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困境及4万亿投资的效果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一下西方经济学中的分下框架, 然后通过一些路径的传导条件分析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效果并不明显,然后对于4万亿投资可能会达到的效果作出判断,最后表明自己对于目前困境的解决办法。
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无非主要集中在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及国际市场,由于中国2001年加入WTO,同时进出口在中国经济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国际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分析中也就非常重要。这四个市场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全部。商品市场主要受到投资I、消费C、政府投资G及进出口的影响,而投资主要受到利率的影响,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的影响,净出口主要受到收入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市场则主要考虑交易性需求、防御性需求及投机性需求的影响,不过这是在假设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价格变化则真实的货币的真实供给就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主要受到对未来通胀预期、失业率的影响;而国际市场市场的影响主要受到利率及收入的影响。
以上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这些关系的相互传导路径有些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先说货币市场,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主要目的是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通过降低利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加上释放流动性可以让公司或者企业融资转向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另外可以刺激居民借贷消费,因此最终通过刺激投资,消费达到目的,不过这建立在几个条件之上:
首先,要是企业投资就要让企业看到盈利的空间,经济虽然下滑,但是在触底之时也就是成本最低的时候,这也是投资的最佳时期,风险释放的差不多了。但是目前市场正处在下滑的过程之中,结束的时间还早,市场主体看不到良好的投资项目。另外,中国的经济对于利率并不是很敏感,主要原因是以政府主导投资效率低下,并不太在意成本,这种现象虽然在近几年有所好转,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中国的利率也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市场的货币关系,货币价格的市场化不高,目前在货币市场上还找不到比较有影响力、反映真实情况的利率。
第二,利率的下滑可以降低成本刺激消费,但是在中国有储蓄的习惯,同时教育、医疗、社保等还不健全,这样居民不可能把保命钱拿来用掉,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的良好预期,同时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偏高,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非常典型,40多万亿的储蓄存款当中,18万亿左右属于居民存款占比偏低,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农村占有大量的人口却拥有很少的财富,这对消费不利,即使刺激也不或有很好的效果。中国的老百姓也没有借贷消费的习惯,因此利率的下调只是将财富从老百姓手中转移到企业手中,降低了老百姓的收入,降低了企业破产的风险。
财政政策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消费、及私人投资。目前中国经济在去年股票市场大幅缩水之后,居民的财富遭到很大的萎缩,房地产市场的高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转移了一部分资金,居民的财富下滑比较严重,加上近期失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我是山东潍坊人,原以为失业及企业倒闭只是在东南沿海一带,近期回家才发现目前有很多大企业都是发几百块钱,员工的收入大幅缩减,在这种状态下,居民的消费不出现大幅滑坡就是万幸了,依靠消费短期内不能带动经济走出下降趋势;投资上面已经说过,目前环境不好,产能过剩严重,真正的在下一轮经济中前起到支柱作用的行业还没有出现,短期投资大幅上升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价格还处在较高位置,预计短期内不会有好的表现。
对于政府投资,前一段时间政府出台了4万亿规模的投资,且不说会导致腐败等中间环节回扣问题,假设4万亿的投资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财政政策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投资带动就业,从提高收入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经济走出下滑趋势。那么根据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4万亿投资下去之后,真正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我不清楚,大家也可以想一下,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投资下去之后,产能过剩怎么去解决,就业能够持续下去吗,下一个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的行业是什么,从目前我国的现状,重工业是支柱,这个行主要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就业消化能力不强,这也是近几年就业不好的原因,这种情况在下一段时间怎么转变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投资过后,就业没有什么变化,居民的收入也只是一次性的,那么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受到很大的约束。
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原来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国内主要依靠房地产市场,而国民收入分配得不合理也达到了高位,但是现在国内、国际出现调整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带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象第三产业升级的时候,才发现老百姓手里没有钱,短期消费依靠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只是空想。服务业能够真正带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国内居民的收入不足,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消费不能升级,服务业的发展不是短期之内能够解决的,需要消费的带动,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4万亿投资主要用于解决老百姓的医疗、社保、教育、居住问题,货币政策的效果会好转,因为没有了后顾只有,居民的存款可以转化为消费,消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是造就就业岗位做多的行业,也是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最强的行业,这样可以是中国经济走上正规,进入良性循环。
http://blog.pinggu.org/z/408025/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