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55 2
2015-11-20

 随笔写作大体没有统一标准的。兴之所寄,笔之所触,无一人无一事不可入于笔下。故,好的随笔多尽兴而随意,如晚明的小品,言在意中而意在言外。

  雷雨的文章无疑是符合好随笔的标准。他的文章写的随意,大多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后的体察与思考。读他的文章,如入山阴道中,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布鲁克林的星光》是雷雨的新作。他写家乡风物,写故旧人物,写旅途感受,写异域风情,多随性而走心。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凝聚着作者对人世的诸多感悟:经验的、情感的、历史的、回忆的……文章甘苦,唯有自知。但自知之外,亦须有一份自明。好的文字,往往是于平实之处见情怀。鲁迅诗云:“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与雷雨相识于共识网,印象里,他的文章广博而深刻;待到见面后,听他纵论古今,这种感觉愈发深了。再后来,读了他的书才知道,他以写历史人物见长,出版过《龚自珍传》《吴梅村别传》等著作。

  雷雨喜欢从细节处捕捉历史的真实。他的文章朴直而生动,注重对现实的寄寓,文字所触摸到的多是特定时代的历史经验,但又不完全是对历史经验的简单复述。

  在雷雨看来,即便是旅行,亦可见微而知著。因为,读书人的行走不同于一般人的行走,于景物之外别无所见;读书人更注重的是景之外的人文故事。只有读出了山河之外的岁月风云,山河才愈显得庄严秀丽。

  有过乡村经验的雷雨,在书中大量描绘了自己故乡的风物人情。他写家乡,着重于旧人旧事的描绘,而不单是以缅怀的方式,更夹杂着一份对乡村独有的记忆。

  在雷雨看来,复原历史最好的方式当属个人追忆。虽然,其中不免杂有个人的爱恨情仇,但大历史往往就在此中得以深刻再现。

  从这个意义看,《布鲁克林的星光》虽属一本怀旧之作,亦是一本饱含着历史温度的个人自传。作者在追忆往事时,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份广阔而深沉的悲哀:关于那个时代,关于那些人物。虽然,历史往往是后视者的镜子,但是,我们又怎能轻易淡忘其中所经历的艰难与困苦?

  布鲁克林是纽约的一个区。初夏时节的某个夜晚,雷雨栖身于此地的哈德逊河畔中国领事馆里,开窗瞭望,漫天的星斗闪烁,远处的自由女神像巍然耸立。他忽然记起祖国大地那个生他养他的故乡来——那是中原腹地汝河边的叶县,那里也有星光,也是在这样的夏夜里,年少的雷雨多少次抬头仰望过同样的星空。只是,他不知道多年以后,他还能以这样的方式与星光再次相遇。

  “登高莫漫夸能赋,四海空知两鬓霜。”或许,只有从另一个时空里去体察,那隐藏在变迁时代里的尊严与善良,顽强与热情才愈发珍贵。

  《布鲁克林的星光》雷雨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年6月出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0 22:09:12
随笔写作大体没有统一标准的。兴之所寄,笔之所触,无一人无一事不可入于笔下。故,好的随笔多尽兴而随意,如晚明的小品,言在意中而意在言外。
  雷雨的文章无疑是符合好随笔的标准。他的文章写的随意,大多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后的体察与思考。读他的文章,如入山阴道中,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0 22:10:52
李攀 发表于 2015-11-20 22:09
随笔写作大体没有统一标准的。兴之所寄,笔之所触,无一人无一事不可入于笔下。故,好的随笔多尽兴而随意, ...
{:0_2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