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1 0
2008-12-29
1.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一直在稳步推进,《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自12月1日起实施,更意味着证券公司申报融资融券业务的通道已经打开,但该业务何时正式推出还是一个谜。

  2.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在股指期货推出时机日趋成熟的市场氛围中,股指期货却迟迟未推出,股指期货到底什么时间推出,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时间表。

  3.创业板

  设立创业板的计划早在2001年就已提出,但因种种原因中间被搁置。管理层也曾表示2008年6月推出创业板,但因多种原因继续往后推迟。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积极准备,创业板推出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不过在目前如此低迷的市道中,如何在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为实体经济服务与维护二级市场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确实是一道难题。

  4.平准基金

  2008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大幅下跌。当上证综指在1700点附近徘徊时,关于建立平准基金的呼声再起。

  据接近证监会高层的消息人士称,设立平准基金与否,远不是证监会一个部门所能决定,相关的讨论和程序十分复杂,平准基金的推出时机远未成熟。

  5.红筹股回归

  2007年6月初,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为红筹股回归提供了制度规范,拉开了红筹股回归的帷幕。但随着中石油、中国神华(601088行情,,主力动向)等回归引发的一系列巨额融资,A股市场倍感恐慌。有报道称,因担心市场难以承受扩容压力,管理层已暂时搁置红筹股在上交所上市。

  6、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如果大幅提高新股上市首日流通股比重,不仅能够抑制上市公司圈钱的冲动,还能够让新股发行价趋于合理。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一直未能有根本突破。有分析认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大幅增加新股上市首日流通比例,将拉低新股发行价和新股首日上市价,抑制上市公司圈钱冲动和机构套利空间,自然会遭到相关利益方的反对。

  7、港股直通车

  2007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方案首次允许境内个人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银行(601988行情,,主力动向)分支机构开立个人境外证券投资外汇账户,用于投资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并可无限制兑换外汇,外界称之为港股直通车。

  由于短期内港股风险开始显现,管理层要求对港股直通车方案的风险和操作程序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并作出了暂缓推出港股直通车的决定。

  8、对大小非设限

  目前股市大小非和大小限合计高达1.18万亿股,是两市流通股的两倍多。大小非的问题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沪深股市的供求关系,而且改变了市场的估值体系。刘纪鹏、吴晓求等学者据此认为,解决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关键是用价格锁定取代时间锁定。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建议违背了股改时双方的契约。从现实看,对大小非设限仍只停留在其解禁后流通方式的选择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