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52 2
2008-12-23

本文的假设前提是经济总量总是供大于求的.

假如有一个体系,只有中国和美国,某一年(简称A年),中国的商品供给是10亿,商品需求是 3亿,而美国的商品供给是30亿,商品需求是25亿.那么某一个最好的方案就是把中国的商品供应的7亿卖给美国,这样的话,中国的商品供给是3亿,商品需求是3亿,于是中国供求平衡了,而美国的商品供给变成了37亿,商品需求不变还是25亿.最后美国的办法是把第二年的12亿的商品需求借来在A年用,于是在A年美国的商品供给是37亿,商品需求也变成了37亿,美国的供需就可以平衡了.但这种平衡的存在是有风险的,就是美国一旦在长年累月的借以后的钱来今天用的话,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比如说20年),就会发生经济危机.(本段为例X)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商品供给要转向美国呢,原因是A年的中国要想自身取得供求平衡的话,就要向A年后借二年多的商品需求(假设后绪几年需求增长不大,每年中国的商品需求都是3亿,于是要供需平衡就要借7亿的商品需求,7/3也就是借二年多的商品需求的钱了).但是如果是把中国A年的供大于求从而多出来的供给都卖给美国的话(如例X),美国的A年只需向后借不到半年的商品需求就可以供求平衡了(假设后绪几年需求增长不大,每年美国的商品需求都是25亿,于是要供需平衡就要借12亿的商品需求,12/25也就是借不到半年的商品需求的钱了).如此一比较的话,与其让中国借自己的二年多的商品需求,不如让美国借自己的不到半年的商品需求,也就是说中国有了向美国倾销商品的想法和可能.至于能倾销多少,能否达到例X的程度,就是一个更实际的国际经济平衡的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3 20:04:00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不过,你并没有说明为何预支未来消费所占当前消费的比例越小,就越值得提倡。是否是因为它的未来的生产更容易达成新的供求平衡?

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是否是一个值得追求的调控目标?它有什么意义?这种平衡是以传统的国际分工,即中国处于产业下游和美国处于产业上游为前提的,如果追求你的这种国际经济平衡,那么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如何实现?如何能够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20:29:00
另,能否请你按照这个逻辑继续谈谈,它是怎样必然导致金融危机的?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