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45 1
2009-01-17
谢国忠/文 只有当中国和美国已经彻底完成结构改革,创造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市场才会重返牛市

截至目前,陆续公布的经济和企业数据明确表明,全球经济正在“硬着陆”。
  2008年11月和12月,美国均失去了逾50万个工作机会,失业率骤增至7.2%,为1993年以来最高水平。2008年全年,美国减少了260万个工作机会,创下1945年以来最高记录。美国的GDP在2008年四季度可能要收缩1.5%-2%。
  中国经济自2008年10月起开始下滑。其先导信号,是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出口订单自2008年9月开始减少。工业用电量在2008年四季度比一年前下降约10%,汽车销售量大约下降10%,家用电器销售量下滑得更多,房地产销售量仍然停滞,百货商店销售量甚至也可能出现回落。大中超市销售量可能仅以个位数增长。由于工厂倒闭,数百万农民工从沿海城市返乡。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08年四季度也发生“硬着陆”。
  只有来自澳大利亚和英国这样的消费驱动型经济体的需求侧数据,才能让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因为出口型经济,例如日本和德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它们的制造业快速收缩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的内需要比美国更糟糕。我数年来主张,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房地产泡沫比美国还大,很可能是后者的2倍。
  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且有较大的出口部门,它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缓冲国内需求冲击的影响。
  但是,英国不再拥有较大的出口部门,并且过于依赖资本流入。因此,贬值对英国不会起作用。英国面临的灾难,是其他国家未曾遇见的。

“硬着陆”之因
  全球经济“硬着陆”的原因有三。
  第一,全球资产泡沫破灭。
  大约相当于全球GDP100%的纸面富贵蒸发了。2009年,全球经济将收缩1.5%。由于此前的高价位存在泡沫,现在价格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所以,1.5%的收缩意味着此前的资产损失无法收回。
  第二个原因是银行信贷增长放慢或减少。
  各国政府指责银行惜贷加剧了衰退,但是,它们可能找错了目标。缺少资本可能是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同于六个月前,随着政府向银行注入资本,资本短缺不再是主要问题。
  现在,令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是借款人的信誉不再。由于资产缩水以及衰退导致收入减少,借款人的抵押品变少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不太愿意向借款人贷款。
  泡沫破灭后,信贷收缩是调整的一部分。银行已经借出太多钱,吹大了信贷泡沫。因此,现在的调整是正常的。政府不应该通过向银行施压或鼓励其贷款,从而推动经济复苏。减息不会有效刺激需求。
  第三个原因是存货周期。
  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扬,批发商和制造商或为了对冲价格上扬,或为了赚得投机利润,囤积了大量存货。
  在2007年大宗商品投机达到高峰时,铁矿石的运输费用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现货市场的卖方预期铁矿石价格还会上升而不愿卸货。每日装船率受铁矿石升值预期的影响,居高不下。这说明人们对存货的需求十分强烈。
  当价格在2008年中急转直下,批发商和制造商开始迅速清空它们的存货,这压制了最终需求。钢铁价格和装船率暴跌,就是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因素在2009年一季度还在起作用,也就是说,经济快速收缩还将继续。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将这场衰退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反映在价格中。这也就是世界各地股指还受到接踵而至的利空消息影响出现下滑的原因。
  在全球化加速时期,公司盈利和税收收入在全球GDP中的比例猛增。当然,事情的另一面是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不断缩小,工人的购买力下降。以资产升值为支撑,不断增加的住宅借贷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了十年。
  因此,泡沫破灭时,继而发生的经济下滑会首先影响公司的盈利和政府税收。由于企业试图减少成本来弥补利润减少,它们开始解雇工人。接着,被解雇的工人减少消费,这又引发了第二轮的经济收缩。很明显,如果没有政府的刺激计划来缓冲总需求减少,这个恶性循环会持续下去,超出必要的程度。
  这也是中国和美国宣布的刺激计划在防止经济收缩中的重要作用所在。
  2008年11月,股票市场大多触大底(major bottoms):标准普尔500和恒生指数分别下探至750点和11000点。随后,在最近的一次冲顶中,标准普尔500反弹了22%,恒生指数反弹了42%。“去杠杆化”的放慢最初推动了反弹;对中美刺激方案的乐观情绪,在2008年12月进一步推高股市,并持续到2009年第一周。
  但是,市场又在经济和公司的坏消息中应声回落。下滑的趋势可能持续一个至两个月,直到利空消息被市场消化。2009年,市场将在对刺激计划带来正面影响的希冀和对经济形势恶化的恐惧中波动。

刺激故技
  度量全球贸易中平均运输成本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在2003年之前的20年里,都低于2000。2004年,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等资源需求强劲,该指数一度跃升至5000,并在2005年中回落至2000附近。接着,在2007年又开始猛增,在2008年5月30日攀高至11400。随后,该指数又跌至800。
  BDI戏剧化的涨跌,部分反映出投机需求的变幻。
  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在2008年8月降息,并导致了另一轮大宗商品的投机活动。它就像幽灵一样迫使需求方大量囤积存货,以对冲价格上升。许多钢铁生产商便担忧铁矿石价格上涨,紧急囤积存货。当然,铁矿石价格上涨推动了钢铁价格,从而又导致钢铁的需求方,如汽车制造商,囤积钢材。当衰退使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每个人都有出售或消耗存货的冲动。这种动力进一步放大了经济下滑。这可能是2008年10月全球经济下滑的最重要原因。
  在2009年中之前,减库存完成后,企业又将增加库存。对资源额外的需求将给全球经济打一剂强心针。如果BDI上涨2倍甚至3倍,我不会感到惊讶。
  除了库存重新增加、刺激经济反弹,财政刺激计划的影响可能将在2009年下半年显现出来。奥巴马的刺激计划,很可能是在逾18个月中增加7500亿美元财政支出。该计划最先实施的部分,是35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
  即使奥巴马刺激计划起初的重点是增加投资,它现在主要关注的是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因为这是惟一可以快速刺激需求之路。美国政府没有迅速刺激投资的机制。选定投资领域,识别项目,成立实施机构,对美国而言将花很长时间。即使过度消费是美国经济今天陷入困境的导火索,美国还是需要通过刺激消费来稳定经济。
  中国不存在美国这样的问题。它有庞大的投资机器,包括政府、国有企业和私人承包商在内的机构,可以迅速完成投资项目。因此,短期内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发行国债,并把钞票注入到投资“机器”中。
  许多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在2008年初就已启动。在2009年年中,一些刺激计划对经济的影响将表现出来。即使中国经济不平衡源自过度的投资和乏力的消费,刺激计划目标仍然是刺激投资,因为中国有机制去推动它。由于缺乏足够的个人所得税税基,中国无法按美国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

增长模式难改
  2009年下半年,经济将出现一次反弹,但这不是可持续的。重置存货只是短暂的因素。中国和美国正在执行的刺激计划,不会触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失衡。实际上,刺激计划只是延长了失衡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现在经济衰退的“麻烦制造者”。
  现在有一个流行的理论,意指中国和美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二者之间的失衡不再是问题;只要中国愿意购买美国的国债,这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是可持续的平衡。但是,即便中国愿意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中美经济联盟假说”还是难以自圆其说。特别是如果“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合作体发展过于迅速,石油价格将会飙升,这将会把“中美轴心”的钱吸出来,并使这个巨大经济体崩塌。“中美轴心”的房地产和信贷泡沫将会破灭。就像一辆老旧摩托车,跑不了多快。
  这也是2009年下半年的反弹不可持续的原因。股票市场正受到经济和公司的利空消息冲击。两到三个月后,经济的好转会让市场再次重整旗鼓。不过,这次复苏将在2009年三季度受阻,因为这次经济好转只是一次反弹,并不可持续。
  1999年,东亚国家经济复苏,一是受益于存货重置,二是受益于出口快速增长,当时欧美经济形势较好。现在,世界经济整体走弱,没有哪个国家还可以依靠出口来解决国内难题。
  全球经济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尚需时日。美国必须增加生产,中国必须扩大消费,但二者均非易事。推动改革、达成目标,需要较长时间。制度惯性是很难克服的。美国再次通过刺激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是因为它形成的制度惯性要求它这么做。中国也一样,必须通过增加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政治经济深入的改革。这个结构改革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可持续的经济复苏尚需时日。
  存货周期和刺激计划,将在200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上演一场“技术性”(playable)反弹。这句市场行话指的是持续数月的熊市反弹。我们已经看到的反弹都是很短暂的,但还不能被看做这种反弹。2009年可能将上演“技术性”反弹,但在2010年,市场出于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将再次下滑。实际上,熊市很可能要持续2009年全年和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只有当中国和美国已经彻底完成结构改革,创造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市场才会重返牛市。
  2009年不是一个轻松之年。我们还看不到光明。但是,投资者在过去六个月已经足够悲观。如果情况改善一些,市场会反弹一点。一些价格猛跌的资产可能会重新升值,特别是当经济环境在年中会得到改善。公司信贷,金融和制造业股票已经暴跌。许多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会存活下来。当这幅危机生还图变得清晰,价格猛跌的资产可能重新升值。不过这只是反弹,而非牛市.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90116/78294.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7 02:59:00

谢国忠:和我工作的中国人只有我没申请绿卡

2009-01-16 17:26:55 来源: 华夏时报(北京) 

1月13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博客 谢国忠吧)接受《华夏时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某日报说他是美国公民不是事实,他的中国护照号码是:G15053871,户籍:中国上海。

他解释说,1990年他在世行工作时,一起工作的中国人只有他一个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其它人都拿了美国绿卡,他从没向美国政府申请过绿卡。【相关:证券日报副总编董少鹏写文称谢国忠是美国公民《美国公民谢国忠在对中国股市说什么?》】

“我不知道这家媒体为何凭空改变我的国籍,并大肆炒作这个假命题,更不存在什么我对着美国国旗宣誓之类无聊的东西。我是中国人,我热爱我唯一的祖国——中国。”

据悉,谢国忠在各个媒体上发稿所得稿费都是由媒体直接打进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会”账户,他个人分文不取。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针对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刺激经济要出重拳之说,谢国忠表示,刺激经济增长不能靠降息,降息基本没什么作用。他提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拉动房市、楼市和股市,降低增值税是关键。

谢国忠还提出了解救楼市的三招。他建议房贷利率下调3%;他辩解说,自己只在2007年11月对本报预测A股的合理价格对应的点位是2500点,其它基本都不是他预测的。他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到2500元,不能提太高,但要降低税率。

增值税税率太高

《华夏时报》:你觉得财政税收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中是不是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有降税的空间吗?

谢国忠:那要看什么税种。比如说,我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在国际上是处于合理的空间,没有下调的空间。

中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17%,而欧洲是11%左右。而我们真正的增值税还不是征收的增值部分而是流通部分,所以,增值税有很大的下调空间。

《华夏时报》:那么你觉得个人所得税是不是应该调高起征点,降低个人所得税对拉动内需作用有多大?

谢国忠:个人所得税减免对拉动内需作用不大。因为,中国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主要税收来源是个人所得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只占10%左右。税收的起征点的确太低,应该大幅提高。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2500元,不能提太高,但要降低税率。缴税有利于公众树立公民意识。

增值税占税收的比重很大,并且很高,完全有必要大幅度下调。

三招拉动房市

《华夏时报》:你觉得拉动内需主要靠什么?

谢国忠:房市。中国大约有26亿平方米的在建住房,这部分占款很多,如果把这部分盘活,不仅可以搞活房市,而且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

《华夏时报》:那么怎么盘活房市呢?

谢国忠:有三招比较好。第一,直接给中低收入者发钱,垫付首付款。比如湖南省,给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者每户8万元,他们是拿不出首付款的,这样就解决了首付问题。

第二,买房免税。这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对购买房屋减免税费。另一方面,购房者获得所得税减免。用税收手段刺激房市。这一条主要针对的是白领阶层和中高收入者,能交个人所得税,应该是这样的阶层。他们有一定的购买力,与第一种情况是不一样的人群。

第三,对购房贷款降低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业有3个百分点的存贷息差,中国的银行大部分是国有的,大股东是国家,也就是人民的,国家已经很有钱了,贫困的是人民,这3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不要了,这也是让利于民。

在坚持这样的救房市的政策中要坚持双限:限制总价,限制第一套房。你不能拿了首付款去买天价的房子;还应该严格限制是购买第一套房。

降息没用

《华夏时报》:你提到财政政策和振兴房地产市场,那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宽松吗?

谢国忠:刺激经济财政政策应该是主角,货币政策已经够宽松了。

现在问题不是银行没钱,关键是好的公司不用贷款,申请贷款的公司银行不放心,一个是对经济形势判断,一个是很多公司出现问题了,银行不敢贷。

利率不是问题的另一个例证是:民间借贷的利率已经达到20—30%。

降息是杀贫济富。存款的往往是穷人,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往往是银行认为有偿还能力的人——就是富人和公司。低利率就是起这个作用。

古今中外没有低利率能刺激消费成功的先例,低利率只能让存款者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

《华夏时报》: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低利率能刺激投资。

谢国忠:低利率能刺激投资的前提是有投资的领域和有投资冲动。现在的形势是,现金为王。在资产价格崩盘和严重的金融危机情况下,降息对刺激投资作用有限。

股市要有融资功能

《华夏时报》:你到底预测过多少次点位?有媒体列举了你的不同说法。

谢国忠:我只在2007年11月对你说过,A股的合理价格对应的点位是2500点,其它基本都不是我说的,或者是误解的。

《华夏时报》:你怎么看待大小非?

谢国忠:按合约办。到期就买卖呗。

《华夏时报》:最近没有新股发行,在舆论上也多提振为主,你怎么看?

谢国忠:股市不能被媒体炒起来和相关部门硬拉起来,恢复有个过程。股市是融资的地方,如果丧失融资功能就是废市。

现在IPO应该启动,让老百姓买点便宜的股票,而不是人为制造“牛市”,这样的市场最终会回归基本价值面,跌下来还是百姓遭殃。

让更多的人能买车

《华夏时报》:拉动内需必须启动楼市、股市,另一个就是车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国忠:中国的现实是,买车贵,开车便宜。买车的税费很多很高,我们的车在全球都算是很贵的了。

应该降低或者是取消这些购车的税费。让更多的老百姓圆购车梦。开车有很多好处呐,比如说,感觉世界会更近些。

当然,我们必须改变现状,让买车便宜,用车贵,比如,降低购车税费,油价则要与国际接轨。这对环保也很有利,还可以解决堵车问题。

日本东京有3千万人口,基本家家有车,但是,人家很少堵车,为什么?因为,用车贵。新加坡和英国伦敦在上下班高峰出行的车辆都要征收拥堵费。另外,停车和油价高,减少了开车。

启动车市,必须扭转现在的“买车贵,用车便宜”的局面。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贺江兵) 李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