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2783 21
2008-12-29

谁有才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  PK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

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存在学术底线失守、学术从业人员的世俗化、学术研究“大跃进”现象等八个问题。

       第一个是统一的职称评审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吻合,职称评审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他认为,职称评审的最终趋势应该是多元化,不同学校的教授实际学术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在评审、待遇等各个方面有所体现。

  第二个问题是学术评价的非学术化倾向。他认为学术评价非学术化有三个表现:

  第一个表现是新一轮的量化。他说,上世纪80年代的量化表现形式是不看内容,只要有铅字就算成果。现在新一轮的量化和过去相比,只是形式的不同,理工科以是不是SCI或EI、文科以是不是核心期刊为衡量标准,以获奖、项目的数量为衡量标准。新的量化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导向的问题。

  第二个表现是学术评价行政化。他指出:“现在社会上似乎认为,学术职务、行政职务高就等同于学术水平高,这有情可原,但在大学中却不应当有此认识,有的大学规定评定二级岗须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的负责人,这实在太不应该了。”

  第三个表现是“一刀切”。一是评价标准“一刀切”,特点不同的学科使用相同的衡量标准。二是学术论文概念界定“一刀切”,学术和文化不分,只要是文章、只要是学术期刊发表的就划归学术论文,学术文章、理论文章、文化文章、普及文章分类不清楚,都属于学术论文。三是身份要求“一刀切”,“唯学历”、“唯身份”,所有的高校都在引进博士,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追求教师中博士的比例、某某称号教师的数量。“这导致了一些具备学术潜质或自学成才的不具备那些条件的人才被完全堵在了门外,华罗庚的故事几成绝响。”

  第三个问题是学术底线在一些区域的失守,表现为学术道德的丧失、学术规范的缺失和学术创新的薄弱。齐涛说:“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从做学问的角度,抄袭就是剽窃、掠夺别人的精神成果。很多人对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一篇文章里面没有几句是属于自己的话,甚至通篇都是剪切粘贴别人的内容。”齐涛说,学术文章太少,学术专著寥寥无几,找本有学术含量、原创性的、真正的学术著作很难。

  第四个问题是学术从业人员的世俗化。齐涛痛斥学术从业人员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当包工头,当权威,当霸主的现象屡见不鲜。“板凳宁坐十年冷”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第五个问题是学术评审的异化。有些评奖甚至都成为闹剧了。

  第六个问题是学术研究的“大跃进”现象。他说,所谓学术研究的大跃进有两个表现,一是全员学术,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教师,什么类型的人员都要求学术工作量的考核,甚至对在读的研究生也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从而造成一种假繁荣;再就是人人都架上“小高炉”,大炼钢铁。许多人不甘为人下,不甘做助手,不甘做一般作者,至于自己的“小高炉”中炼出的铁能有何用,就不去管了。齐涛质问:“在这种背景下,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攀升,甚至跃居榜首,是喜还是忧?”

  第七个问题是人员结构的不平衡性。一个学科、一个单位,教授是不是越多越好,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些大学越来越不像学术单位。

  齐涛说:“在目前这个转型期,虽然责任不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但我们应该牢牢树立大学的学术本位意识,等将来有一天可以全面回归大学本来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大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也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一些真正做学问、做研究的人,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远离考核,远离评审,给他做研究需要的条件。”齐涛说,“养士,可能更有助于保留大学的根本。”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

    连日来,“广东高校辅导员也可评教授职称”的消息在各大高校掀起轩然大波,不少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对此表示不理解、不认同。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就此波澜“发飙”,痛批高校五花八门的错误教育观念,指出高校不应以科研为中心,应以育人、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并由此重视辅导员工作。他还宣称:“我要向有糊涂观念的校长、校领导挑战!”

  一是痛批糊涂观念:辅导员无学术含量?无知!

  李小鲁认为,目前高校存在四大“糊涂观念”,必须“重新洗脑”

  1.高校应该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错!

“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但我们很多校长却津津乐道,甚至觉得是一种时髦!这说明教育界对高校中心任务的理解到了多么糊涂的地步!这种观念太势利!”李小鲁说,育人是学校的第一功能,学校应该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

       2.西方一流大学不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错!

“其实西方比我们更重视,他们的学生工作队伍人数比我们多,素质要求比我们高。”李小鲁说,他在牛津大学考察时发现,学校构架中第一位的不是学术委员会或财政委员会,而是学生福利委员会,非常突出对学生的服务和培养。

      3.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多少学术含量和科技含量?错!

  “这不仅是门户之见,还是对人的健康成长教育的无知!”李小鲁说,人的成长需要长期熏陶感化,这与辅导员工作的好坏,工作技巧、艺术、理念关系巨大。这表明他们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学术背景支撑。

  4.辅导员比专业教师“低一等”?错!

李小鲁说,若和老师一样,用上多少课、完成多少论文来评价辅导员则不公平。提升高校辅导员地位和作用,使之与教师“同价”,不能理解为评审标准一致,而是给辅导员和教师一样的事业发展阶梯,一样的工资增长机制,让辅导员的服务型劳动和教师的知识传授型劳动一样受到尊重。

      二是挑战高校领导

  分管啥啥成全校中心?乱来!

  李小鲁说,一些校领导因为管教学、管科研,就认为学校应该以之为中心,简直是乱来

  “以教学科研为学校中心的观念司空见惯,见惯不怪,说他们错误,很多老师和校领导会有想法,但我就是要挑战这些旧观念!挑战你们这些校领导!”

  “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只从自己部门利益去把握,就容易产生偏差。

现在很多校领导就是从自己分管的工作角度去看待整个学校工作,而不是从学校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的角度来看,错误在所难免。”

  李小鲁对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辅导员改革的不认同和不重视表示“愤怒”。他说,既然学校应该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任务,辅导员的岗位就非常重要。广东要推进辅导员岗位与教师“同价”,保证给高校辅导员同样的工资待遇、同样的晋升阶梯,让辅导员和老师一样,在学校中不同领域享有独特的话语权。

  李小鲁也自我批评。他说,上述问题的产生,与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管理中评估、检查的标准失准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负有极大责任!”李小鲁举例,对本科教育的教学评估,学生工作标准在其中权重过轻,导致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引导学校在把科研作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说校长错了,专业老师错了,很多老师和校领导会有想法。但我就是要挑战你们这些校长,挑战你们的糊涂观念!"

  "教育评估标准存在极大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难辞其咎。我们要自己批评自己、要反思!"

  "全国的大中小学都存在教育理念糊涂的问题!这话是我说的,你们照登,我会负全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9 14:48:00
如果将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市场的竞争主体,按照管理学的一些战略分析角度,可以如下闲评几句:

一、战略分析侧重点不一样: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的观念是讲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的观念是讲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

二、两人的工作视野决定其分析思路不一样——屁股决定脑袋: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管全省全面,着重省内最好的高校的培育,讲是与全国其它省高校的竞争(好象其还没有也不可能想到与全世界高校如何竞争);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估计是分管非重点高校的工作,所以关注一般弱小高校如何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三、两人的视野思路都没有跳出其工作范围,他们应该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分析高校的工作:财务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顾客层面。这样他们就知道他们都只着重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没有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战略思考。

四、实际上,教育市场上的高校历史和现实实力不一样,决定其愿景和使命应该不一样。高校分为两种,有很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应该着重培养顶尖的研究性人才的研究能力,实力一般的高校应该着重围绕大多数实力相近的学生的成长教育,培养通才或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如果很强实力的高校与实力一般的高校的战略定位一样,那就是战略失误!

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愿景和使命,不同战略定位,这才是根本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5:43:00

老笑话新编。

我国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量智商的机器,只要把头伸进去就可以直接报出智商。请齐涛厅长,李小鲁副厅长参观考察,科学家自己先示范了一下,将头伸入测量孔,机器报告:智商160,高智商。齐厅长大人很好奇,也将头伸了进去,机器报告:智商60,轻度弱智。李副厅长紧随其后,头伸入机器后,机器指示灯乱闪,久久才报告:请不要把石头放入机器中。李厅长不服,又将头伸了进去。这次机器很快就发言了:这块石头很面熟!

随后,两位厅长各回岗位,带着对科研人员的刻骨痛恨,并发表了以上高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02:3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23:26:00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  提出的问题更重要些

毕竟大学还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以育人为主要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00:19:00

量体裁衣是对的。

但是,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

关键是社会和政府对学校的指挥棒太大了。

学校丧失了“学校的宗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