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风投做了一些伤害初创公司的事情,至少,在初创公司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第一,当风投公司投资了一家初创公司,大约到了第五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就会开始尝试游说创业者,看是否能将公司出售。这意味着,
投资人会“强迫”创业者将资金用在一些没用的地方,比如在电视广告(大多数情况意义不大)上投入大量成本,或者让创业者尝试彻底转型,甚至还会给予很多愚蠢的建议,比如强迫一些投资组合公司合并。第二,
强迫出售公司,大概到了投资的第六年和第七年,投资人就会开始推动出售创业公司这件事儿了----这时,只要有人愿意出一个令投资人满意的价格,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创业公司给卖掉,如果创始人对自己的创业公司还有一点控制力的话,那么可能时间会长一些,而且也许会获得更多回报,但是坦白说,最后还是需要由投资人来决定。
投资人的第三个手段更邪恶……几家规模相当的投资人公司会看看自己投资了大约五年时间的初创公司有几个,然后再分析有哪些初创公司很可能无法获得回报,接下来,他们会对这些公司进行一轮“哄抬估值”,
比如A给一个3倍的估值到B的投资对象,B再给一个3倍故事给C的公司,然后C再把“差价”回报返给A的投资对象。
净收入?A、B、C三方的有限责任投资人都觉得他们做的非常不错,但是初创公司和他们的创始人将会有一个“新主人”,而且也会有一个更高,并且站不住脚的公司估值。对于初创公司而言,他们的灾难不过是推迟了一些而已,但是那些可怜的创业者们并不知道在这场由投资人主演的舞蹈剧中,自己的悲惨下场已经被放大了。
如果上述三种情况都没有发生,那就还有第四种选择,给你的公司釜底抽薪,一不作二不休,对不起了伙计,你不适合创业,拜拜吧。
风投可以使用“8年计划”,但是创业公司肯定是不行的。
笔者自己也有过创业经历,而且知道,
一家初创公司至少要有10年时间的沉淀,才能达到一定规模和稳定性,有时需要15年,甚至更长。
讽刺的是,在我自己创业的时候,如果那时候接受了风投资金,或许今天的我会变得非常之惨,整天就是想着“退出机制”,周围也都是各种人为压力。现在的我非常高兴,因为当我创业来到第六年的时候,也没有找过风投。如今我在寻找投资的时候,通常不会找那些和我当年创业时期类似的初创公司,当然,这可能也是我有过一些投资失败的原因吧。
来源:
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