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27 11:02: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0:00的发言:你耗费的时间不是有两个结果吗?很简单,你为什么做这件事?难道不是因为这件事对你有价值吗?

如此说,环境污染是有价值的?并且其价值量与生产的A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0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0:4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6 21:45:00的发言:一个很简单的测量方法: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

引入的这个“时间的价值”,并没有定义。

上述定义,是在用价值来定义价值。

对!

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也就是说,一物的价值等于该人拿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来取得的任何其他物的价值。

时间价值的定义就是一个人用他的时间进行活动所能取得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0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0:54:00的发言:

经济学并不采用“价值”这个概念,而采用“偏好”或“效用”。

在大部分情况下,采用“偏好”或“效用”。

不过有时候,也说价值。例如在拍卖理论里,有基于共同价值的拍卖这种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07: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0:00的发言:你耗费的时间不是有两个结果吗?很简单,你为什么做这件事?难道不是因为这件事对你有价值吗?

你愿不愿意在A上耗费时间,要看A对你有没有价值。

而如果不知道在A上要耗费多少时间,又不知道A对你的价值有多大。

这不矛盾吗?

到底是因为有价值才去耗费时间,还是因为耗费时间才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0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7 10:45:00的发言:

当代经济学里也有价值,不过是(基于序数的)效用价值.

最先是基数,后来转为序数(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测量吧),我想,将来也可能又转为基数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09: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7 11:07:00的发言:在大部分情况下,采用“偏好”或“效用”。不过有时候,也说价值。例如在拍卖理论里,有基于共同价值的拍卖这种说法。

这里的“价值”,与论坛里众人愿意讨论的“价值”,有本质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09: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7 10:50:00的发言:

LZ测的价值,本质上是测效用。

本质上是测等边际时的最小边际效用(即效用论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0: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8:00的发言:最先是基数,后来转为序数(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测量吧),我想,将来也可能又转为基数吧。

转为基数有个好处,可以构造“社会福利函数”。

不过,基数面临的困难也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1: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0:5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0:48:00的发言:供需决定

那么,楼主的“价值”与供需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没有关系,个人以为,楼主把自己的价值引入经济学,就有些费解了。

请参看我《边际效用的测量及交换的原因等》,里面说了交换的原因,交换比例的确定,及供需如何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2: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5:00的发言:对!

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也就是说,一物的价值等于该人拿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来取得的任何其他物的价值

时间价值的定义就是一个人用他的时间进行活动所能取得的价值。

这种定义,并没有定义“价值”。

或者说,在同义反复。

在这里,反而看到了“等价交换”的影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4: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11:00的发言:请参看我《边际效用的测量及交换的原因等》,里面说了交换的原因,交换比例的确定,及供需如何平衡。

可否简单说几句价值与供需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0:5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0:44:00的发言:先生多虑了。我们研究一只青蛙,难道就意味这只青蛙独裁吗?我们研究的一个人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人而已。我们研究出的规律于这个人适合,于我们所有普通的人都适合。

不是多虑。

如果有人想以一只青蛙说明其他青蛙,必须假设诸青蛙的同质性。

如果已经承认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再以一个人的“价值观”(把其他人放在一边)来说明众人间的行为,恰当吗?

呵呵,一个人的价值观会通过他的外在活动来体现。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当作青蛙来观察,只要观察他外在的活动规律,不就同质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6: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7 10:45:00的发言:

当代经济学里也有价值,不过是(基于序数的)效用价值.

最先是基数,后来转为序数(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测量吧),我想,将来也可能又转为基数吧。

你测的效用,本质上是序数效用(边际替代率)。而非严格意义的基数效用。至于基数效用的发展,最近脑神经经济学有研究。你看看与你是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6: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0:58:00的发言:对。事实上我把价值就定义为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的原因。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样做于他有价值。因此,你说不同的人对价值有不同的看法,我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如此定义,个人以为,“价值”就是理论中的冗余的概念。

偏好,足够了,而且更细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8: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16:00的发言:呵呵,一个人的价值观会通过他的外在活动来体现。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当作青蛙来观察,只要观察他外在的活动规律,不就同质了吗?

这个人的活动规律,便是那个人的活动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1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0:5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0:58:00的发言:不妨请你看看《边际效用的测量》,并请赐教

那么楼主的体系中,价值与效用,哪个更基本?

价值即等边际时的最小边际效用。(仓促了,应该是价值即效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7 21:05: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21: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19:00的发言:价值即等边际时的最小边际效用。

如此说,效用比价值更基本。

如此,其实不必要引入“价值”这个概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2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1:0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0:00的发言:你耗费的时间不是有两个结果吗?很简单,你为什么做这件事?难道不是因为这件事对你有价值吗?

如此说,环境污染是有价值的?并且其价值量与生产的A相同?

还得强调一下,你的行为是基于你的价值系统的。因此,你做这件事(有两个结果)是你根据你自己的价值系统进行的判断。我作为旁观者,只能判断这件事整体上于你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2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1:0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0:00的发言:你耗费的时间不是有两个结果吗?很简单,你为什么做这件事?难道不是因为这件事对你有价值吗?

你愿不愿意在A上耗费时间,要看A对你有没有价值。

而如果不知道在A上要耗费多少时间,又不知道A对你的价值有多大。

这不矛盾吗?

到底是因为有价值才去耗费时间,还是因为耗费时间才有价值?

当然是因为价值去耗费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25:00

微观经济学里,偏好、技术、禀赋是基本的三元素。

之所以要提出效用,原因是,以效用函数表示偏好便于运算,而偏好却并非天然具有效用函数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27: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23:00的发言:还得强调一下,你的行为是基于你的价值系统的。因此,你做这件事(有两个结果)是你根据你自己的价值系统进行的判断。我作为旁观者,只能判断这件事整体上于你有价值。

强调一下:我只想知道,两个结果各自的“价值”有多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2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1: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8:00的发言:最先是基数,后来转为序数(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测量吧),我想,将来也可能又转为基数吧。

转为基数有个好处,可以构造“社会福利函数”。

不过,基数面临的困难也很多。

所以我们要想法解决这些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3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1:1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5:00的发言:对!

一物相对于某人的价值等于该人愿意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的价值。也就是说,一物的价值等于该人拿在该物上耗费的时间来取得的任何其他物的价值

时间价值的定义就是一个人用他的时间进行活动所能取得的价值。

这种定义,并没有定义“价值”。

或者说,在同义反复。

在这里,反而看到了“等价交换”的影子。

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前面已经给出过,再说一下。

等价交换?对了,在等边际时,单位时间取得的各种物品的价值是相等的。但这是对同一个个体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7 11:30: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32:00
不好意思,得出去了,回来再聊。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35: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30:00的发言: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前面已经给出过,再说一下

另补一下:

如上述,做A的动因要看做B的动因(做A的价值,要看做其他的价值),反过来看,做B的动因又要看做A的动因,这里的“动因”,到底是什么呢?

做A的动因与做B的动因,同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11:58: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9:4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22:14:00的发言:

微观经济学里面没有“价值”这个概念,此帖最好放在马经版面,否则可能会沉。

多谢提醒。

微经没有价值的概念,是因为不需要呢,还是因为说不清?

沉的帖子多了去了,哪个帖子不会沉?这个我倒不担心。呵呵。

看起来是不会沉了,呵呵。

我想没有这个概念,是因为“剃刀原理”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20:43:00

应该遵循价值规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20:43:00

应该遵循价值规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21:0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7 11:1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11:00的发言:请参看我《边际效用的测量及交换的原因等》,里面说了交换的原因,交换比例的确定,及供需如何平衡。

可否简单说几句价值与供需的关系?

1、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率。

2、为简单计,设市场上只有两种产品q1和q2,交换比例为b1/b2,某人甲两种产品的生产率为p1、p2,不计交换时间时,当p1/p2>b1/b2时,甲生产q1,反之生产q2。

3、当b1/b2变化时,一些人会根据自己的生产率调整生产,影响q1  q2的供给。

4、当供需平衡时,每个人两种产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b1/b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7 21:0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7 11:1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7 11:0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7 10:45:00的发言:

当代经济学里也有价值,不过是(基于序数的)效用价值.

最先是基数,后来转为序数(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测量吧),我想,将来也可能又转为基数吧。

你测的效用,本质上是序数效用(边际替代率)。而非严格意义的基数效用。至于基数效用的发展,最近脑神经经济学有研究。你看看与你是不是一回事。

我的没有那么复杂,犯不着用到脑神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