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733 2
2006-04-06

当全球化撞击美国后院

作者:一

在中国古代寓言中,有一个著名的“叶公好龙”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有一位名叫子高的叶公爱龙成癖,但当有一天龙真的来拜访他时,却吓得面如土色。后来,人们就用“叶公好龙”来比喻人说一套,做一套。不久前,美国在阿联酋迪拜港口收购案中就又上演了一出“叶公好龙”的闹剧。一直自诩为全球化先锋的美国,在全球化进行到自家后院的时候,态度却来了个180°的大翻转。
就在上个月,阿联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宣布,将以68亿美元并购英国“半岛-东方航运公司”在全球18个国家30个港口的业务,其中包括美国纽约、纽瓦克、费城、巴尔的摩、迈阿密和新奥尔良6座港口。此举本来完全是商业行为,并且得到了白宫的许可,却被美国众议院以“让中东国家的公司接管美国港口业务将可能危及美国安全”为由予以否决。尽管事件最终以迪拜港口世界公司放弃并购而告终,但美国所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结和贸易保护主义姿态却遭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
事实上,这种与全球化潮流相逆的思潮在去年中海油总公司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就已经初露端倪,在印度钢铁大亨拉克希米·米塔尔出资225亿美元竞购阿赛洛钢铁集团(由西班牙、法国和卢森堡共同控股的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时得以延续。它们的共同遭遇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西方人眼中,全球化未必意味着所有人可以在相同的规则下平等竞争,也给发达国家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当全球化进行到自家后院的时候,西方该如何自处?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能力的增强,一直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开始面对来自其他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不安全感增加,民主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乘机抬头。应该说,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个时候,出现些许的反复可以理解,但如果发达国家一昧抵制、逃避,逆历史潮流而动,不仅将有损本国的长远利益,也将给世界的多边贸易前景蒙上了阴影。
令人遗憾的是,在新的挑战和竞争面前,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并没有理智、开明地应对,而是简单地举起了保护主义的大棒。当前,除了美国表现出倒退的迹象外,欧洲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一些欧盟成员国最近开始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来侵蚀这个联盟的根基,即4个生产要素(商品、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目前,欧盟12个成员国已经开始推行“过渡性计划”来控制劳工移民;法国将在11个特定领域禁止对企业的兼并;德国拟坚持一项能够阻止外国并购大众汽车公司的法律;而波兰正在对欧盟有关跨国银行合并的规定提出质疑……
牐 然而,全球化的本质就是允许各个经济主体通过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就像踢球,不可能永远在别人的草地上,也会有主场的时候。能够自私地不让人来,或者就此修改比赛的规则吗?显然不能,否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这时候应该考虑的,显然不应该是关门自保,而是如何作出相应地调整,增强自己的实力融入到竞争中。

目前,虽然“港口事件”的风波已经趋于平息,但引发的思考却在继续。我们期望,在对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国家安全与经济收益,全球化和贸易保护的仔细考量中,美国等发达国家能最终开放自己的后院,让全球化得以顺利通过,带领我们共赢天下。

( 摘自 1350中国经济导报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8 11:01:00
呵呵,又是双重标准,搞保护主义,对西方国家来说不足为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8 15:42:00
呵呵其实贸易就是这么个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