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774 1
2008-12-27

30位名家改革开放30年经典评论集

  

30年前的今天,一场伟大变革开始席卷全国,影响世界。自今年以来,各界关于纪念与思考改革开放30年的文章已是汗牛充栋,论坛也多如牛毛。而在众声喧哗之中,尤其需要一种理性的思考与沉静。在此,我们去芜存菁,选取了一年之间中国以及世界30位知名学者、智者的文章与访谈,以飨新浪网的各位网友。

   

一、如何解读中国奇迹的诞生

    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

    秦晖 清华大学教授

    国际上转轨经济学界对所谓的“中国之谜”,即所谓的“中国奇迹”与“东欧困境”的解释,已成为最大的论题之一,而且各方似乎已经形成了“渐进-激进”的讨论模式。如今无论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评论界,大都认为中东欧人犯了某种错误,而中国人则提供了正面的经验……<详细>

    林毅夫: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奇迹

    林毅夫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后表现得如此出色,而在同一政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却非常糟糕?如果有人认为答案是1978年我们实施了改革,那么,在20世纪80年、90年代有不少国家都进行过改革,为什么中国可以一枝独秀,而有的国家却发生了危机甚至遭遇了崩溃……<详细>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周其仁 北京大学教授

    邓小平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也开启了中国经济增长之路。不过,他并没有完成中国的改革开放。无论在产权的重新界定、企业家职能的发挥、市场经济框架的完善还是国家权力的约束与规范,中国都面临大量未完成的议题……<详细>

    张军:集权对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的作用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改革的关键在于,中央政府需要创造足够的激励,来保证地方政府参与到市场导向的项目中,提高经济表现。90年代初的财政和政治上的集权可以看作重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实力,来开展结构的改革。90年代中期的很多改革,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下来理解……<详细>

    周天勇: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周天勇 中央党校研究员

    如果没有三十年以来的发展道路的调整,没有三十年来对一大二公和计划经济的低效率体制的改革,如果不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及经验,我们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仍然会处在世界最贫穷国家的行列……<详细>

    二、海外名家解读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布热津斯基:中国能排世界第二位

    布热津斯基 美国著名战略家、政治家

    中国的崛起是非常令人惊奇的,和平的崛起。一个国家能如此和平地崛起,从这个方面看,是非常不寻常的。但是,中国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要发挥稳定的作用。中国要通过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解决当今的金融危机……<详细>

    约瑟夫-奈:期待中国下一个30年再写传奇

    约瑟夫·奈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

    我认为过去这30年间,中国的道路走得非常成功,这些都帮助中国提升了她的软实力。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严肃地思考她的一些政策,以提升她在国际上的软实力……<详细>

    珀金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基础

    德怀特·珀金斯(Dwight Perkins)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下乡政策,事实上也存在积极的一面的。下乡劳动虽然摧毁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但是成功地使得这群青年认识到当时中国农村地区的现状,也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的问题,这对以后的改革开放是有积极影响的……<详细>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中国需要消除不平等现象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这场变革并不简单。我们可以把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和80年代末的苏联改革作个比较。中国有邓小平,苏联有戈尔巴乔夫。两人都意识到以往的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改革,而改革的方向是走向市场化……<详细>

    郜若素:中国的改革改变了世界

    郜若素(Ross Garnaut)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中国30年的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很多方面,也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出台一个有关改革如何进行的宏伟蓝图,这使得在改革中的一个过渡时期里,中国改革出现了许多超前的现象……<详细>

    裴敏欣: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格局

    裴敏欣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早期,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和国际上采取的是韬光养晦的策略,但现在当世界要求中国有所作为的时候,中国政府已经努力适应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要求……<详细>

    三、三十年中国社会变迁的轮廓

    江平:三十年中国法治的轨迹和曲线

    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我们国家是长期皇权、专制的国家,皇帝、领袖容易被当做神来崇拜。要破除这种神仙化的思想,必须要提倡法治。改革开放一开始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法律建设一切都不能谈起……<详细>

    郑功成:中国社保三十年变迁

    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应当考虑国民收入的大分配格局,在国家持续高速发展三十年后,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全体人民的生活后顾之忧并增进国民福利,应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继续促使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详细>

    徐友渔:中国思想界30年分化与流变

    徐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30年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急剧而深刻,反映各种问题、利益、矛盾和诉求的社会思想相当丰富。总的说来争论不在体制内而在民间,思想文化的大格局已经不落传统意识形态窠臼……<详细>

    许章润:中国如何炼成软实力 思想变迁三十年

    许章润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至少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化中大、小传统的严重对立与隔离状态,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的进步而获得逐步弥合,二者互动融洽、流转不息之际,就是中国重新整合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而获秉真正软实力的时候……<详细>

    陈平原:经过了30年我们与世界思潮同步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特别强调各种形式的“革命”;之后,我们改变了这种独尊革命的思维方式,这些年则更多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可我认为,即便是“和谐社会”,也并不像桃花坞年画描述的那样“一团和气”,照样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详细>

    孟京辉:中国先锋戏剧三十年

    孟京辉 著名话剧导演

    到了现在,戏剧已经从不受人关注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戏剧,有非常商业的,有非常烂的,有非常严肃的,有非常保守的,有一些直接和观众进行对抗的,各种各样的戏剧都有了……<详细>

    李公明:三十年中国艺术浪潮从游行到游戏

    李公明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

    对于今天流放者的归来而言,艺术自由的问题难道真的已经解决了吗?且不说话语权力,在资本、名利的煎熬催逼下谁又是自由而独立的呢?回顾“星星画展”,与其说要寻找那个历史的“原点”,不如说为解决当下的问题提供精神上和气质上的资源。

 四、改革开放来之不易 必须保卫市场

    茅于轼:必须保卫市场

    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改革的前景就看改革的动力能不能形成一个推动力量,分化改革的阻力,减少对改革的妨碍。我觉得,政府中间有改革的积极力量,更重要的是民间的改革力量,今后应该更大地发挥各式各样的民间组织的力量……<详细>

    吴敬琏:改革就是释放企业家的创新活力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系列变通性的改革逐渐被固化为一种国家主导型重商主义的体制,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大量经济资源的配置权,而且通过行政审批权限的设定侵犯了企业家的市场进入权,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许多领域保持着垄断地位……<详细>

    高尚全:改革开放来之不易 市场化进程必须坚持

    作者: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了全世界,这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是错的,只能说明我们在市场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市场的监管。因为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政府只需在必要的时候推行宏观调控,市场就可以健康发展……<详细>

    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只是一个口号

    崔之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意识形态方面一个最重要的创新,就是提出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但是,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很多人都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口号,并没有经济学上的实质内容……<详细>

    五、继续改革需要渐进也需要突破

    樊纲:破除既得利益集团就要继续渐进式改革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当我们处在中间状态的时候,既不是此岸,又不是彼岸,处在中间过渡阶段的时候,各种利益矛盾又很复杂的时候,这时候会出现一种改革焦虑症。谁看现在的制度都不顺眼,旧的体系的利益集团看不顺眼,再往前看,我们这些理想主义者也不顺眼……<详细>

    马立诚:中国改革需要新的观念突破

    马立诚 政论家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为了规避风险,只做不说。有趣的是,“只做不说”也成了人人意会的一种观念。这个观念表达了一种策略和智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观念创新。今天,中国的改革再次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需要新的观念突破……<详细>

    汪玉凯:权力制衡不会削弱党的领导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权力结构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重新配置,真正确立起一套新的执政党、人大、政协、政府四者之间的责任体系。在做出这样选择时,首先要消除长期存在一些人头脑中的某些观念:即建立权力制衡体制,似乎就会削弱执政党的领导,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详细>

    周瑞金:第三次解放思想重在还权于民

    周瑞金 《人民日报》社前副总编辑

    第一次是要从以阶级斗争为纲中扭转过来,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次,是要把市场经济引进来,要把符合现代生产力规律的文明引进来;第三次思想解放,是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全面体制改革和建设发展……<详细>

    六、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厉以宁: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成最迫切任务

    厉以宁 北京大学教授

    今天,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成为结束计划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任务。城乡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主要标志,但仅仅走向城乡户籍一元化,还不足以消除农民进城和加速城镇化的体制障碍……<详细>

    厉有为:改革必须解决好就业问题

    厉有为 原深圳市委书记

    现在我们的就业确实是个大问题,就业一没了,企业一倒闭,就业一解决不了,那我们的问题就大了,我们不是几千万人口,也不是一、两亿人口,十几亿,这个就业问题是我们国家各级政府任何时候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详细>

    于建嵘:让农民行使主体权利

    于建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如何让农民真正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并享受到因土地增值所获得的收益,不应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应是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实现“2020年三农愿景”中,农民是不可回避的主体,他们理应能够行使主体权利……<详细>

    党国英:推进农村改革的12个挑战

    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从法规的抽象意义上看,农民拥有强度很高的土地财产权,但从实际经济关系看,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却有强度很高的土地控制权。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地方政府的实际权力被放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9 14:45:58
挺全面的,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