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在20日发布的文章显示,从中国流向海外的民间资金正处在上升阶段。仅一年的流出额就达到2200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减少额的5成左右。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有学者的观点认为从中国流出的资金进入到了欧美的股市、房地产以及美术艺术品等领域,今后或将在发达国家造成泡沫。
 
20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画家——阿梅迪奥·莫迪利阿尼的作品11月9日在纽约的拍卖行佳士得拍出的价格是1亿7040万美元。《金融时报》(FT)相关报道称,是一位中国富豪拍得这件作品的。
 
此外还有消息称,近期在购买美国住宅的外国人数的一项调查中显示,中国超过了加拿大跃居首位。中国资金在全球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感日益增强,让人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资金,当时日本资金依托日元升值,相继买下纽约摩天大楼和画坛巨匠的作品。
 
大部分流入欧美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底达到峰值的3万9900亿美元,2015年9月底减少了4800亿美元,减至3万5100亿美元。
 
伴随着民间资金流向国外,中国当局实施了旨在稳定本国货币的卖出外汇、买入本国货币的汇率介入举措,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换言之,外汇储备的减少意味着海外资产的保有者从国家变为个人。
 
在中国,跨国境的股票和债券交易受到限制,表面上这些民间资金流向海外的规模难以掌握。受到关注的是国际收支统计项目之一的“误差与遗漏”项目。指的是从经常收支或资本收支流出的与海外的资金往来。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中国的“误差与遗漏”自2009年转为净流出414亿美元之后,净流出额除2011年之外持续增加。
 
从2014年6月之后的数据来看,截至2015年6月底的1年里累计净流出2200亿美元。这相当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间外汇储备减少额的46%。
 
这2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究竟流向哪里了呢?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田坂圭子表示,考虑到从中国流出的资金会在他国被记录为“误差与遗漏”(净流入额)部分,因此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进行了确认,结果发现“去除不计算在内的‘避税天堂’外,流入美国和欧元区的可能性较高”。
 
流向日本股市和房地产?
 
如果是国家外汇储备的话,主要会被用来购买国债,但作为民间资金,则很容易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价格波动风险较高的产品。中国的“误差与遗漏”在2014年累计净流出1401亿美元,而2015年1~6月期的净流出额增至上年同期9倍的901亿美元,大幅超过2014年。加上中国经济减速,田坂表示“从中国流向海外风险资产的资金转移趋势今后将持续”。
 
中国资金似乎也流入了日本。日本的对外、对内证券投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日本国内短期债券的投资额9月为买超7210亿日元,连续9个月净买入,从2015年初以来的累计净买额累计达4万3600亿日元,是2013年峰值(1万9600亿日元)的2倍以上。这些资金可能成为流向日本股市和房地产的待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