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致力于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他们得出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经济增长率=储蓄率 除以 资本产出比 (资本产出比 即是 资本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但是(以下可能是自己思想出问题的地方),资本-产出比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可以视作资源的利用效率?某高校出版的《宏观经济学》131页,
给出:在储蓄率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
但是资本产出比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可以视作资本利用效率?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就成了,在储蓄率一定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越低,经济增长率越高呢?反观,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似乎更多的是依靠严重浪费资源、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在延续经济的繁荣的。毋庸置疑,简单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是解释不了的这种现象的,但是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这种现象做出了预示。
我们看到各国都提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固然这里面有资源稀缺性、成本等等因素的作用。所以我们假设资源利用率越低,经济增长率越高,有悖于常规逻辑。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上诉的悖论呢?个人给出了三个(还望大家指正)
(1)资本-产出比不同于资源利用率
(2)若资本产出比可以视作资源利用率,则表明正个哈罗德-多马模型有问题,可能出现在假设上,甚至在将凯恩斯模型长期化、动态化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3)若若资本产出比可以视作资源利用率,且哈-多模型相对正确(指在假设基础的逻辑上),则用以解释资本产出比越低,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原因中,应该缺少一个中间量。
(以上纯粹是,个人看《宏观经济学》时的遐想,刚刚接触经济学的东西,不够专业,”业余“有余,望指点迷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