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6866 26
2005-08-24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特例,即使国内并没有完成市场化进程,经济却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这是因为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受益。22日,经济学家樊纲在向“中国经济增长与全球化”论坛提交的报告中这样写到。 这一论坛由北京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共同发起,十几位海内外学者在会议中纵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使中国获得

  大量贸易机会

  就好像是一个奇迹。在中国,65%的人口在农村,工业化尚未完成,法制尚未健全,还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受计划经济深深影响的国家,虽然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还难以相比,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却可以长期保持在9%以上。

  是经济全球化使这一切成为现实。樊纲认为,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贸易机会。会议中,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琳达·岳博士在发言中也指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而言,外在影响比内在推动力更为明显。

  8月21日,在中国企业500强的发榜现场,当企业家们就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并购挫折和贸易争端发出叹息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却引述世界银行的观点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中国和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制造业已经占据了众多生产环节,总不能不给别人留一口饭吃吧”。

  学者开了个玩笑,却不是戏言。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虽然只掌握着盈利最少的生产环节,但是却站得很稳。今年上半年,即便面对频频出现的贸易争端,中国仍然实现了396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渐进的经济变革

  难以被模仿

  在樊纲看来,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好处从三个方面显现出来:大量出口对经济所做的贡献,成为全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以及WTO附加条款并没有带来经济崩塌。

  事实上,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并没有采取急进的变革方式,现行的方式是鼓励出口,借大量顺差以支持经济高增长,同时展开平和渐进的变革,而变革的方向却是逐渐的市场化。

  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和曾经盛行于西方的“华盛顿共识”完全不同,“华盛顿共识”主张经济的全面私有化与自由化。而中国在自由贸易、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都采取有紧有松的渐进方式,这种新的方式也已被命名为“北京共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益,同时获得渐进变革的机会,避免大的变革所带来的震荡,樊纲认为,“这种独特的方式,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许难以模仿”。

  (责任编辑:王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25 12:57:00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念叨别人的好.

纯粹一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3:17:00
楼上的朋友不妨说的详细点!我觉得楼主的转贴很有道理。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高速增长的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合作,仅仅靠国内的经济发展中国难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就国内的经济体制和增长的内生性动力来看,中国经济是不可能保持如此长期高速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4:48:00
确实,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贸易机会,这个使得我们国家的GDP能够保持9%以上的增速。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不能忽视:1、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不具有可持续性;2、一般性商品贸易在人民币升值后将受到打击;3、经济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9:44:00

不管怎样,我国要从各个行业上继续追赶发达国家.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7 11:28:00

4 楼的朋友,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不具有可持续性这话对中国不太适用吧,

即使我国东部沿海的人力成本上涨了,投资还可以转到中西部去。

而经济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固然是事实,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

这是计划经济的遗祸,总不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