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计算机硬件的竞争
     在计算机硬件上中国和美国还有差距并且在努力追赶。下面由低档次计算机向高档次逐级分析。
一。个人电脑(PC),中国第一,美国第二。
  据Gartner报告,2015年3季度个人电脑销量排行如下
| 排名 | 公司 | 销量(万) | 份额(%) | 
| 1 | 联想 | 1,500 | 20.3 | 
| 2 | 惠普 | 1,366 | 18.5 | 
| 3 | 戴尔 | 1,016 | 13.8 | 
| 4 | 苹果 | 560 | 7.6 | 
| 5 | 宏碁(Acer) | 545 | 7.4 | 
| 6 | 华硕(Asus) | 523 | 7.1 | 
|  | 其它 | 1,863 | 25.3 | 
二。服务器,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据Gartner报告,2015年3季度服务器销量排行如下
| 排名 | 公司 | 3Q15销量 | 份额(%) | 
| 1 | 惠普 | 613,101 | 22.2 | 
| 2 | 戴尔 | 501,262 | 18.1 | 
| 3 | 联想 | 242,005 | 8.8 | 
| 4 | 华为 | 134,163 | 4.9 | 
| 5 | 浪潮 | 99.417 | 3.6 | 
|  | 其他 | 1,172,725 | 42.4 | 
三。主机系统(mainframe), 中国和美国并列第一。
  浪潮天梭K1系统是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高端容错主机系统。该产品由460名工程师历时4年研发成功,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7项,国际专利3项,软件着作权7项。该产品最大可扩展32颗处理器、256核心,4TB全局共享内存。每分钟能够完成450万次联机事务处理,可用性(error-tolerant rate)达到99.999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天梭K1还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国际领先的处理器协同芯片组技术,具备2个25.6GT QPI端口,处理器接口总带宽为51.2GT/s;4个8.5Gbps X8 NI端口,NI接口总带宽为68GB/s;天梭K1的20通道数据对齐和时钟数据锁定技术,实现了多通道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现“10Gbps信号传输距离超过30英寸”、“6.4GT/s 21路并行传输超过21英寸”等多项业界信号传输距离的新纪录。
  浪潮继IBM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了600×500超大尺寸、20层高叠层、0.5%高阻抗控制精度的电路板的加工并稳定量产。
  浪潮在2012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举行的大型主机招标会上,击败IBM、HP成功中标。
  浪潮提出口号“浪潮替代IBM”(IBM to Inspur),并开始向海外扩展。
四。高性能计算机,中国和美国并列第一。
  2012年3月,曙光6000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通过验收,介于大型主机系统和超级计算机之间的通用计算机。CPU使用国产龙芯8核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将龙芯CPU和X86软件栈相结合,解决了国产CPU对主流的商业应用兼容性问题,并为突破亿亿次级计算进行了技术储备。
  201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研制成功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90。KD-90基于龙芯3B八核处理器,相当于家用微波炉大小,整机功耗低于900瓦,实现了高能效、可移动的高性能计算的桌面化应用。这是可以搬上飞机和航天器的高性能计算机。
五。超级计算机,中国和美国并列第一。
  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每秒3.39亿亿次(=33.86pflos)双精度浮点运算,连续三年评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使用麒麟操作系统。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有五大特点:一是高性能,峰值速度和持续速度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二是低能耗,能效比为每瓦特19亿次,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应用广,主打科学工程计算,兼顾了云计算;四是易使用,创新发展了异构融合体系结构,提高了软件兼容性和易编程性;五是性价比高。
  中国科技大学正在研制100pflos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500强中,美国最多,233个,中国第二,76个。英国第三,30个。前10名中,美国占6个。所以美国在超级计算机上还是有积累存量的优势的。
     总体评价,中国在计算机硬件的市场占有率和累计存量上还不如美国,但在技术上已经没有明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