
6 华硕(Asus) 523 7.1
其它 1,863 25.3



二。服务器,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据Gartner报告,2015年3季度服务器销量排行如下
排名 公司 3Q15销量 份额(%)
1 惠普 613,101 22.2
2 戴尔 501,262 18.1
3 联想 242,005 8.8
4 华为 134,163 4.9
5 浪潮 99.417 3.6
其他 1,172,725 42.4



三。主机系统(mainframe), 中国和美国并列第一。

  浪潮天梭K1系统是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高端容错主机系统。该产品由460名工程师历时4年研发成功,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7项,国际专利3项,软件着作权7项。该产品最大可扩展32颗处理器、256核心,4TB全局共享内存。每分钟能够完成450万次联机事务处理,可用性(error-tolerant rate)达到99.999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天梭K1还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国际领先的处理器协同芯片组技术,具备2个25.6GT QPI端口,处理器接口总带宽为51.2GT/s;4个8.5Gbps X8 NI端口,NI接口总带宽为68GB/s;天梭K1的20通道数据对齐和时钟数据锁定技术,实现了多通道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现“10Gbps信号传输距离超过30英寸”、“6.4GT/s 21路并行传输超过21英寸”等多项业界信号传输距离的新纪录。

  浪潮继IBM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了600×500超大尺寸、20层高叠层、0.5%高阻抗控制精度的电路板的加工并稳定量产。

  浪潮在2012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举行的大型主机招标会上,击败IBM、HP成功中标。

  浪潮提出口号“浪潮替代IBM”(IBM to Inspur),并开始向海外扩展。


四。高性能计算机,中国和美国并列第一。

  2012年3月,曙光6000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通过验收,介于大型主机系统和超级计算机之间的通用计算机。CPU使用国产龙芯8核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将龙芯CPU和X86软件栈相结合,解决了国产CPU对主流的商业应用兼容性问题,并为突破亿亿次级计算进行了技术储备。

  201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研制成功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90。KD-90基于龙芯3B八核处理器,相当于家用微波炉大小,整机功耗低于900瓦,实现了高能效、可移动的高性能计算的桌面化应用。这是可以搬上飞机和航天器的高性能计算机。


五。超级计算机,中国和美国并列第一。

  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每秒3.39亿亿次(=33.86pflos)双精度浮点运算,连续三年评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使用麒麟操作系统。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有五大特点:一是高性能,峰值速度和持续速度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二是低能耗,能效比为每瓦特19亿次,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应用广,主打科学工程计算,兼顾了云计算;四是易使用,创新发展了异构融合体系结构,提高了软件兼容性和易编程性;五是性价比高。

  中国科技大学正在研制100pflos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500强中,美国最多,233个,中国第二,76个。英国第三,30个。前10名中,美国占6个。所以美国在超级计算机上还是有积累存量的优势的。

     总体评价,中国在计算机硬件的市场占有率和累计存量上还不如美国,但在技术上已经没有明显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00:02:21
继续期待看樓主新帖,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00:10:51
    中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手机销量
  中国品牌的手机市场份额在迅速扩大。3年前只有中兴一家进入前5,现在有3家了。按IDC公布的数据,2015年第3季度手机销量前五名如下表:
公司 销量(百万) 份额(%)  
三星 84.5 23.8
苹果 48 13.5
华为 26.5 7.5
联想 18.8 5.3
小米 18.3 5.2


  4G LTE 标准专利
  在无线通信行业,最重要的技术体现在技术标准上。中国的公司没有赶上参与制定3G标准,所以每部手机要付给外国公司许多专利费。中国的公司在4G LTE 标准专利表现出色。美国咨询公司 Cyber Creative Institute 于2013年6月统计了各公司申报的4G LTE 标准专利,评估了各公司申报的4G LTE 专利中的必要专利,然后给出综合评价分数。前十名的分数排行如下[1]:
排行 公司 国家 分数
1 高通 美国 318
2 华为 中国 273
3 中兴 中国 253
4 诺基亚 芬兰 245
5 乐金 韩国  237
6 三星 韩国  233
7 多科莫 日本 211
8 InterDigital 美国 206
9 爱立信 瑞典 177
10 大唐电信 中国 141


  无线通信基站建设

  在无线通信基站建设技术上领先的是瑞典爱立信和中国华为。爱立信在旧的3G网络有雄厚积累,华为在新兴4G网络领先。[2]

  顺便提一句,我现在用的手机就是华为 Nexus 6P。

[1] 《Evaluation of LTE essential patents declared to ETSI》 2013年6月
[2] 《Huawei Leads TD-LTE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2014-01-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00:28:42
  中国的网络设备全球领先

     现在的网络(互联网和通信网)主要是靠光纤传输信息。华为在光纤网络设备市场的份额遥遥领先。中兴名列第四。
OpticalNetwork.png

  在网络关键设备路由器方面,华为也领先全球。

  华为NE5000E路由器是全球首个400G可规模商用的核心路由器产品,具有业务在线平滑扩展的创新专利,可以实现路由器从单框向背靠背集群再到4框乃至8框的平滑升级。华为NE5000E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转发芯片和网络操作系统。同时,通过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智能调频、按需配电、高效散热等手段,华为400G平台同比业界400G平台节省52%能耗、节约48%空间、节省50%重量等。

  截至目前,NE5000E 400G核心路由器已在全球5大洲、超过37个国家骨干网络规模部署,现网已零故障稳定运行一年以上。目前中国联通和华为的联合创新团队在路由器的节能、功耗和芯片技术上共同申请了20项专利,中国联通还牵头制定了30多项与路由器相关的技术标准。[1]


  中国其它公司也在光纤网络技术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的光分路器芯片项目实现量产,填补了国内空白。2014年7月,他们共同研发的阵列波导光栅和可调光衰减器两款芯片开始试生产,分别预计在今年10月份和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两款芯片的推出,将打破国外在光通信核心芯片领域的垄断。[2]

  中国光纤网络集团(原河北四方通信)有限公司拥有着世界最先进的陶瓷插芯生产技术。集团设在加拿大的核心生产线连同中国石家庄的生产线将会在201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预计陶瓷插芯的年产量将会高达7,200万粒。[3]

注:美国国会号召抵制华为产品;华为要到澳大利亚投标项目,澳大利亚政府拒发签证;华为提出免费为英国政府建一个网络,英国政府拒绝接受。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使得美国的网络设备公司,如思科,得以存活。


[1] 《400G时代 华为乌龟精神赢取话语权》  2014-09-05 通信产业报
[2] 《河南仕佳光子两款AWG及VOA芯片试生产》 2014-07-16 鹤壁市政府网
[3] 《中国光纤: 加拿大陶瓷插芯项目正式启动》 2014-06-09 腾讯财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00:37:13
经管之家的论坛发帖遇到困难,本地图片普通上传后在“图片列表”里不显示,无法操作“点击图片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22:56:35
  中国量子密钥通信技术率先实用化

  2005年3月,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吉米卡特”号服役,它配备专门用于安装窃听装置的深潜器,具备海底光缆窃听功能。中国要保证通信保密,量子密钥通信是终极解决方案。

  当别的国家的量子密钥通信还处在实验阶段,中国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自2009年中国科大潘建伟的科研团队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实验网络之后,合肥于2012年建成46个节点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网络覆盖合肥市主城区,用户涵盖省市政府机关单位、金融机构、军工企业、研究院所等,具有网络扩容能力,能够提供量子安全下的实时语音通信、实时文本通信及文件传输等功能。

  2014年3月,济南市建设的“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大型量子通信网,也是世界上已知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试验网。目前,省内已有50个单位,可以通过网络内量子通信集控站和终端,实现了数据安全传输。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还将作为连接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等地的量子保密通信“南北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望在将来进入手机、网络等民用通信领域。[1]

  据英国《自然》周刊2014年4月24日报道,中国已开始建设世界上最远距离的光纤量子通信干线——连接北京和上海,距离达到2000公里,有望于两三年内投入使用。[2]

  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已经完成地面模拟试验(在地面与100公里远的气球间进行量子密钥通信),量子通讯卫星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力争在2016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3]


[1] 《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正式投入使用》 2014-03-26  齐鲁网
[2] 《中国开始建设世界上最远距离量子通信干线》  2014-05-10 参考消息
[3] 《2016年我国准备发射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013年03月07日  新华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8 00:28:05
  介绍几个中国的尖端医疗设备

  一。世界上最小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样机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内的同心医疗器械公司研制成具有从源头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完全磁悬浮技术的当今最新一代人工心脏的原型样机。样机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的防凝血性能,达到目前国际上各类人工心脏动物试验的最好级别。同时,显著缩小了尺寸,实现了可以植入胸腔的目标。

  二。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呼吸产生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针对植入式医疗器件的长效能源系统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利用呼吸产生的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研究团队将自驱动能源系统植入大鼠体内,成功收集并转化大鼠多个呼吸运动部位所产生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并能够驱动一个外接的心脏起搏器原型机工作,产生与医用心脏起搏器一样的电脉冲。根据理论计算,大鼠每呼吸5次,通过可植入摩擦纳米发电机收集的能量即可成功驱动心脏起搏器工作1次。如果用到人体,仅通过呼吸就能够连续驱动心脏起搏器,使其正常工作。

  三。重粒子癌放疗设备
  2009年,在浅层肿瘤治疗临床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重离子治疗肿瘤又有了新进展。目前,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医院合作,已经实现对体内深度达2到10厘米深层肿瘤的治疗。  [3]
  2013年10月,兰州、武威两个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14年投运。据悉,目前重离子深层装置开展的国内十批110例深层肿瘤临床试验也取得了显著疗效。[4]

  四。采用硼中子俘获疗法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陈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硼中子俘获疗法技术研究”获重大进展。历经十余年研制,世界首台专门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放射治疗装置——医院中子照射器(IHNI),日前在我国内地首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试治中达到预期验证目标。

  该装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主持设计,拥有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八项国家专利受理或授权。

  周永茂说,目前国际上只能在堆功率从几百到几万千瓦的大中型研究堆上对病人照射。我国首创的IHNI装置是一种微型堆,只有30千瓦,能在医院内实施癌患的治疗。此外,IHNI堆芯实现了低浓化,摆脱了国际上对高浓铀防核扩散的种种审批限制,可顺畅进入核医疗市场。IHNI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为“具有亲用户的核安全特性”,可由医师自行掌控。IHNI堆芯一炉装料可持续使用一个堆寿期约20年,除常规供水、供电、供气外,不需特殊配置,癌患的照射花费比重离子放射或大型加速器低。[5]


[1] 《我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样机》 2013-11-25 科技日报
[2] 《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利用呼吸产生的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2014-08-04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3] 《我国重离子治疗肿瘤有了新进展》2009年05月04日 新华网
[4] 《兰州、武威重离子治疗中心明年投运》 2013-10-22 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5] 《我研发出世界首台医院中子照射器,临床试治恶性黑色素瘤达到预期验证目标》 2015-04-22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8 07:22:06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8 20:21:44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18 07:22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9 01:05:52
我在下面几个帖子将介绍中国现在还落后的行业的现状和赶超规划。


  精密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

  中国在高端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正在逐项攻克精密数控机床难关。

  例如,重庆机床集团是世界上齿轮加工机床产销量最大的制造商。2014年9月,重庆机床集团自主研制成功YW7232CNC高效精密磨齿机。这台磨齿机攻克了高速直驱、高速主轴自动动平衡、砂轮自动修整、高速自动对齿、砂轮寿命自动检测等十多项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对磨齿算法及软件、人机对话控制软件(HMI)进行研发,掌握了磨齿主要软件功能;对磨削工艺进行了研究及验证,该机床采用蜗轮砂轮磨削,最大加工直径为320mm,最大加工模数为8mm,砂轮主轴最高转速达10000rpm,工作台最高转速达1000rpm,砂轮线速度最高达80m/s,精密磨削齿轮精度现达到GB/T10095-2008的3级;整机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YW7232CNC的研制成功将加速我国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齿轮加工设备的升级换代。[1]

  沈阳机床连续3年保持世界机床行业销售收入第一名,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i5智能机床的性能达到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5],大连机床集团的高档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已经出口欧洲、美国、南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中国很多机器人厂家依赖进口控制系统、减速器、伺服器和感应元件。中国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2014年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6万台,其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为1.6万台,占比28.57%。

  数控系统
  在中低档经济普及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高档系统虽然与国外的系统有一定差距,但是在随着关键数控系统技术逐步突破,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

  减速机
  国内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丰泰)和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康)已经攻克技术难题,实现小批量生产,并有少量销售。南通振康研发的“ZKRV精密减速机”已经通过检测,数据对比显示不亚于日系产品,可以满足国内对RV减速机的迫切需求。

  南通振康去年的年产量是200多台,产品已被多家机器人厂商试用,包括国外的ABB、KUKA、发那科以及国内的埃夫特、埃斯顿等企业等。其中,埃夫特已经通过试用后购买了几百台RV减速器产品。[3]

  伺服器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伺服驱动和主轴驱动装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制的5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已有150多台在汽车、能源、航空等领域成功应用。

  南京埃斯顿2006年承担江苏省“高速高精度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2010年获得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开发”研发项目;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家定点、重点支持的交流伺服系统产业化,规模化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球近60个国家。

  广州数控在丰富的机床数控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延伸到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完成系列化的全自主开发。[6]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新松机器人建设的我国首条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线,将于9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工业机器人。新松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介绍说,目前生产线仍在调试阶段,部分岗位还需要人工协调,真正运行后,所有岗位都是“机器人”独立完成,只需要工程师进行视频监控就行了。据介绍,与人工制造相比,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不仅会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会提升5至10倍。[4]

[1] 《重庆机床国内首批高效精密磨齿机交货》 2014-09-01 中国工业报
[2] 《国产数控系统技术突破 助力“中国制造2025”》 2014-09-22 中国机器人网
[3] 《国产机器人--- RV减速器国产化现状》 2014-08-13 高工机器人
[4] 《我国首条生产机器人的智能生产线9月投产》 2014年09月01日 新华网
[5] 《沈阳机床销售收入何以连续三年全球行业第一 》 2014-10-11 新华网
[6] 《广州数控: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一面旗帜》 2014-11-06 科技日报

吐槽一句: 各种行业年度报告要8000元一份,所以近期统计数字很难查到。只有各行业五年发展规划提供些数字,然后要再等五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01:38:47
  集成电路制造装备

  2013年全球集成电路设备制造企业前十强(单位:亿美元)[11]
排名国家公司收入
1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54.6
2荷兰阿斯麦(ASML)53.0
3美国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31.6
4日本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30.6
5美国科磊(KLA-Tencor)21.6
6日本网屏(Dainippon Screen  Mfg.Co.)12.2
7日本日立高新技术(Hitachi  High-Technologies)8.6
8日本爱德万测试(Advantest)8.4
9美国泰瑞达(Teradyne)8.2
10日本尼康(Nikon)6.4
注:2014年8月,AMAT和东京电子合并为埃特利斯(Eteris)公司。其中AMAT占68%的股份,东京电子占32%。埃特利斯应当算是美国公司,所以2014年日本公司份额会大幅下降。

  美国对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实行管制。大致是最新的两代装备不得向中国出口。现在可以向中国出口28纳米的装备,再先进的就不允许了。中芯国际28纳米的生产线已经投入运行,其中的主要设备都是进口的。国内设计的14纳米的芯片只能到台湾去生产。

  中国“十二五”发展目标
  8英寸0.13微米集成电路成套生产线设备产业化
  12英寸65纳米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实现产业化,研发成功45纳米-32纳米制造装备整机产品并进入生产线应用。研发出8-10种前道核心装备、12-15种先进封装关键设备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缩小我国集成电路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除光刻机外基本缩小到1代甚至基本同步;表面贴装设备除自动贴片机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成电路后封装设备、液晶显示器件后工序设备、净化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

  从网上可以查到的信息看,北方微电子已经制造出28纳米的刻蚀机,上海微电子现在销售90纳米的光刻机,45纳米的光刻机还在研制中。

  发展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需要巨额投资。业内人士夸张地说投进几十个亿都听不见响。以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不足,在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行业无力大规模投入。2014年,国家成立12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将对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1]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二五”规划》 2012-03-12 电子信息产业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1 03:50:46
  金属提纯

  中国的多项金属提纯技术还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某些金属提纯上已经有所突破,例如钛。

  2014年9月,中国第一炉“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已在浙江省余姚市成功研发投产。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日本的三家公司能够生产超高纯钛。作为高端战略性金属材料,美日政府严格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在超高纯钛领域经常要看美日的“脸色”。
  “投产以来,我们接到了很多航空航天企业、研究所的电话,可以看出大家对超高纯钛已经期待太久了。”吴景晖说。他说,正在和一个国家级的研究所合作,利用低氧超高纯钛改进空间飞行器的一个关键零部件。之前,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超高纯钛,一直采用其他替代金属,综合性能一直未能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国产超高纯钛的诞生,这一关键零部件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巨大的技术突破。
  除了航天,低氧超高纯钛对于半导体、医疗器械、汽车工业等多个行业来说,意义同样深远。此外,由于可以用来制造水净化装置的滤芯,超高纯钛还在海水净化、污水处理、制药等方面有着不小的用处。“手机、电脑、身份证、‘智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芯片技术,都离不开‘超高纯钛’。”吴景晖说。[1]

  超高纯稀土金属是研发高新技术材料的关键原材料,有研稀土新材料公司2013年成功获得了10多种超高纯稀土金属。75种杂质(包括C、H、O、N四种气体杂质)总量小于100ppm,绝对纯度>99.99%,相对纯度达99.999%,与“十五”期间产品对比,纯度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该指标已达到甚至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2]


[1] 《中国国产超高纯钛研发投产 保障中国大飞机生产》 2014-09-04 中国新闻网
[2] 《“2013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 2014-01-27 中国有色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2 00:26:05
  圆珠笔头

  曾经,我国每年各类笔的产量近400亿支,占世界的80%,但销售额只占全球的25%。前有美、欧盟、日等已占据了高端产品市场,后有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正抢占中低端市场,多方挤压使得我国制笔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墨水、笔头等基础原材料以及笔头制造加工等精密设备严重依赖进口。

  2011年,国家科技部发布“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课题项目,专项拨款6000万元用于研发。该项目于2015年3月通过验收。
  项目主要针对中性墨水制造、笔头制造用不锈钢线材以及笔头24工位加工机等关键材料及加工装备依赖进口、制造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等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目前为止,通过该项目组织实施已建成2000吨/年中性墨水产业化示范生产线、1000吨/年水性墨水产业化示范生产线、1000吨/年中油墨水产业化示范生产线、1000吨/年不锈钢笔头线材产业化示范生产线、8000万只/年中性针管型弹簧笔头产业化示范生产线、4000万只/年水性针管型笔头产业化示范生产线等六条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并建成了国产笔头制造24工位机生产示范点。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的出炉,检测能力、研发能力得到加强,行业凝聚力大大提高,制笔行业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1】


【1】 《“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2015-03-27 科技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2 00:41:42
    汽车

  中国在用电动车取代汽油车。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5万辆,销售7.48万辆,比上一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1]

  国家在大力推进充电设施。2015年11月,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根据发展指南,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

  中国已经发布了75项电动车标准,涵盖了三类电动汽车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包括零部件,也包括基础性标准,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包括车载电机,重要的关键零部件标准,另外涵盖了插头、插座,包括充电机的标准和协议,以及充电站的标准。中国电动汽车标委会非常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WP29的修订工作和交流,在WP29下,设立了EVE工作安全组,中国是副主席国家,我们有很多的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提案和法规的提案,话语权越来越强。[3]

  中国电动汽车标准细化到了大巴、乘用车、垃圾车,而国外仅有乘用车标准。“国外没有这个产业便谈不上标准,中国标准在国外就被认可了,大巴标准上我们已经走在前头。我们的标准肯定会成为全球最早、全球最好、全球最深入的标准。”[4]


[1] 《201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表现抢眼》 2015-01-13 中国经济网
[2] 《四部委印发电动车充电设施指南 明确建设目标 》 2015-11-17 中国证券网  
[3] 《吴志新:我国电动汽车安全标准高于国际标准》 2014年09月07日 新浪汽车综合
[4] 《中国制定75项电动汽车标准领跑全球》 2014年09月09日 证券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00:19:48
    以下几个帖子将列举有关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统计数字。

    事在人为

    国家的科技高速发展是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来实现的。中国的研发人员总数世界第一。

    科技部首次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4)》近日出版。报告称,我国已成为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13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7105万人。其中,作为科技活动核心要素的R&D(研究与发展)人员总量高速增长,2013年我国R&D人员总数为501.8万人。按全时当量统计,R&D人员总量达353.3万人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1】

    据介绍,R&D人员指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科技活动的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全时人员数加非全时人员数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报告显示,我国越来越多的R&D人员走向市场,2013年,77.6%的R&D人员在企业。【1】

    美国的R&D人员全时当量约为300万人年,日本约为85万人年。
    近几年,中国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以每年30万人年左右的速度增长。


【1】 《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6日 06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23:28:17
    研发开支


    长袖善舞、多资善贾。发展科技需要有研发资金支撑。


    中国以前很穷,1986年发布的《863计划》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仅在少数领域投入。1997年发布《973计划》时,国家实力有所增强,计划复盖的领域多了,但仍是要“面向战略需求,实现重点突破”。到2006年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时,中国底气足多了,不仅中央有规划,各省、各行业也纷纷制定规划,全面开花,几乎面面俱到。中国的研发开支也大幅上升。2000年,中国的研发开支不到日本的8%;到2014年,中国的研发开支超过日本,为日本的128%。现在中国研发人员多、研发经费多,科技发展前景光明。


  中国和日本2000年以来各年的研发开支(单位:亿美元)
年份中国日本
20001201,528
20011461,394
20021791,353
20032151,463
20042381,583
20053021,623
20063851,577
20075211,607
20086961,862
20098481,833
20101,0441,956
20111,3472,167
20121,6212,179
20131,9191,799
20142,1611,686




注:
1)表中的日本研发开支是用日本的美元GDP乘以日本ZF公布的研发开支占GDP比例的乘积。
2)世界银行提供的日本研发开支占GDP比例低于日本ZF公布的数据。例如2011年,世界银行的数字是3.39%,日本ZF的数字是3.67%。
3)日本尚未公布2013
2014年的研发开支占GDP比例,暂按2012年同样的比例估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00:49:18
   《财富》世界500强里中国公司数量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科技健康发展应当能使该国的大公司销售额增加,在《财富》世界500强中的份额应当增加。从2000年到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上的中国公司增加了96家,美国减少了50家,日本减少了53家。

国家2015年数量2000年数量变化
美国128178-50
中国10610+96
日本54107-53
法国3137  -6
英国2941-12
德国2837  -9
韩国1712  +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01:00:30
    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科技健康发展应当能够使该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快。

  1994-2014 GDP 总(名义)增长排行
GDP单位:百万美元。按当年汇率折算。

排行国家/地区1994  GDP2014  GDP增长(%)
8  中国582,67310,380,3801,681.51
28  俄罗斯276,9021,857,461570.80
38 印度333,0142,049,501515.44
77  巴西546,4902,353,025330.57
113  韩国458,7071,416,949208.90
128  英国1,080,8402,945,146172.49
142  美国7,308,77517,418,925138.33
159  法国1,404,3212,846,889102.72
165  德国2,152,7403,859,54779.29
170  日本4,850,3494,616,335-4.8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