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23 2
2008-12-30

作者:乾羽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统计法修订草案时,吴晓灵委员认为,地方GDP成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造假制造了动力,她建议把GDP指标从地方指标中取消(《新京报》12月29日)。

应当承认,吴晓灵委员所指出的问题确实是GDP统计中存在的弊端,而且已经在现实中暴露出来;也应该看到,吴晓灵的意图是良好的,其目的是“彻底纠正现存的不科学的发展观”。但是,是否GDP统计存在问题就意味着要取消GDP指标呢?是否取消GDP指标就可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呢?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厘清,则取消GDP指标的结果可能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根本不可能改变现有的发展观念,甚至可能导致更坏的情形——不仅期待的科学发展没看到,而且经济增长也不见了。

GDP统计存在一些弊端, 并不意味着GDP就是个坏东西。有些问题只是属于统计上的误差,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统计方法去弥补。就像,吴晓灵所说的地方GDP统计存在重复现象,那么通 过明确规定避免这样的重复不就可以了吗?其实,吴晓灵可以指出GDP指标的种种问题,其他人也可以指出GDP指标的种种好处,问题是有没有一种别的指标是 完美的呢?如果没有,如果GDP指标的统计层面的问题可以修正,就不能说GDP统计必然取消。

事实上,GDP统计为人诟病的焦点还不是GDP指标本身,而是地方在发展中 的“GDP崇拜”——将GDP指标看成是升官发财的筹码,为了取得可观的GDP指标,便不顾及民生与环境,不顾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但是,这个 “GDP崇拜”并不是GDP指标的必然产物呀,只是因为GDP指标在地方官员的评价标准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人们才学会在评价指标的指挥棒下,如何通过看 得见的GDP指标去表现自己的功绩与成绩。因此,即使人们反感“GDP崇拜”,也应该看到问题其实不是统计方式,而是地方官员的“官念”。

要修正官员的“GDP崇拜”并不是难事,只要引入多元的评价标准,让身处于发展实 践中的公众具有发言权,就不会有官员敢唯GDP指标至上。而如果没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和公众评议的渠道,则那些缺乏责任心的官员可能更逍遥——本来就没把公 众利益放主要位置,现在连地方GDP总量也不用担心了,工作岂不是更轻松?所以,取消GDP指标就可以建立科学发展观其实只是合理想象,其实现的前提是,地方政府把民生的幸福放在首位,放在心上,并且为这个目的而锐意进取、奋斗不息。

因此,虽然我也认识到GDP统计并不全面,但我认为,应取消“GDP崇拜”而非GDP指标。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观念上的问题,而不是工具上的问题,当工具的使用引起负面影响时,最治本的方式应该是观念的改变与更新,而不是工具的舍弃与否。现在,GDP指标的问题已经显现,我们到底是取消GDP指标,还是改进工作方法,并不是一个难以做出选择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30 12:49:00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同意取消地方GDP的,这就很让人费解了,工具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用他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0 13:15:00
人只要使用工具就会异化,GDP严重异化了政府的本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