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068 24
2009-01-16
所谓“盗版”,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得到图书版权所有方授权和出版管理部门审批而私自印刷出版的图书,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严重侵害了版权所有人的正当权益。

而从盗版书的制版与印刷过程来说,它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印刷单位不严格遵守与出版商的合同而私自加印的图书;
       2、将原版图书重新录入,重新制版,然后印刷;
       3、将原版书扫描出来,然后制版印刷。
      与正版相比,盗版书确实属于次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错误、字体模糊、内文歪歪斜斜等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盗版书类似于旧车。但是,如果从“柠檬市场”更本质的定义来看,不能将盗版书归于“柠檬”。

首先,“柠檬”的一个本质的定义是质量的不确定性。以阿克洛夫论文中的旧车市场为例,汽车属于典型的“经验商品”,用它越久你对它的了解也就越深。所以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中,虽然可以试车,但是通常时间很短,距离也很短。因此,在车主和买车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后根据根据理性的经纪人假设,可以推出在该市场下将发生逆向选择,甚至存在这市场消失的可能。

但是对于盗版书,则不存在质量不确定的问题,因为经验在确定盗版书的质量时基本不起作用。根据我及同学在东门购买盗版书的经历来看,几乎不存在将盗版买成正版的可能。因为通过几秒钟的翻动与观察,一般都能判断手中拿的书是正版还是盗版。其实,甚至连翻动与观察都不需要,因为价格已经显示了它的性质,一般东门外书摊或者书店十块或者十五一本的都是,而同时老板也会告诉你这是盗版,并告诉你正版的价格。

因此,当你决定是否购买盗版书时,你需要作出的决策只是将盗版书的标价与你根据盗版书的质量所得出的保留价格进行比较,这与你购买其它信息对称的商品(比如正版书)时的情况类似,而不是在旧车市场中因为质量的不确定而根据市场的平均价格出价来观察卖主的反映再做下一步决定。

然后,阿克洛夫论文中旧车市场中的交易基本属于单次交易,即一个车主一次出售其一辆旧车,出售过来即退出市场。因此,对于其而言,不需要承担可能因利用信息不对称以次充好而获得的不合理但合法收入被发现后的商誉问题。而对于盗版书零售商而言,则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就财大东门的旧书店而言,将盗得逼真的图书当作正版来卖所得的收入远远小于一旦被发现而被通过网络在校园传播该信息而造成的对该书店商誉的损失,即对于多次交易的盗版书市场主体而言,欺骗所带来收益的成本过大。因此,从交易主体的激励来看,盗版书零售市场不是“柠檬”市场。

以上即为本人对于盗版图书市场的看法,望大家讨论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6 18:45:00
楼主说的很正确,不需要指正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20:14:00
书籍和车辆这类东西还是有差别的,盗版书只是相对的次品,有些盗版书在阅读上与正版书差别不大,比如小说一类休闲的,教材还是要正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7 08:13:00
同意楼上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7 08:15:00
存在合理 合理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7 08:52:00
同意楼上的说法,存在合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