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62 7
2005-08-28

浅谈大学教师中的大师问题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

内容提要: 大学的大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大学教师任职资格,应当具有研究生导师的任职资格,应当在国内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应当在国际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在大学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关键词:浅谈; 大学; 大师; 问题

最近,有人援引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于大楼与大师不仅不矛盾,而且相关联,给大师盖大楼是应当的,大师一般不会只住平房不住大楼。没有大楼也是养不住大师的。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楼和大师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放下大楼暂不谈,只是浅谈大学教师中的大师问题。

晋惠帝时,有一年,全国各地发生大饥荒,许多老百姓离乡背井,逃荒要饭,连野菜树皮都吃光了。有人向晋惠帝报告说,老百姓没有米饭吃。晋惠帝竟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

粥?”这个历史典故似乎告诉今天的我们,硕士生少,为什么不使用博士生?大学教师数量不足,为什么不重视大师?应当被嘲笑的,不仅只是晋惠帝吧。

一、中国高层次人才太少

中国原来是文盲比重较大的国家。仅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历史性的伟大工程被称为“双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200011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祖国大陆人口共126583万人。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 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5701人。中国具有大学程度的只占总人口的3.6%

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王通讯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所有的人才争夺战都是围绕争夺高层次人才展开的。虽然我国的人才总体规模已超过6千万人,但高层次人才仍然十分短缺,且老化现象严重,后继乏人问题突出。”截至2001年,全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共有14.3万人,但近11万人已到退休年龄,真正还能有所贡献的也就3万多人。即使采取措施让部分知名专家延

缓退休,我国目前在岗的高层次人才总数也不到5万人。“相对于13亿的人口数量来说,全国5万高层次人才确实太少。”

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1994---200310年全国毕业研究生56.03万人。

截止2004年年底,全国共有两院院士1346名。

20041219日北京日报(记者张靖)《北京地区人才总量达194.5万人 4万留学回国人员》:目前,北京地区共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0个,占全国总量的23.5%,共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759人、占全国总量的38.2%

据此计算,全国博士后研究人员总量为:3759人÷38.2%=9840

2005年7月16日新华社济南电(记者邓卫华)《我国20年培养博士后逾3 7位当选中科院院士》:自1985年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以来,中国已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企业等部门和单位设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中国年招收博士后规模已近5000人。 中国已累计培养博士后3万余人,其中在站博士后超过1万人。

中国“高层次人才确实太少。”

二、中国大学需要大师

中国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决心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必须办大学。办大学就必须增加大学教师。大学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有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大学教师中的佼佼者就是大师。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全国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上年增加5.74万人;其中博士生5.33万人,硕士生27.30万人。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比上年增加16.86万人;其中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65.43万人。毕业研究生15.08万人,比上年增加3.97万人;其中博士生2.35万人,硕士生12.73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万人,其中本科209.91万人,高职(专科)237.43万人;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本科737.85万人,高职(专科)595.65万人;毕业生239.12万人,其中本科119.63万人,高职(专科)119.4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共招生221.16万人,在校生419.80万人,毕业生189.62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有较大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由上年的7143人提高到7704人;对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和夜大生、函授生、成人脱产班等各类学生,按国家规定折合为本、高职(专科)学生计算,生师比为16.221,比上年的17.01有所降低。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61.07万人,比上年增加15.81万人;专任教师85.8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5.50万人,比上年增加0.15万人;专任教师8.61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

今后,高等教育还要继续发展,肯定需要大学教师,其中包括大师。

我们不妨把研究生导师称为大师。

2004121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原春琳)《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规模将不再扩大》: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认为比较合理的状态是,博士生导师与在校博士生之比

15,硕士生导师与硕士生之比为16。按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15---16

虑,全国在学研究生65.43万人,需要研究生导师10万人。

20041210日中国青年报消息: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6.5%的速度在递增,而导师却在按部就班的增加。以博导为例,2000年,师生比为一比三点几,2003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5.8。实际上,有的博导一个人指导几十个博士。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例太高。

200575《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杨卫:再不控制博士点 教育质量将下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卫在今天召开的南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全国现有1900多个博士点。调查显示,我国每个博导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

以上说明,中国的大学需要足够的大师。

三、中国大学大师级人物不足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人[1999]10):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全国高等学校平均当量生师比达到141左右。教授、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一般为4555%,少数学校可以达到60%左右;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一般为3040%;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一般为1525%。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

200414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本科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指标: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0%)。高职(专科)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指标: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15%)。

教育部的文件是根据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而发的。提出的标准不高。但是,就是这样的标准,仍然有高校达不到。

2005428[郭少峰][北京青年报]60所高校被限制招生 京高校未领到黄牌》:昨天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60所不达标高校名单。本科院校上榜的仅昆明医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两所院校,其余上榜的58所都是高职院校。据悉,本次公布的院校中80%是因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不达标而上榜的。

2000914日《人民日报》(第五版)(记者尹鸿祝 沈路涛)《不到三十当教授全国共有十七人》:截至1999年底,全国普通高校42.56万名专任教师中有3.93万名教授、12.59

万名副教授,其中30岁以下的教授有17名。

200496日新华网(作者:吕诺)《第20个教师节: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普通高校教师学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研究生学历达到32.6%,比2002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53所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65.3%,博士占25.8%。其他本科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36.3%,博士占6.7%。专科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10.3%,博士占0.6%。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相对偏低,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任务比较繁重。

另外,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数量继续反弹,比2002年净增1716人。

2004910日人民日报据介绍,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1.4万人,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为72.5万人,比上年增长17.7%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具有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达到39.5%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72.47万人,教授也只有4万多人,副教授也不超20万人。

2003910(王黎 吕诺)《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中近4成是高校教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620人的37.74%。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332位院士中,近4成是高校教师。高校教师院士共514人。

2005228日北京晨报(记者 代小琳)《大学教师7%拥有博士学位》:教育部国际司司长曹国兴2005年2月26日在国际教育展论坛上公布:“目前在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的,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里面的教师有博士学位的是20%左右,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教授里有博士学位的也就是一半左右。”

高校教师中明显缺大师级人物。过去,由于人才工资待遇长期偏低,有些人才流失了。俗话说,人才是孔雀东南飞。但是,有些麻雀也冒充孔雀飞到外国去了。

20057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南开自揭研究生培养“家丑”》:据了解,南开大学目前有440多名博导,可招收研究生的有300多名,几十位导师因为没有成果或课题失去招收博士生的资格。

四、中国大学大师级人物只能靠自己培养

由于语言的原因,中国不能大批进口外语以外的大学教师。由于年龄的原因,目前大学里的教师基本上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

《北京娱乐信报》讯(记者郑超)1984年,我国成立22所研究生院,目前全国56所研究生院培养的博士生占全国所有高等学校培养博士生总数的76%,硕士生占55%。截至2003年底,我国已培养出82万名硕士和11万名博士。目前在读研究生规模达79.4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35万人。硕士生与博士生之比为51,而美国是101

由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我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大批外流。有消息说,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58万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15万人。有消息说,从1978年到200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814884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97884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潘金云教授就十分感慨于20世纪80年代最严重的时候,大学里一个班20人,18人出国,回来的只有一两人。这里的最大问题是,高等教育占了我们教育资源的很大一部分,理应收回来更多,但好多却流失了。

2004年12月9日新华网北京电(记者吕诺)《明年全国公派出国留学人员7245 为人数最多一年》:记者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获悉,2005年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公派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一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将以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方式,在全国选派

各类公派出国留学人员7245名。从1996年至2004年9月底,国家留学基金委

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18167人,到期应回国15610人,实际回国15092人,

按期回国者占应回国人员的96.68%。有关调查表明,我国1052个高新研究项目的部

分核心人才——项目负责人已经出国,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超过流失总人数的一半。有文

章说,中国人才流失现实依然严峻已经威胁到国家安全。中国发展高等教育只能依靠留在

中国的人才。中国使用大师级人才需要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大师级人才的待遇。

中国正在改善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高层次人

才的持续创造潜能。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沈荣华表示,多年来我们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基本没有突破,使人才没有动力。要营造英才辈出的局面,分配制度改革必须

在三个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一、建立人才产权理论。既要承认货币产权,又要承认人力资

本产权,后者的比例还要逐步增加。二、创新按劳分配理论。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

值即利润,人才除得到工资外,应该参与利润的分配。三、创新劳动价值理论。国外的劳

动价值往往相差成百上千倍,而我们相差三四倍都受不了。“要拉大这种差距,可以相差

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五、中国政府重视大学大师级人物队伍建设

中国执政党历来是重视人才的。没有人才,夺取不了政权,也巩固不了政权。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人才就没有经济高速发展。就没有国家繁荣昌盛。这不仅是所谓的道理,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

200566日,竞报《中科院院士享受副部级工作待遇 月津贴为200元》:1955年中科院学部成立,国家规定给每位学部委员每月100元的补贴。这在当时是相当优厚的待遇。要知道,当时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约为56元人民币,而一般工人的工资仅为不到30元。根据国家现行规定,中科院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相当于副部级。每月国家津贴为200元。

对在国外工作的华人科学家,回国时,国家领导人陪同,能说国家不重视人才吗?

对有留学经历的人才,国家都高看啊,专门制定特殊政策,目的是留住人才。

200411日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孙承斌张景勇)目前我国一般性人才短缺的状况已得到有效缓解,但高层次人才仍然十分短缺,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今后这种状况将会改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家指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三个层次,即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强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00312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要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200519(记者周兆军)《中国计划每年选派5300名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根据“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总体部署,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出国研修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计划以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及与合作院校联合资助等多种资助方式,分层次选派学术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留学,每年选派规模约为5300人。高等院校认为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既是留学工作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又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扩大国家公派留学规模、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5118日中新网电 东方早报报道,记者昨日获悉,从今年起,宁波将在全球范围内特聘10个教授岗位。据了解,此次招聘的是在宁波各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将承担起重大课题和项目的研发。受聘者将获每人每年15万元人民币的岗位津贴,50~1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学科建设经费及一笔住房补助。

2005120[中国新闻网](苏新)华东新闻报道,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该校近日透露,今年将继续面向海内外公聘教授、副教授,岗位数达到近百个。据该校有关负责人称,全球公聘教授目前在南京大学已成长期的制度安排。

据了解,从2003年起,南京大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对所有新增设的教师高级职务岗位公开向海内外招聘。当年,该校拿出149个教授岗位、149个副教授岗位在全球公聘。

新华网成都2005年5月9日电(记者刘大江)四川大学近日向海内外开门纳贤,为其具有浓厚创新色彩的“学术特区”公招科学家,最高年薪将达到50万元。

20056月6日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郝亚琳、徐宜军) 《黑龙江重金打造龙江学者计划吸引海内外人才》:从今年起,黑龙江省将每年聘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0名,聘期为3年。龙江学者在聘期内享受龙江学者奖金。特聘教授在聘期内省里将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奖金,讲座教授每人每月1.5万元奖金,按实际工作月支付。有关部门对由省里颁发的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岗位奖金将免征个人所得税。同时高等学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配套必要的科研经费,其中,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万元。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聘期内研发高新技术、转化科研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成就者,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规定,获得有关产权收益。

2005年6月26日北京晨报(记者罗德宏)《北京市管高校重金聘教授 年补8万享每月2万津贴》:记者昨天从市教委“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获悉,今年起,本市每年计划重金公开聘请特聘教授30名和讲座教授100名。 从今年开始,凡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重要学术组织负责人或两院院士受聘为北京部分高校讲座教授的,将可享受每月2万元的工作津贴。

2005823日中新网(杨霂霏) 《中国3838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获04年政府特殊津贴》:今年是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实施15周年。15年来共有15.17万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已经结束。经国务院批准,本次共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838名。 在2004年享受政府特贴人员中,硕士以上学位1879人,占48.96%;博士生导师843人,占21.96%;获国家级成果奖的有666人,占17.35%;获省部级成果奖的有2991人,占77.93%。其中,年龄最小的32岁。

可以说,通过派出去和引进来,中国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将有所提高。

7890字节

翻译网站: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

Discuss the master of a academic problem simply

Daqing broadcast television university SHANG JIANG

Synopsis : Master of the university, should have academic that countries stipulate qualifications , should have graduate student's tutor's qualifications , should be in there is a higher academic level domestically while going together, should be there is certain influence among the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On this basis , there is higher prestige amo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 Discuss lightly University Master Question

初稿20055月发表在《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23-1375/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2165) 2005年增刊

欢迎刊登 欢迎引用 欢迎转载 欢迎传播 欢迎辩论 欢迎批判 欢迎修正

作者:商江 19532月出生52 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 19747月毕业于大庆师范学校数学专业 1998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 1986年评为经济师以来从事公务员、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20031月虚拟模糊研究员 研究方向:教育科学/教育经济

单位名称: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纬二路8

邮政编码:163311

电话号码:0459-6376965

传真:0459-6363026

移动电话:13644692185

E-mail:dqddsj@vip.163.com

E-mail:dqddsj@yahoo.com.cn

15867 Byte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31 11:18:00

这个时代因为欲望无穷和有限的支付能力,大家都忙着赚钱 ,大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1 13:04:00
以下是引用wuyouding在2005-8-31 11:18:43的发言:

这个时代因为欲望无穷和有限的支付能力,大家都忙着赚钱 ,大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那等他们都有钱了,该回来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1 14:51:00

有了钱,是什么概念,有人会认为自己钱赚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1 14:52:00
况且就算他们回来了,还是大师吗,应该都忘了自己是什么专业毕业的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1 15:19:00
中国还是有很大一批大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