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土地兼并也具有类似特征,这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因为受到社会制度(规则)制约导致财富分配的现实分化随历史的过去的积累的不断加大的特征。这倒不是社会主义的特殊的地方,这是制度对于财富分配的影响导向。比如美国,也是在颁布一系列法令之后,才遏制了垄断企业的规模效应,颁布了遗产法,才导致财富的积累的传承引起的人才逆选择效应被终止。一个社会的发展通过个人对于自然的能力和把个人的能力组织起来合成一个过程,假如一个社会只注重过去人际关系的积累和资本的积累,过度忽略现时的财富创造能力,那么最终趋势就是大量的财富集中到很少人手里,并压抑消费,反过来压抑最终社会生产总量。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这种趋势会进行,或者说那种力量是主导力量。这一点我们需要合并中央集权郡县制、工业大革命时期和拉美,东南亚以及中国的现状来合并理解。
在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士因为制度规定的权利,在商业经营中会出现类似科技创新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并不一定是全国性的,但是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而言,在支付成本方面,比如人工、固定设备、管理成本上具有优势,另外一方面士的交际渠道会给销售带来便利,还有行政寻租成本的降低,从而积聚起财富。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在士聚集财富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其他主体的经济窘迫,从而更快的出卖自己的资产?我们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在中央集权郡县制社会的北宋,因为士人往往可以逃避税务,所以当士人掌握一定财富量后,中央财政收入会减少,从而增加更多的税负,又因为增加更多的税负,那么导致更多的民众的破产,为可以免税的士的财富兼并提供便利,周而循环,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财富存量分布严重不均。财富,也就是资本的分布不均,在劳动人口充沛的情况下,对于生产不产生影响,但是对于消费而言,是严重影响消费总值,和相对个人均值。这一方面的定义可以认为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根源,来自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现象。在北宋那个年代,战争、和天灾人祸等活动加剧了这种财富分分配严重不均现象,从而导致了社会治理结构或者说社会组织的无序。
延续上面,我们谈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是否财富分配的像短评一碗水那样平均才好?不是的,假如财富按照需要分配,那么人类社会秩序的权责关系就会丧失,那么就不会有人积累财富,转为资本用于投资生产,总体上会陷入群体贫困状态,这一点大锅饭实践活动是一个过去没多久的案例。所以,财富分配的不均现象是社会必然存在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趋势的发展状态,也即是我们需要一方面支持个人的积蓄,用以投入生产,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制度设计造成有愿望通过节省和更多劳动或者更好的教育来获得爱抚积累的人,丧失获得资本的机会i,避免社会财富分布的严重不均。
总而言之,这种分配不均状况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它的发展和其中具备的条件。
当下中国的现状和北宋时代有很强的相似性。一方面因为兼并造成社会财富不均,从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出口来缓解这种不足,通过出口满足存量资本的活力需求和增加民众的生存收入,以及满足士阶层对于社会的消耗。当出口因为某种原因下降时,所有冲突都显现,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