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6741 30
2008-12-29

2008年9月,我把汇科的房子卖了,这是自去年6月份卖掉股票后又一资产被售出,面对经济调整,个人感觉持续十余年的投资大概可以暂告中止,耐心等待市场机会,为下一个十年做好投资前的准备。

 

一、初入股市

1996年,中国股市出现一波火爆行情,之前只知道股票有风险,也未曾尝试买过。我是1994年参加工作的,单位是一家信托投资公司,那时的月工资全部加起来也就6百左右,由于女友(现在的老婆)在济南,我在淄博,所以更多的钱都捐献给了铁路事业,用于投资的就所剩无几。单位性质决定周围的很多人都炒股,耳濡目染,受到周围人的一些影响,听到或看到大家挣钱的喜悦,经受不住诱惑,大概是96年的10月份,拿着仅有的几千块钱就入市了,记得当时好像是在山东天同证券开的户,那时还没有网上交易,主要通过柜台委托,行情火爆时非常拥挤,必须早排队,否则很难递上单子,成交也就无从谈起。

 

虽然对股市了解不多,但对股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征还是比较清楚,由于钱少,所以比较谨慎,也没敢乱买。最初对股票的认识是通过投资获得股息红利,于是我就选择业绩优良的公司,幻想这样年终就能分得红利了,其实现在看看中国的上市公司有几家能够持续分红的。那时的上市公司不多,业绩优良的公司则更少,所以就选择了几家知名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印象最深的是海尔,记得当时股价上涨,挣了几百块钱就跑掉了(改正归邪,不要红利了)。在新华社评论之前还买了四川长虹,新华社评论推出后,股市出现暴跌,我的长虹也没能逃过一劫,随大市出现跌停,当时很紧张,在长虹止跌略微反弹时就吓得套现了,后来眼睁睁的看着长虹从二十多涨到六十多,翻了两番。

 

除了沪深两市的股票外,淄博还有一个柜台交易市场(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主要是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设立的,上柜的大多是一些山东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中有的后来发展壮大了,就转到沪深两市了,具体公司名称已记不清楚,的确是有这样的公司。一段时间里,淄博柜台交易也非常火爆,那时的企业业绩还可以,股价不算高,用现在市盈率来看,大概也就是10-20倍,远远低于沪深两市。我当时没有过多的参与这个市场,只是把父亲手里的几千股临淄水泥和淄博水泥这两只股票在一块多钱卖掉套现了,后来直到市场被关闭,这两只股票好像再没涨上来,算是走运吧。

 

印象中还买过封闭式基金,由于投机盛行,那是的封基都是溢价交易,溢价(升水)率都是百分之三、四百,比如一只封基的净值是一元,市场上都能炒到四、五元钱,由于看不懂,买了没多久就抛掉了,赔了点钱。后来随着《财经》杂志对基金黑幕的披露,这些封基的市场形象受到影响,价格一路下跌(到2005年又出现了50%左右的折价(贴水)),封基之所以折价(贴水),主要还是由于投资者对其流动性、预期收益和信誉的谨慎态度导致的结果。

 

总之,初入股市并没挣多少钱,只是庆幸没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毕竟那时的中国股市还很不成熟(现在也一样),大家主要寄希望于交易、投机获得收益,很少有人是为了股息红利做投资的。

 

二、第一桶金

       1997年,我和女友商量着做点生意,她欣然同意,并且答应出钱、协助考察项目
usher2004  金钱 +20  奖励 2009-2-19 15:53: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9 13:44:00
 建议把连载放到一个帖子里 利人利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5:39:00
怎么找不到后面几章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5:41:00

二、第一桶金

       1997年,我和女友商量着做点生意,她欣然同意,并且答应出钱、协助考察项目。这一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跟2007年上半年的蓝筹股行情非常相似,当时沪深两市最牛的股票当属四川长虹和深发展了,带动了整个市场的人气,至于后来的结局也跟现在差不多(但不像现在市场跌得这样惨烈)。由于胆小我没敢多买股票,手里有些现金,于是想着干点别的事。

二、第一桶金

       1997年,我和女友商量着做点生意,她欣然同意,并且答应出钱、协助考察项目。这一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跟2007年上半年的蓝筹股行情非常相似,当时沪深两市最牛的股票当属四川长虹和深发展了,带动了整个市场的人气,至于后来的结局也跟现在差不多(但不像现在市场跌得这样惨烈)。由于胆小我没敢多买股票,手里有些现金,于是想着干点别的事。

 

女友长得漂亮(大学里是校花级的),也爱打扮,平时喜欢逛商场,借着购物的机会帮我考察着各种商机。济南和淄博虽然相距不远,但当时淄博市场上的商品相对还是比较落伍,好看一点的东西也都比较贵。我和女友在考察了两地的市场后,决定在淄博市场引入一种名牌仿真首饰(牌子就不说了,现在一些商场还有销售)。这种仿真首饰的特点是做工精美、价格低廉,一般在10200元不等,完全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真首饰的消费有限,对这种物美价廉的仿真饰品需求较旺,每次到济南考察,柜台前总是有很多人在选购。确定项目后就跟厂家联系,开始时厂家觉得我们没有实力,不想合作。但我们觉得这的确是淄博市场的空白,所以没有气馁,多次与厂家联系,最后他们同意在广东中山面谈。

 

1997年夏天,我和女友向单位请了几天假,踏上了南去的火车(不舍得坐飞机)。乘坐火车的艰辛就不多说了,大概三十个小时的路程,由于没能买上卧铺,更多的时间是站着的(坐票也没有),长这么大头一回受这个罪。先到广州,然后转乘汽车去了中山,洽谈还算顺利,记得厂方的销售总监老徐告诉我们,是我们的诚意打动了他们,否则不会跟我们合作,主要是因为进货额太少了(首次货款只有三万元)。后来才知道,还有个潍坊的经销商也在那里,一次就采购了十万元的货(当时感觉挺多的)。这趟广州、中山之行,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钱包被人偷了,让人哄着做错车了,这里就不细说了,感觉广州人还不错,就是功利性太强。虽然路上不太顺利,但最后的结果还算满意,回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

 

细算起来这次初始投资大概一共用了四万块钱,有自己的、女友的,还有跟父亲和同学借的(见笑了,简直一个穷光蛋)。

 

跟厂家谈妥后,紧接着就是选店面、联系商场,以前从没干过这一行,很是吃力。现在想想,真的很苦,感慨做生意不容易(白天还要上班,晚上才可以做自己的事)。在这之前,担心市场不接受这个产品,就试销了一下,效果不错,于是决定信心百倍的“大干一场”。过程嘛,有苦有乐,总体来说销售情况超出预期,97年至99年,由于是先期进入,几乎没有竞争者,所以挣钱很容易;又由于这个行业的进入门坎很低,所以到了2000年一些生意人看到这个商机后纷至沓来,这个市场顿时硝烟四起(夸张了点)。

 

看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且随着收入的提高,对这种产品的需求正在减少(非常符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收入增加后对高档奢侈品的需求会增加,而对低档产品需求则相应减少),2000年下半年,我把店面和柜台都盘了出去。

 

估算了一下,扣除各项经营支出,三年大概纯赚了三十万元,这就算是第一桶金吧,感谢上帝,感谢女友(老婆),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期间,在第一年赚了十多万后,我和女友就结了婚,我们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有福利分房(感谢共产党),生活质量当然也就更好一些。

 

2000年底,我找了几个一起长大的朋友打算合作再干点事,也是通过寻找市场空缺的方式来发现机会(我想这也算是蓝海战略的一种吧)。后来,还是在老婆的帮助下确定了项目,但先期投入较大(50万左右),朋友虽然有钱(算是出身高干家庭),但怕担风险,所以就作罢。这个机会在半年后被别人发现,生意火爆,我匡算了一下,一年纯利至少50万。

 

很佩服老婆,的确独具慧眼,有人给她算过命,说她晚年大富大贵。老婆心地善良,好人有好报!老婆喜欢出主意,而让我去取执行,记得一次工作累了,开玩笑问她,为什么冲锋陷阵的总是我而不是她,她说我的“执行力”比她强。

 

从上面的叙述大概能感受到创业的关键是选好项目,这个项目最好是市场的空白,这样做起来会容易些,另外还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缺乏需求的项目最终退出市场。还要切忌盲从,别人做什么挣钱了你也去做,市场竞争激烈不说,最后搞得两败俱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5:41:00

三、再战股市

有点闲钱总想干点事,但有了孩子后,不想过于操劳,毕竟还要照顾家庭。于是计划着把挣来的钱分三部分,储蓄、教育和股票。

 

既然没有好的项目,肯定要把一部分钱存期来,一般就是一年或三年之类的定期存款或国债产品(后来因为其他用途,真正到期的并不多)。有钱就考虑着进修一下(先存起来),有过一次的创业经历,将来有可能还要二次创业,所以有必要武装一下自己的头脑。还剩下一部分钱就投资股票了。由于本文主要讲述投资经历,所以其他方面的内容就不赘述了。

 

在2000年前(还没有盘出生意)我就开始关注一些行业的发展趋势,汽车业进入我的视线。在这之前我还在新大洲(摩托车)这只股票上小有投资,主要是看好其在农村的广大市场空间,但事与愿违,后来明显感觉出这只股票被人为操纵,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其实它与轻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摩托车行业发展正在逐步受到政策的限制,为了维持高股价,我看到新大洲的关联方想尽办法制造一些概念,购并、触网(现在又去挖煤了),总之,市场上啥热它玩啥,唯独主业摩托车没有做好,典型的概念股,这样的股票往往是给投资者构筑了一座空中楼阁,没什么实质性的东东。现在的很多股票也是这样,所以投资者应该小心为是。这只股票我是在6块多买的,被套住跌到4块多,后来虽然反弹到10块多,没卖,又跌到6块多就全部卖掉了,基本上没赔没赚。

 

我们在分析公司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主营业务,不要被其短期的营业外收益所迷惑,因为一般来说只有主营业务才是可持续的,而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业绩最好同步增长)是我们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除非这家公司转行。另外行业发展前景、行业政策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应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重点,新大洲就是那个时期的反面典型。

 

2000年,主要是当时有过买辆汽车的念头,所以对汽车格外关注,没啥奢望,就想买辆夏利或是奥拓之类的车(当时价位是3至5万元不等)做代步工具,另外还想开着玩玩。考虑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觉得没必要买车,因为我们俩上班都很近(老婆调到淄博工作),骑摩托车5分钟就到了。没买车却引发我思考一个问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入家庭是早晚的事,按照当时的收入水平,这种入门级的轿车在未来2-3年会比较畅销,这类车的定价基本就在3至5万之间。于是我就盯上的长安汽车这只股票,从2000年初我就跟踪、并买入持有这只股票(直到2003年才结束)。

 

2000年买入长安汽车股票的价位是四块多钱,记得当时在一个楼层工作的同事还嘲笑我没眼光,说我不会把握市场热点,我也没太在乎,依然持有。说实话当时心里也没底,从技术上看,000625长安的历史走势是弱于大盘的,当时就想长期持有吧。谁知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从五月开始展开了一波强势行情,我的内心也随之激动起来(以前从来没抓住过这样的牛股),到七月底八月初快速拉升后股价达到8块多钱时,我获利了结的愿望与日俱增,半年的时间获利100%,放到谁身上都会按捺不住要套现了,于是我在八至九元之间把手中股票悉数卖出。你一定以为我是不是又赚了十几万元,呵呵,没有那么多。当时的市场市盈率不算低,所以投的钱也不多,就两万多,半年的时间又赚了两万。虽然钱没赚多少,但这却提高了我投资的信心。在长安汽车价格回落后,大概在六元多又开始加仓了,以后只要价格便宜,有钱的话就会买进,主要是由于我长期看好。

 

投资股票,市场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偶尔空闲的时候我会找个路口蹲坐在那里(不是路中央),数一数过往的车辆有多少车是长安产的,并且有多少是新车。那时长安生产的汽车包括长安小面包、奥拓、羚羊(后两个是合资生产)等等,都是面向工薪阶层的汽车,所以很受欢迎,每调查一次市场,就会增强我继续持有的信心。

      

2001年管理层宣布B股市场对内地投资者开放,政策实施后B股价格暴涨,长安有B股(200625),于是跟着一路飙升。对于这种政策性的大利好,我想说,买上了算你走运,买不上也别追高,告诉大家这种钱都不是咱们这种人能赚到的,只有那些高层的达官贵人,或者说是那些消息非常灵通的人士才会赚到这些钱(提前知道消息,在信息公开之前就暗自吸纳股票,公开信息后股价暴涨他们就逐步套现了,最后只剩下在高价位接盘的倒霉散户了),所以一般人想都别想这种好事,老老实实作分析,感觉价格被低估时就买进并持有,用林园的话说就是做个缩头乌龟。

长安A股的买入成本基本上在5元左右, B股的买入成本在4元左右,都是分期买入的。长期来看,B股的价格较之A股偏低,我想主要是投资者结构差异导致的,B股市场的投资者构成比较广泛,国内外投资者均可参与,在估值方面受成熟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最直接受香港市场影响。总体而言,A股较之B股的溢价率在50-100%不等。从套利的角度讲,B股的投资价值较之A股高,所以对于长安这样既有A股又有B的企业来说,肯定更要关注价格更低那个。其实,ab股之间的差别仅仅是交易的市场不同、交易的货币不同,除此之外ab股同股同权,股东的权益都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1 15:45: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5:47:00

四、投资房产

有了闲钱(freemoney)就不想让它闲着(这大概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一个原因吧),觉得银行利率太低,买股票风险又大(那时的市盈率30多倍)。就考虑投资房产,一方面可以增值,另一方面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记得好像是2000年,某拍卖公司有几套房子要拍卖,位置非常好,与市府宿舍相邻,一共是三套房,我看中了一套五层、116平米(实际面积更大)的房子,该房位置、房型、装修都很不错。当时的心理价位是16万,没想到拍卖场上有一房屋中介也势在必得。由于我从未参与过这种拍卖,经验不足,在竞拍技巧上没能把握好,最终未能拍得,事后倍感遗憾。

拍卖公司拍卖的房产一般都是由于卖家一些特殊原因想尽快出手,比如被法院查封的资产,成交价格较市场低10-20%不等,不足之处是房源一般较差,好房也有,但要看运气了。如果想买房的话,可以适当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001年初,又考察了几个项目,我单位(也搞房地产)当时缺钱要内部处理一些房子加快资金回笼,我看好了一套房子,120多平米,四层带阁楼,带车库,一梯一户,售价大概是20万元(当时的市场价是28万元),比较犹豫的是这些四层小楼靠着一条小河(已被污染,最近听说整治的差不多了),担心有味儿,就放弃了,坦白的讲的确是个好房,无论房型、还是楼层配套都不错,就是位置稍逊。

我和老婆都去看过上面说得这两套房子,多年过去,估计现在的价格差不多已经翻翻了,说起来觉得挺遗憾的,不过这个买房、卖房很讲缘分,没能买上说明缘分不到吧,呵呵。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快八年没看课本了),2002年考上了山大的MBA(还算走运,感谢上帝),来济之前,我们把淄博自己居住的房子卖了。

到了济南,虽然有宿舍、岳父母家也在济南,但是担心房价可能会上涨,所以决定尽快买房。2002年夏天,我们看好了位于市立五院的玉景家园,虽然小区的外部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是小区里面却很别致,有草、有树,还有建筑小品,物业管理也非常到位,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医生、教师以及警察等一些事业单位的人。买这个房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交通方便,岳父家、老婆的单位(又调回济南工作)、山大基本上在一条路线,房价也能承受。

记得我买的这个房子是开发商给施工队抵账的,所以比较便宜(通过开发商直接买的话至少27万元),97平米,二层带18平米地下室,一共花了不到24万(现在市价已在50万以上了),考虑到没有其它的投资项目,就一次付清全部房款没有贷款。另外我们在买房过程中还了解到政府部门的经十路西路改造计划不久将会实施,周围环境也将随之改观(现在的确已大不一样),这也加快了我们购房的进度。对于购房人来说,房子除了满足居住需要外,还要考虑地段升值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买房贷款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也要因人而异,做投资或者暂时缺钱的可以选择贷款,除此之外,能付清的最好一次付清,否则就是纯粹给银行打工了。

对于房屋的估价有一个比较简单的算法,就是用年租金除以年定期存款利率,我买的这套房子在当时的月租金是900元,年租金10800元,除以当时的年利率2%,结果大概应该在50万左右,所以感觉房价20多万元是明显被“低估”了。现在则不同,现在的月租金在1800元,年租金21600元,年定期存款利率是4%,计算出的价位是50多万元,与当前市价相差无几,所以投资价值显不如前(未来利率的调整的确影响房价的走势)。另外房屋估价还有很多方法,有贴现法、租售比法、房价收入比法等等,可以综合起来使用,当然房价最终还要由供求关系决定,这里就不赘述。 

一切都安顿好了,生活恢复平静。但这种平静的生活反倒让我不太适应,想找份兼职工作干干,但考虑到时间和责任的问题就作罢了,毕竟是临时性的,生活条件尚可,就没再强求,没事的时候就分析一下市场,玩玩股票。求学期间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先靠老婆生活,希望将来学业有成再回报老婆吧。2003年,老婆单位组织团购商品房,当时有两个地方可选,一个是汇统花园,一个是汇科旺园,考虑到汇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紧邻百花公园和山大),就决定买那里的房子,市场价四千多,团购价三千多(后来才知道开发商把建筑标准降低了),由于资金有限,并且不想让长辈操心,经过取舍,决定卖掉玉景家园的房子转投汇科。由于价格合理,玉景家园的房子很快就卖出去,算下来(包括装修费)基本没赔没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