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408 10
2009-01-14
我国能源,比如石油的价格是政府制定的。那么我有几个相关的问题,送几个金币表示感谢大家

注意:我会在我这个帖子里把后面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大家注意更新。

第一,政府定价是市场化工具吗?我觉得像是政府管制,是非市场化工具,但后来又是通过市场作用于整个经济,和税收一样改变相对价格,又像是市场化工具。
市场化工具的定义我自己也还不明确,但我想明确下来。但文献中经常提到税收,利率是市场化工具。
市场化政策工具是指通过运用市场的力量来达到某一项政策目标的公共政策。  这当然就涉及到政府干预了,不干预就不是政策了。但问题是干预的底线应该是什么。

4楼:我觉得讨论什么是市场化工具什么又不是市场化工具没有意义。因为当前被政府直接定价的就那么几种产品,并且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直接垄断的产品(比如电信、能源、铁路、银行等),这些产品或服务根本不存在竞争,或者是国家的左手和右手的竞争。楼主直接定义成政府定价即可。
-------------------------------------------------------------------------------------------------------------------------------------------------------------------------------------------
不存在竞争一是由于缺乏竞争主体,二是政府定价太低,让其他资本进入无利可图,反过来强化了垄断。但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能源价格是市场化的。我国发改委也提出我国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

5楼:我国发改委也提出我国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以石油行业为例,如果以市场化为目的话,那定价权是否要掌握在石油企业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三个石油巨头完全符合寡头垄断的定义,那么,三巨头会不会串谋达到利润最大呢?如果发改委真是的目的要能源价格市场化,那为何每年要补贴石油企业数亿元呢?这些石油企业究竟是盈利还是赔钱呢?发改委的目的达到了嘛?为何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要与国际接轨,而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却要考虑中国国情呢?
-------------------------------------------------------------------------------------------------------------------------------------------------------------------------------------------
我国发改委也提出我国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没有错!但不是你理解的。要市场化的前提是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正因为国内的定价政策让社会资本无得可图,所以无法进入,起一步阻碍市场的形成,市场化不等于定价权是否要掌握在目的尚无竞争的石油企业。国外是有竞争的,那么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将来。

5楼: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能源价格和能源需求已经没有明显的经济意义上的关联了。楼主说,短期认为弹性低,长期来看,弹性高。那么,我想问一下,国内大部分的能源来自于煤炭,这个毫无疑问。那么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煤炭价格200多元一顿,无处可销,如今的煤炭1300多一吨,紧张时无处可买,近十年来看,这种趋势是弹性能解释的了嘛?或者真的从更长的时期来看是这样的,只是这个长期我们还没有看到。
-------------------------------------------------------------------------------------------------------------------------------------------------------------------------------------------
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事情,我说的是市场化之后的价格弹性,而你说的是目前国家压低价格时的价格弹性。学过经济学都知道,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会出现过度需求,在过度需求之下是谈论需求价格弹性没有什么意思,交易数量,也就是说只与生产的数量有关,与需求的数量无关,生产多少就会消费多少。。。。但实际的需求还要更多。。。。。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又何来需求弹性呢?

第二,在实际执行中是“如何保证”所有的生产者,商家按照制定的价格出售的。
感谢tp2000: 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行业自律、业内监督、政府监管。但需要深化和补充。一是石油生产企业的售价,二是批发企业,三是零售企业这些价格的管制相同吗?都是通过什么方法让他们乖乖地按政府所规定的价格出售的。

第三,在我国政府定价要比市场价格低,那么没有黑市?或腐败什么的?

另外:在煤炭供不应求时,只可能存在价格高的问题。能源没有价格弹性。。这些我并不赞成。因为长期和短期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短期内缺乏弹性是说得过去的,但长期是绝对不正确的。正因为我国能源的低价。大量能源浪费,利用率都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我觉得在我国能源的长期价格弹性不是低,而是很高。。我国能源,比如石油的价格是政府制定的。那么我有几个相关的问题,送几个金币表示感谢大家注意:我会在我这个帖子里把后面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21:37: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4 14:19:00

1. 看你怎样定义“市场化工具”, 是否任何政府干预都在此例;此行业我国是由三个大型国企来控制,非民营是否都是非市场化;国内石油价格受全球油价的直接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也也不是随意控制。事实上,我国成品油定价,政府只是给出基准价的计算和调整方法;当然,也有行政干预,比如世界油价极高时,国家也通过命令或补贴的方式加强供应。

2. 发改委文件?行政法规。

3. 有,民营油厂会提价,但在我国规模尚小,政府会通过行政法规控制零售价。腐败,你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4:23:00

我试着回答你的问题吧,不对的话,不要拍砖,谢谢!

第一:就能源价格而言,其本身并没有反映市场对能源的需求状况,非真实的价格,是政府的指导价格,很多学者做出的研究都表明了,价格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并不大,也就表示,能源价格没有形成传导机制,不能调节能源的供需状况。很多实证得出的结论通常和一般的经济学意义相反,换句话说,有时能源价格的上涨是没有引起能源消费的减少的。以石油为例,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其价格受到国际原油的影响,但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是需要向发改委报批其涨价,价格通常是政府的指导价格,并具有强制性。很多群众反成品油价格较高,但就其现在的所谓的高价,并没有促使人们减少对成品油的实用,这并不能完全由需求弹性较低来解释,而是,我个人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而言,没有形成调控机制,这是由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强劲,一旦价格对能源的需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国内经济将收到重创。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也促使了大量的能源的消耗,我们不断地从俄罗斯从非洲购买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国家也允许石油三巨头走出去。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过大的需求使得我们必须采取的价格不能对能源需求造成巨大影响。总而言之一句话,并非市场价格。

第二:我们都知道一次性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二次能源使用较大的是电力,但主要是指火力发电和核电。大多数的能源部门都是由国家控制的,以煤炭为例,随着国家对小煤窑的整治,私人对能源的涉及也越来越少。由于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过大,价格并不是限制其消费的因素。目前,在大批小煤窑关闭的情况下,能源需求部门看重的不是谁家煤炭报价低的问题,而是是否能买到煤炭的问题!由此可见,在煤炭供不应求时,只可能存在价格高的问题。

第三:发改委的权力很大,黑市我不知道,腐败嘛,不讨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4 23:52: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5:18:00
第一,政府定价是市场化工具吗?我觉得像是政府管制,是非市场化工具,但后来又是通过市场作用于整个经济,和税收一样改变相对价格,又像是市场化工具。
我觉得讨论什么是市场化工具什么又不是市场化工具没有意义。因为当前被政府直接定价的就那么几种产品,并且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直接垄断的产品(比如电信、能源、铁路、银行等),这些产品或服务根本不存在竞争,或者是国家的左手和右手的竞争。楼主直接定义成政府定价即可。
第二,在实际执行中是“如何保证”所有的生产者,商家按照制定的价格出售的。
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行业自律、业内监督、政府监管、或者定价直接由政府部门说了算(比如铁路票价)。
第三,在我国政府定价要比市场价格低,那么没有黑市?或腐败什么的?
同楼上一样,腐败不谈,黑市当然存在。但是形成腐败和黑市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政府定价的部门要么关系到国家安全,要么关系到基本民生。比如煤炭、石油都是民生资源,如何能实行市场定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5 00:38:00

 我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国发改委也提出我国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以石油行业为例,如果以市场化为目的话,那定价权是否要掌握在石油企业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三个石油巨头完全符合寡头垄断的定义,那么,三巨头会不会串谋达到利润最大呢?如果发改委真是的目的要能源价格市场化,那为何每年要补贴石油企业数亿元呢?这些石油企业究竟是盈利还是赔钱呢?发改委的目的达到了嘛?为何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要与国际接轨,而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却要考虑中国国情呢?

以铁路为例我觉得更能说明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铁路也是国家垄断的产品,那么我们说铁路的客运价格是否是反映市场的真实价格呢?我们都在知道,中国的客运铁路一直是赔钱的,是需要货运来补贴客运,其实我也问过铁路的职工,才知道铁路的运营成本其实是相当高。我们国家铁路客运价格已经完全背离市场化了,足以证明此观点可以用春运的黄牛来解释。黄牛是被邀请而来,这话的确不假。

关于能源价格,还是以煤炭为例,我们都知道,火力发电厂为煤炭的消耗大户,但是各个电网的电煤的采购价格却是低于市场价格的,这个也是体制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价格上涨,能源的使用效率会提高,可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还会高嘛?

关于税收调节的问题,我觉得在能源方面更是毫无作用,以煤炭为例,国家对煤炭的资源税征收0.3-5元/吨,相对于煤炭的高价格而言,这种税收会起到作用嘛?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能源价格和能源需求已经没有明显的经济意义上的关联了。楼主说,短期认为弹性低,长期来看,弹性高。那么,我想问一下,国内大部分的能源来自于煤炭,这个毫无疑问。那么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煤炭价格200多元一顿,无处可销,如今的煤炭1300多一吨,紧张时无处可买,近十年来看,这种趋势是弹性能解释的了嘛?或者真的从更长的时期来看是这样的,只是这个长期我们还没有看到。

我还是非常赞同能源价格低这个说法,可是如果真的能源摆脱了政府指导价格,对于这种短期需求弹性非常低的产品,后果是你我能想象的嘛?

其实,我国对于能源体系,需要改进的还是非常多,比如电价,发改委每年对电力价格做出的调整,对于大多数居民用户来说,毫无意义,并不会 促使居民减少用电,对于大多数国有企业用电大户来说,电力所占成本其实并不多。电价已经失效了,电力如同其他能源一样,沦为经济增长必须的工具。政府机关,更是对于电价,毫无概念。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能源体制,任重而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5 00:40:00

税率如下:

税目
税额

原油

8-30元/吨

天然气
2-15元/千立方米
煤炭
0.3-5元/吨

黑色金属矿原矿

2-30元/吨
有色金属矿原矿
0.4-30元/吨
盐 固体盐 ( 液体盐)
10-60元/吨(2-10元/吨)
其他非金属矿原矿
0.5-20元/吨或立方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