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呈现出“结构不对称性”和“权力不平衡性”的主要特征。农产品流通的渠道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农户和零售终端规模小,中间流通环节纷杂,流通效率低下。同时农产品物流的渠道权力严重向龙头企业、规模批发商以及大型零售商倾斜,农户没有话语权,消费者更是被动参与,利益均得不到保障。
互联网技术和大平台的出现,使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成为可能,这就改变了农民在流通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农民转型为卖家,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议价权,提升了收入水平。部分农民尽管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但也通过成为电商供应商的方式,融入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链中,从而从新型物流模式带来的扁平化中受益。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平台,部分农民一跃成为市场的交易主体,通过互联网金融,快速孵化项目,并且增强了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部分农民则通过融入新型产业链受益。由于具备了互联网思维、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这就为拉动农民创业和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许多农民通过互联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品的经营,不仅个人发家致富,也带动了周边的农民创业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