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66907 197
2009-01-08


          以下图片依次为:管金生、尉文渊、阚治东、张国庆、姜继增、仰融。

         
         
           



        

         一月份的时候在论坛发起过一次投票“昔日的中国金融界大佬,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被记起?”。

          不出所料,“证券教父”管金生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昔日上海滩的“三大猛人”,管金生遭遇牢狱之灾,至今仍关在提篮桥,而上交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也因3.27国债事件辞职,此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剩下的阚治东经历几次大起大落,虽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却已转型到PE行业,这也算是中国第一代金融拓荒者的最后光芒吧。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金融人才都在监狱里,昔日光芒四射的大佬们也成了市场禁入者。

          其实,他们这群人,只是一个时代的影子,体制的牺牲者。关的关、逃的逃、死的死,保住全身的极少。

          当这个市场依然存在成千上万倍的暴利,依然有漏洞可钻,依然还有监管不到盲区的时候,还是会有无数前仆后继的飞蛾尝试自取烈焰的。

          俱往矣!在辉煌和沉没中缅怀和纪念!



      现重新编辑本贴,新增仰融,投票活动继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9 13:26:32编辑过]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6 项 ), 共有 481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31.02% (299)

14.94% (144)

16.39% (158)

7.78% (75)

3.01% (29)

7.26% (70)

14.21% (137)

5.39% (52)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8 20:39:00

一个都没听说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20:52:00

                                                        中国股市耳闻、目睹、亲历十五年(五).....327国债风暴 、教父们也成了市场禁入者

时光流逝,好多曾经发生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重大事件已经被尘封掩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甚至已被专业证券从业人士所遗忘。作为一个股民,面对这个大起大落充满了悲欢离合的不成熟的市场,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感到有责任把自己十几年来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和亲身感受回忆一番,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告戒后来者。


国债期货是金融衍生品种,1993年10月25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进入1994年,当时中国经济正值一轮长期急剧的通货膨胀中,当时的储蓄和国债除了惊人的高额利率外还附带着可观的保值贴补率。327是3年期的国债期货品种,总有量为240亿,利率9.5%,基础价128.50元,加保值贴现为132元,低于1994年的同期储蓄利率,1995年6月到期。(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对待国债的呢?在初期,国库券一度被当作了不能随时变现的负担,1992年的100元国债曾经在1993年的二级市场以80多元就可以买到,连面值都不到)1995年2月23日,围绕着327是否能保值贴现,万国证券中经开(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辽国发进行了一场罕见的国资机构违规血.拼。

以3.27风暴为主线,导致了当时证券市场最大的实力券商之一万国证券倒闭,被对手申银证券合并,国债期货交易被关闭取消(1995年5月17日),也导致日后一系列头戴‘教父’、‘创始人’等光环的大佬级人物纷纷落.马、判.刑、被列为‘证券市场禁入者’。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创立初期,这些人物和机构的权.势和影响力是惊人的,从某些方面来讲并不弱于今天的证监会。

当时的国债期货交易没有涨跌停板限制,没有严格的持仓量限制,沪市的保证金比例为2.5%。也就是说,在一场以小博大的游戏里,500元的保证金可以进行20000元的买卖(20000元为一口交易单位)。40:1的保证金比例已远低于国际惯例,蕴涵着巨大的风险(而深交所和武汉交易中心的保证金比例甚至达到了1.5%和1%),以小搏大的暴富诱惑使得各路资金汇聚于此,甚至其成交量超过了股票市场。

多空双方的主力分别是万国证券和中经开,当时市场传言****或将再次提高327的保值贴补率,327将以合乎预期的148.50元兑现。而空方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则坚持认为,在****全力紧缩银根的大环境下,额外再拿出16个亿的补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多方主力中经开(财.政.部下属企业)却已提前从财.政.部掌握了加息的游戏底牌!2月23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提高327保值贴补率的决定,多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杀。一开盘,价位就跳高开盘,数百万空单被多方轻易迅速吞没,空方148元防线被击破,攻到150元价位,局势被多方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到下午,万国证券的同.盟军、空方第二号主力辽国发看到大势已去,临阵倒戈,加入中经开的阵营,反手作多,327国债达到了151.98元的天价。如果以此计算,万国将血本无归陷入破产境地。临近收盘的最后8分钟万国疯狂反击,以连续多笔几十万口的抛单将价格打到150元,再打到148元,最后一笔730万口的抛单更将价格牢牢地钉死在147.5元。在这最后8分钟里万国的空单达1056万口,交易金额达2112亿(光保证金就达52亿,而万国的总资产是32亿),卖空数额达到327总值的近8倍,以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全线暴仓!陷入破产境地。

收市后上交所经紧急磋商,判定万国证券违.规操作(上交所对普通机构规定的持仓上限是5万口,对万国的优惠待遇是可持仓40万口,综观全天交易过程多空双方均存在违.规持仓行为),判定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参照当时其他市场327价格在154元以上,最终认定收盘前16时22分13秒的151.30元为有效收盘价进行交割。协议平仓---不行!遭遇受损失方的强烈抗.议抵触,最后强.行平仓!万国的下场也由终止最后交易的147.50元赢42亿沦落到151.30元的赔60亿(总赔16亿)。

监管和制度的缺失和实力机构的恣意妄为最终酿成了震惊证券市场的327国债风暴!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1995年5月国债期货交易被迫取消关闭;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被免.职、被.捕,1996年被判.刑17年;1995年3月31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证监会主.席刘鸿儒退休离职;1995年9月15日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被免.职,结束了原本前途无量的仕.途生涯;1996年7月16日万国证券被申银证券合并;辽国发掌门人高氏兄弟外.逃,涉.案金额达数百亿。

而当时的多方主力、‘天之娇子’中经开在连闯327、长虹、东方电子三大关后,也因银广厦造假事件于2002年6月被关闭。

327风暴后,大量短线资金急剧从国债期货回流低迷中的股票市场,3天中股指由600点暴涨50%至900余点,然后又以惊人的速度大幅下跌回到起点。

327国债风暴迷局和疑问:一:在整个事件中,多空双方都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任何一种判定都可以逆转双方的存.亡。万国可以生,也可以灭。二:3.27事件中对峙的双方主力是国资机构,从理论上来讲无论哪一方输赢破产,国.有资产都不会受到损失,只是一个转移过程。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有一种说法是:在327事件中,中经开近70亿的赢利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对帐,被‘代客理财’的暗仓吞没,造就了一批黑色亿万富豪(而中经开最后竟也面临财务危机,挪用客户保证金6.8亿,债务70多亿,那么当时挣的那70亿和在长虹、东方电子身上挣的几十亿到哪里去了呢?),日后的涌金系老大魏东此役代表中经开出战获利2亿多,为以后的发达奠定了基础(就在今年此人自.杀了)。三:据传:事后,中经开主管期货交易的副总裁戴学民1995年年底在北京被.刺受.伤,没有报.案,当日悄然乘机离京,下落不明。四:管金生的‘错.误’判断也不是轻易作出的,高.层也确实就是否付出16亿的加息贴补而争议,迟迟不决(但根据没有确凿证据的传言说:贴补率的提高是中经开提前建仓然后公关财.政.部的结果)。也就是说,中经开涉.嫌凭借其财.政.部下属企业的神秘复杂背景,提前从财.政.部掌握了游戏的底牌,也由此造成了消息的不对称。

3.27国债事件不但导致了证券市场巨无霸的破产和权.势人物的黯然下场,也告诉我们,本身就携有背景、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的机构还在用违.规操作手.段来对.付市场上的中小散户,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不理解市场上的风险和对手,死也是糊涂鬼。

在1998年以前,上述任何一个公司或人物的倒下所引起的震动都是证券市场的5.12。机构对财富的掠.夺方式和数量是散户不能想象、不愿相信、以至因此甘于遗忘的。


如果围绕违.规和暗.箱操作这一主线追寻下去的话,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当时市场中其他‘教父’级人物在以后的下场..... .....

阚治东,申银证券总裁,其领导的申银证券是万国证券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并最终合并了万国证券,成就了证券市场霸.主地位。327事件时因其身在香港,手下不敢做主,使得申银当天没有过深参与327国债交易,逃过一劫。1997年阚因违规操作陆家嘴股票被列为‘市场禁入者5年’。2002年复出后入主南方证券,一年后公司已侵占客户保证金达70亿,违规操作自营,导致南方证券破产倒闭。哈医药、哈飞股份就是他留给这个市场至今没有解决的隐痛,后被批.捕。

张国庆,君安证券总裁。君安也可称作‘军安’,是军.方背.景的国有股份公司,1996年-----1998年间成为市场霸主,单只炒作四川长虹一役就曾获利40亿。总资产由1992年的5000万迅速发展到1997年的175亿,利润7.1亿。1997年君安在增资扩股时,张挪用君安资金5.2亿取得君安77%股权,帐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达12.3亿,原军.方第一大股东的股权被稀释到7.7%......1998年被捕被判.刑4年,后君安证券解体被国泰证券合并。

‘创始人’,‘教父’,‘巨无霸’们的纷纷落.马给市场特别是普通投资者以巨大的心理冲击,对股票市场产生彷徨、不信任感。综观证券市场的历史与现实,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他们都随时有可能成为大鳄们的口中之食,早晚会被吞掉。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大佬级人物刑满复出后,由于离开了雄厚的背.景和资金的支持,夕日股神的风采荡然无存,其战绩和普通投资者没什么两样。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人们:资本市场,是大资金和内.幕消息的舞台,任何人都不能信任。没有任何优势的普通投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戒不掉贪欲,不及时适可而止的话,被消.灭的命运是早晚难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21:01:00

仰融,吕梁……

现在的老黄也可以,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一下那篇帖子:中国最好的金融人才全在监狱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9 08:59:00

吕梁失踪了?

吕梁失踪了。这是惊天动地的中科创业事件留给我们的结尾。或许,对于中科创业的所有当事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尾,但对于那些过于认真的看客,这肯定不是一个满意的结尾。

  “失踪”这个词,在江湖上现在更多地被叫做:蒸发。用在证券市场上,“蒸发”这个词实在是再确切不过了。这里既然蒸发大笔的金钱,自然也要蒸发不少人。很多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蒸发的人已经不少了,吕梁不过是最新和最有名的一个。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当初吕梁跳出来,大揭中科创业内幕的时候,很多人大为疑惑:惹了这么大的乱子,为什么还要主动跳出来。于是有人分析说,吕梁之所以要跳出来,是因为与其让人无声无息的做掉,还不如去监狱待着安全。所以他要不顾一切地跳出来,主动跳到安全的监狱里去。但吕梁还是蒸发了,吕梁身上的秘密比我们想象力可及的恐怕要多得多。

  关于吕梁,我们读到的最后文字是这样的:“2001年2月28日凌晨4点,吕梁乘出租车消失在北京的夜色中。”好大一个夜,好大的夜色。但这可不是什么别的夜色,而是隔开中国证券市场台前与幕后的一张巨大黑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9 09:03:00

动物凶猛“中经开”

“‘中经开’终于完了。”

  一位经历过“327事件”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说,“‘长舒一口气’将是许多人共同的第一反应。”


 2002年6月7日,一则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清算组”名义发布的公告称,“鉴于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严重违规经营,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根据《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02年6月7日撤销该公司,收缴其《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和《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自公告之日起,停止该公司除证券经纪业务以外的其他一切金融业务活动。”

最早知道中经开是90年代初期。一个当时在某券商做营业部老总的朋友,言谈之中经常提起中经开,并充满敬畏之状。于是,中经开作为绝对主力的形象便在心中牢牢扎下了根。不过真正领略中经开的威力,还是后来的“327国债事件”。

    这场战役不仅导致当时证券市场上最为风光的万国证券公司的关门,也导致了被称为“证券教父”的管金生个人的悲剧人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