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22 09:53:00

如果中金晚一点接盘,不就可以多赚点吗?

赚多少就在一念间,严重怀疑有资金外逃嫌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1:08:00
以下是引用Jessymannheim在2009-1-19 19:36:00的发言:

楼上的坛友,可能我写的过于简单了,没太说明白意思。

前文中用技术性破产时,是从它的贬意角度分析的,从而得出国资银行的窘境。我想说的是,"技术性破产"仅是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本身用"破产"这个词就会有歧义,因为资不抵债只是说明了资产复制表的借贷方的状况,并不代表企业已经破产而没有对外宣布。资不抵债是破产的充分条件之一,而非必要条件。当银行资不抵债是一个经营的红牌,但不代表银行的业绩,也不一定和破产挂钩,这还要满足其他条件。所以,我觉得前面的分析,如果单从"技术性破产"就得出那么多结论,好像欠妥。何况,几大国有银行本身就是国家以国家信用做担保的,就这一条,就会使帐面上狭义的"资不抵债"的作用大打折扣(具体可以看看资料)。

巴塞尔协议上明确规定了银行可以"杠杆经营"。广义的银行资产是分三个层面的,所要覆盖的不是全部负债,而是风险性负债。在不超过一定界限下,老巴塞尔协议是8倍,是允许银行的杠杆经营的。具体比较复杂,有兴趣请参看巴塞尔协议的有关部分。

华尔街的投行从建立之初就享有了特殊的经营条件,特别是在金融衍生品的经营中。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他们的很多业务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不抵债现象。当然,美国没有执行巴塞尔协议,他们的银行自然不受其管束。

杠杆经营和技术性破产的定义本身是不同的,但就本例而言,两者描述的内容相近,为便于理解,我同时用了这两个概念。

不知道我的说明楼上的是不是满意?

[em07]

这位朋友写东西天马行空,让人抓不住主线呐

关于杠杆经营和技术性破产,先明确其定义比较好,概念上没有分歧是进入逻辑和事实讨论的基础,否则就成了空对空的讨论

杠杆经营的含义,通俗了讲,即企业能够支配的资金,超过股东出资,对股东而言,就是杠杆经营。这点我想我们并无分歧

技术性破产,我的定义和你没啥区别,仅仅是从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结果,简单了讲,就是资不抵债。资不抵债的企业不一定破产,这主要取决于债权人的态度,这点我想您是同意的。

这两个概念,我看不出有什么“接近”的地方。

你说华尔街投行享有“特殊经营条件”,以至于其事实上是资不抵债的,这点我想值得商榷。你的意思,如果我没误解的话,应该是说投行有虚增资产的问题,如果按严格的风险计量标准考察,投行都是资不抵债的。我不知道这判断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就你能看到,投行的债权人们看不到。

如果说华尔街投行相对于商业银行有什么“特权”的话,那就是不受美联储的资本监管,不用受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约束,可以投资于很多商业银行不能进入的行业和产品,但这也是有代价的,比如不能接受公众储蓄,联储公开市场窗口也对其不开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1:12:00
退一步讲,即便投行事实上都是资不抵债的,那也不能把技术性破产和杠杆经营划近似等号,因为投行占杠杆性经营实体的比重仅仅是所有企业的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有负债的企业不仅是杠杆经营的,也是资本充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1:59:00
标记..
持续关注这个帖子.学习了好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2:26:00
顺路又来看看~~
竟看到学院派与实践派的争鸣,保持关注,期盼深入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2:05:00
以下是引用dahzhchzh在2009-1-22 9:53:00的发言:

如果中金晚一点接盘,不就可以多赚点吗?

赚多少就在一念间,严重怀疑有资金外逃嫌疑。

不是早晚的问题,而是必须当机立断的接盘,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攻击中金接盘者都没有全局思维,都没有更深入了解资本博弈,我提醒大家,香港是有股指期货的,即便你中金不接,那么结果是外资抛空中资银行股的同时沽空股指期货,最终外资赚到的利润将比单纯抛空银行股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3:26:00
当年我国银行的质地水平确实不好,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大量坏账。引进外资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资本金和管理,同时也有助于我国银行得到世界承认,让我国银行走出去。当然由于定价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这么低的价出手确实值得商榷。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还是实现了双赢,前者的营业收入与利润取得了大幅提升,后者取得差价。这就好比风投,当初外资投入也有风险,他们的风险现在变成收益,无可厚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18:47:00
以下是引用afei2002在2009-1-16 17:19:00的发言:

内幕与黑幕,在群众雪亮的眼睛中都是没办法逃脱的,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啊

时机未到~

  最反感的就是这种不经过大脑,动不动就说什么内幕或黑幕之类的文革语言,大概这就是愚民教育的产物?起码这不是作为经济学人应有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21:57:00

奇怪,没人认为中金的接盘有问题吗?

先不论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否会进一步深化(有兴趣者可参看宋鸿兵博客),引发更大的市场动荡.

单看国内企业的赢利,在前几年都是30%左右的高增长,今年的数据尚未见公布,但有分析师认为08年上市公司不排出出现利润总体下跌的情况,本人认为该分析师尚未说实话,情况可能更糟,大家可以上国资委网站看一下08年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利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下降30%,而以期年份都是30%正增长,这些都是中国带垄断性质最好赚钱的企业,其他企业可想而知.而09年企业总体利润可以肯定会低于08年,低多少那要年底来看了,可知2009年银行经营将会是十分困难的一年.

再看房地产,截至08年11月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4万亿,大至占贷款总额的2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95万亿,余下应该是面向房地产公司的开发贷款了,在房价下跌,成交量下降的情况下,会新增多少不良贷款?即便个人住房贷款也是有问题的,有分析人士认为像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家庭的资产负债率已于美国家庭相当,坏帐率可能会大幅上升.个人认为银行09年的总体利润会下降,坏帐会大幅增加,中金现在买入从投资的角度看跟ZF在A股托市一样是极有问题的.

今天先写到这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6:46:00
以下是引用shh1986在2009-1-15 18:34:00的发言:

       最近外资疯狂抛售中资银行股,当年我们将外资视为战略投资者,天真地以为他们会成为我们银行股东,会转移技术给我们   同时会将先进管理理念传授给我们  所以作为回报 我们以特别低的价格卖给他们(这点无可厚非,因为世界没有活雷锋) 可现在他们在限售锁定期一到,就接二连三的抛 一点都没有做长期股东的意思 中行15分钟200亿成交震惊港交所 中金是接盘者

我们低价卖给他们 现在高价接回来?我们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因为我一直坚信 没有人比党中央更有智慧 

但是真的想不通这招棋上怎么布置的?

请高手解答,不希望无端漫骂。。。。。

如果找到满意答案,我奉送论坛币200   实在是想不通,睡不着觉。。。。

(感谢jennilu28,jennilu2提供理性的解答,看到了你的答案,我至少可以好好午休。学习了。。。。昨天、今天A股银行股发飚,我猜测很有可能是国家为了防止“外资抛空中资银行股”产生雪崩效应,狂拉银行股,给香港以信心)


大家新年好!楼主新年好!

我倒不觉得人家抛出了就是我们笨.

当人家觉得已经有钱赚了而基本面不大稳定,限售锁定期已到了的时候,人家会兑现现金,这是很正常的.在抛出了之后,如果再想要买回来,当然是在价钱比较理想的时候买进.

所以这一点就是给了我们一个经验.所以我们要学习不是去问人家,请您教教我吧,而是看自己怎么学.

根据我的观察,A股的银行股还没有完全走出可以直线攀升的线形,所以在前几个月抛出才是理想的得益,现在抛出的才是笨蛋.

至于先进管理理念,世界上没有轻易得来的东西,而我们中国人要获得,不是简简单单的与人家交换,而是自己的智慧怎么运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7 17:09: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7:20:00
以下是引用hardballlee在2009-1-16 16:24:00的发言:

大家有没有想想,外国资本投资我们银行,我们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撇开融资上市从溢价中得到的好处不说,观念,架构,管理,业务,中国银行行业总体得到了多少的提升?!!我觉得外资此次以“抽逃”,跟当初发行价比,得到的利益是他们投资正确的合理回报,在这么个低位~~如果不是急需现金~~ 

哪有只许自己得利,不许别人赚钱的道理,胡主席都说过要win-win嘛

ps,认为10楼的老兄全无恶意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7:26:00
外资入股,我们还是用了资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7:17:00
我国银行引进外资的原因、后果与解决方法

我国银行高坏帐率原因与解决方法

黄卫东

改革开发30年来,我们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银行也积累了大量坏帐,有内部资料透露,坏帐率占70%以上,公开报道的坏帐率也超过20%(但是国外难以找到我们的官方数据),而通常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5%,我国银行坏帐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公认的危险水平,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我们的银行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这使国内经济界和金融界人士忧心忡忡。

为了挽救我们的银行,我们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国家无偿投入6000亿,改善银行状况,低价吸引国外银行参股,总共引入外资137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千亿,让外资参股10-20%,从而引入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来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到目前为止,已有1-2年,在此期间,银行给国外战略投资者派发利润8000亿元以上。最近,这些外国投资者在约定不准转让期限已满时,纷纷抛出股份,减少持股比例。这使我们损失了上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战略对手了解了中国“糟糕的经济现状”,这使他们采取行动,以为中国必然陷入动乱,从而使2008年成为中国的多事之秋。他们引发了包括金融危机,强迫人民币汇率上升,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外资企业逃离中国,西藏动乱,奥运火炬事件,售武台湾等多项事件。国内的汉奸们也积极配合,抛出了08宪章,粮食红线,土地私有化,反对新劳动法,降低工人工资等。目的是产生大批失业人员,使中国陷入动乱。之所以中国没有出现动乱,是因为我们的失业工人大都是农民,他们在农村还有一块得以活命的土地。如果我们的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大军,加上他们的家庭,人口可达到上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政府又不及时资助的话,中国陷入动乱就是必然。这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所证明的,老百姓没有生计,是中国发生动乱,不断改朝换代的主要原因。

我们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否能够达到改善银行经营状况的目的,到目前为止,没有相关报道。从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表现来看,纷纷倒闭的国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谓经验和技术,并不能挽救这些国外银行,指望它们来挽救中国的银行,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银行产生大量坏帐的原因是我们的分配制度。现在国家每年收税和各种收费达到了国民产值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水平,而老百姓消费仅占国民产值3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水平和一般国家60%左右水平,全国有十亿人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使大量工业消费品没有市场,大量建设的基础设施使用率低,从而无法收回投资,导致银行积累大量坏帐。

在经济活动没有跟上的情况下,盲目建设基建项目,很可能建成的项目,象阜阳机场和珠海机场一样,由于使用人数少,无法收回投资,成了无效投入,变成银行坏帐。珠海机场当年的投资总额达60多亿元,设计年旅客流量1200万人次,计划服务整个珠江西部。但是,由于珠三角西部的经济总量不如预期,自建成十余年来,珠海机场的使用率最高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无法实现用盈利偿还投资欠债的设想。1998年建成的安徽阜阳机场,在没有建设之前,曾经被当时的市领导定位于“比上海、广州机场还要大的国际机场”,后来,由于财力有限,规模变小,不过,该机场飞行区仍按4C级标准建设,可以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A320以及MD90等国内主流干线客机的起降要求,航站楼设计负载能力也可以满足高峰每小时600人次进出港的需求。但是,当地收入很低,在迄今为止的10年时间内,阜阳机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由于积累的物质财富,包括最稳定的钢筋混凝土设施,不断自然衰退,需要很大维护成本,在使用率不足时,往往成为社会负担。科学美国人2007年第8期曾发表文章《人类消失以后》,预测无人维护时,一年后水的冻融效应就使得街道上布满了斑斑裂痕,四年后,住宅和写字楼就成了冻融循环的牺牲品,开始了走向崩塌的第一步。二十年后城市水流纵横,泥淖遍地,街道毁损。一百年后大多数房屋的屋顶都已塌落损坏。这些都说明,基础设施需要维护,没有人使用的设施实际是一种负担,更不可能收回投资,从而不可避免产生银行坏帐我们建设的房屋,由于大量空置,也使银行产生了很多坏帐。古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要解决银行坏帐问题,必须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使基础设施通过提供的服务获得收入能够偿还贷款,减少银行坏帐。另一方面,搞基础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设施使用率和投资收益,以避免不能收回投资而产生银行坏帐。盲目建设难以收回投资的基础设施,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更多分析参见: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9:17:00
觉得购买美国国债原因不能仅着眼于经济利益,要知道,购买国债实际上也是中国与美国邦交的一种缓和矛盾的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21:36:00
外资银行的流动性不足,选择现在抛售,如果仅仅是为了套利,为什么不在去年的高点或者下一轮牛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1 10:48:00
以下是引用tangxingsky在2009-1-30 21:36:00的发言:
外资银行的流动性不足,选择现在抛售,如果仅仅是为了套利,为什么不在去年的高点或者下一轮牛市呢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投资当然不是为了套利.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兑换现金,金融风暴的影响可见一斑.商家的投资是为了获利,外资银行也是商家,就算他们都对中国的银行市场有长期的投资目标,适当的风险回避行为是合乎思维逻辑的.也不能怪人家没有义气.我有一位香港朋友,他在澳门经营一家建筑公司,公司虽不大,他说他一想到97金融风暴,就不寒而栗,那次金融风暴中他就赔了不少.所以这次风暴他也怕怕的.

      人在恐慌的心理下,把股票兑换成现金,甚至把现金兑换成黄金,是很正常的行为.我说的兑换现金,不是说一定要套利才兑现,在大风险来临的时候有不少人是亏本也会兑换为现金的.

        A股银行股还有一段低潮期,外资银行在近期两个月内有所动作,即有对金融投资环境的考虑,也有技术面在长线投资上的行动.这些操盘手在限售期前的几个月不能有所动作,而限售期结束后在此时间点位上抛出,他们的操盘手相当高明.大多数人一看某股猛跌猛抛,以为是某大资金(指占总盘一定比例的股额)的大量卖出,其实不是的,在股市中猛跌的时候猛抛的人,绝大绝大多数的是散户,而不是机构或者大资金.大奖金若有猛烈抛出,一般是恶性收购或者恶性打击的行为.而这种现象在国外 香港 台湾见怪不怪,在国内A股市场好像还没有案例发生过.其实我前面说的那句话"现在抛出的才是笨蛋!",说的不是大资金,而是指小资金的投资者,(大资金与小资金在操作上有不同,大资金需要看日成交量和月成交量来制定他们的随机操作).A股银行股在近期还有一波短线的上升机会,这个时候抛确实有操作上的失误.

以下是引用阿塔薇娜在2009-1-27 16:46:00的发言:
我倒不觉得人家抛出了就是我们笨.
当人家觉得已经有钱赚了而基本面不大稳定,限售锁定期已到了的时候,人家会兑现现金,这是很正常的.在抛出了之后,如果再想要买回来,当然是在价钱比较理想的时候买进.

所以这一点就是给了我们一个经验.所以我们要学习不是去问人家,请您教教我吧,而是看自己怎么学.

根据我的观察,A股的银行股还没有完全走出可以直线攀升的线形,所以在前几个月抛出才是理想的得益,现在抛出的才是笨蛋.

至于先进管理理念,世界上没有轻易得来的东西,而我们中国人要获得,不是简简单单的与人家交换,而是自己的智慧怎么运用!


基本面:  政策面  消息面  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面  ........等,基本面是证券金融中的专业用词,包涵的内容较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1 15:14: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1 22:10:00
其实还是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连各大银行的老总都预计不到股改后,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有这么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6 23:21:18
股票的操作好麻烦,不想想,想的晕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