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同一杯水,没有先前的预热,怎么能达到沸腾?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在部队服役的日子!
现代社会越来越少的人会终生做一个职业,特别是军人,大多数会面临多次就业。要对人生进行规划,要对自己的成长有更广阔的视野。
——涂子沛

1月30日下午,我们走进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的总部,采访刚履新上任的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能立足这个互联网商业帝国、阿里云王国,自身所拥有的能力素质自不必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他曾在广东边防总队服役8年,他干练、智慧、健谈的背后,是否还存有绿色的痕迹、军人的印记。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同一杯水,没有先前的预热,怎么能达到沸腾?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在部队服役的日子!”说起从军的经历,涂子沛非常兴奋。我们的采访就从军旅开始。


边防8年,崭露头角
开启数据研究的启蒙
1996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涂子沛入伍广东边防总队,分配至江门边检站成为一名检查员。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他用了半年,凭着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半年后即借调总队技术处参与开发全国边防出入境查验系统。之后,又凭借出众的多媒体制用技术和流利的口才,成为推广全国边检查验系统的首席讲解员。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廊坊武警学院、部分总队都留下了他睿智、善谈的足迹。一年后,一纸命令即正式调到总队边境管理处工作。
到总队后,给我触动最大的是林总到香港访问带回的一个信息,那个信息让我对计算机技术又爱又恨。香港回归前夕,时任广东边防总队总队长林杰元到香港开展警务交流活动,回来后召集业务处室,感慨地说,香港的反偷渡信息都集中在电脑里,显示在一个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我们广东边防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程度就好了。这句话让涂子沛沉默了,“我热爱着计算机技术,希望能学以致用、完成这个梦想”,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香港警方能做到的,广东边防也一定能做到。依靠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和掌握翔实数据的优势,编程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3个月后,全国第一个反偷渡遣返信息管理系统在他手上诞生。看着几个铁皮柜子的资料都可以瞬间查到,林杰元总队长亲自坐在电脑前握起了鼠标,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之后,在涂子沛的建议下,总队又成立了反偷渡信息中心,广东边防反偷渡工作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数据化。
信息技术让广东总队尝到了甜头,领导支持、经费倾斜、报批绿灯??科技强警的理念迅速在部队树立并付诸行动,中英街红外线监控系统、海上110报警系统等一系列物防科技项目相继推出。每一项系统,涂子沛都是开发的主力,成功之后,他都要做成PPT课件,向全国、全省边防部队讲解、推介。辛勤的努力,换来荣誉,入伍8年,他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受到嘉奖。
读过《大数据》和《数据之巅》两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观、文化观、大数据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数据科学、智慧文化的全景图,文化内涵、逻辑结构、遣词造句等无不显露着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涂子沛钟情写作的种子萌发于一次偶然。有一次,涂子沛到广东边防第六支队出差,走进时任支队长蔡新耀的办公室,涂子沛受到了震动。“满桌子摊开的报纸,十几本的剪报成果”,表达着一个老边防“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追求。涂子沛说,“老边防”逐本给他介绍类别、用途,还给他讲了写作在边防工作、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你如果擅长写作,你的军旅人生将比别人多一双翅膀”的教导,至今让他铭记在心。从那以后,他下决心学习写作。不久,他被派往阳江边防支队沙扒边防派出所蹲点半年。半年的8小时之外,成为他钻研写作的黄金时间,所里的报纸都被他开了天窗,碰到有名气的笔杆子,他不耻下问??写日记、写总结,写调查报告,悟性加勤奋终获成果,他的文章逐渐被领导重视,到了2000年,他开始参与撰写总队大材料进而又成为主力,撰写的文章开始散见于部队内外报刊。“风起于青萍之末。边防人最初的启发成就了我现在的写作成就,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感恩边防的成长和锻炼。”涂子沛说。


美国9年,韬光养晦
完成数据研究的飞跃
2004年,涂子沛以正营职干部的级别转业。那一年,在转业干部参加公务员考试中,他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凭借这一骄人的亮点,他被分配到广州市外经贸局规划财务处工作,并罕见地被任命为副科长。半年后,他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决定,停薪留职,出国学习。
出国学习,首先要过语言关。说起学英语的经历,涂子沛问我,还记得当年他学习英语一不小心成为名人的故事吗?我会心一笑。
一天,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名记者在公共汽车上采风,一位拿着纸条专心致志记英语单词的青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身边还有一位怀孕的太太,两人成为采访对象,记者对这种学习热情盘根问底。那是涂子沛陪太太外出购物。节目播出后,涂子沛成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爱学习代表,一时在部队内外小有名气。
2006年,涂子沛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他本可以选择世界名校哈佛大学深造,但他最终选择了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很多朋友不解,但他心里清楚,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技术世界首屈一指。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藏着磐石般的计算机情结。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这个世界最权威的计算机殿堂,涂子沛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计算机知识,2年半时间即取得公共管理和信息科学两个硕士学位,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留学期间,他在计算机房值班、为老师打工??赚取了2万多美元生活费,成为大学里勤工俭学的典范。
涂子沛在美国一共奋斗了9年,在美国几个软件公司工作过,担任过数据仓库程序员、数据部门经理、数据中心主任,亚太事务总监、首席研究员等职务,甚至被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误以为是美籍华人。“我永远忘不了8月13日这个时间,2006年8月13日,我离开刚出生3天的女儿到美国留学;2010年8月13日,美国的一家知名软件公司打破常规,任命我为部门经理,在公司内引起轰动。当我把这个喜讯告诉老婆的时候,老婆却说‘不可能’‘和我开玩笑吧’。”在美国,华人十之八九都是做技术员,能进入管理层的可谓凤毛麟角,涂子沛靠技术和人品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成为管理外国人的中国人。说起这段经历,涂子沛脸上洋溢着中国人的自豪感。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涂子沛用英语给我们介绍了电影《阿甘正传》的一句名言。他说,这句话诠释着他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动力。


2015,全新起点
戮力构建大数据时代
涂子沛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的过程可以用5个字概括:慎重不纠结。《大数据》和《数据之巅》两本书出版后,涂子沛曾到阿里作过两次演讲和报告。在参观阿里专门开辟的数据科学和技术研究院时,涂子沛表现出极大关注。一个恰当的时机,阿里首席技术官王坚向涂子沛抛出了绣球。王坚握着涂子沛的手,诚恳地说,“我们团队的人都是看你的书成长起来的”“集团发展非常需要你”。之后经过几次与马云、陆兆禧、彭蕾等高层交谈,双方你有情我有意,就强强联手了。
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国际化互联网公司,先进的商业模式、管理理念,尤其是对人才的尊重、对科技的渴求都让涂子沛满意。如同一个浩瀚的海洋,给涂子沛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徜徉空间。“吸引我的,不仅是阿里能提供与国际同步的报酬。阿里是一家很拼的公司,有一套管理文化和价值体系,从价值观上,我们是契合的”。涂子沛所专注的大数据领域,很多研究课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实战检验。他无法抗拒阿里提供的工作空间,正如一条勇于冲浪的鱼无法抗拒海洋的诱惑。“这是历史的机遇,你看张亚勤[曾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是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创始人之一。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任总裁]离开微软加入了百度。我只是其中一朵浪花,我希望朵朵浪花能跳跃奔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回归,应该在大数据时代成为潮流。”涂子沛说。
说到对人才的引进,中国好几个省(区)都曾对涂子沛抛出绣球。“选择阿里巴巴,不仅是选择一个公司,还是选择一个城市、省份。来浙江省很多次,看到杭州贴出‘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标语,与我共鸣。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这个口号,是开创时代之先的。我在《数据之巅》中说,我国信息产业与工业、农业相比,与世界的差距是非常小的。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创新,我们中国有能力和机遇与一流的发达国家比肩齐驱。人生难得几回搏,敢于挑战、激流勇进,正是军人的品质。”处于杭州的阿里,正好为军人品质的涂子沛提供了一个实现抱负的支点。
涂子沛加入阿里后,主要负责三项重要任务:一是研究数据方面的新商业模式,实现数据业务化、商业化;二是推动阿里云的国际化战略;三是政府与公共项目,也就是探索如何用阿里云的资源来支持公共领域及政府的建设。说到第三项,涂子沛给我们介绍了2014年12月8日举行的“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智慧交通算法大挑战。比赛在阿里巴巴大数据科研平台“天池”上展开,参赛选手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贵阳市真实的交通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海量交通数据的挖掘,设置一套可以根据交通流量情况实时控制红绿灯变化的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拥堵。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有3743支队伍参与钻研贵州的交通问题。
“3000支队伍很了不起,这意味着几千号人,在同一个数据上工作,为贵州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在解释这次比赛的意义时,涂子沛特意提起了不久前结束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来鼓励万众创新。”说起创新,涂子沛异常兴奋,这和他多年养成的勇于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正如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强调,“大数据”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很显然,大数据就是涂子沛的亿万雄兵,在日益形成的大数据时代,他是一位傲视群雄的元帅,运筹帷幄之时,叱咤风云之际,必将掀起信息世界的技术革命、思想革命、管理革命和社会革命。
对话涂子沛
那段军旅如同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钥匙

记者:转眼之间,脱下军装11年了,会经常想起那段军旅岁月吗?
涂子沛:怎么不会?特别是在美国,异国他乡多思念,有时候做梦还会梦到广东边防,毕竟那段岁月是我最美的青春年华。前段时间,我还给老领导程晟打电话,开玩笑说,我想回到边防,边防还要我吗?
记者:每一段岁月都会或多或少地在我们身上留下烙印,你觉得那段岁月最重要的给了你什么?平时工作与生活中还有军旅的印记吗?
涂子沛:没看到我的平头吗?没看到我挺直的腰杆吗?这就是边防给予我最明显的印记。像平头,从当兵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改变。提起军旅,我想起了在沙扒所蹲点的日子,一张床加一个被子就可以栖身;想起了在惠州边防支队船艇大队任教导员的日子,我们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可以在海上漂泊半个月,潜伏、执勤,无怨无悔。那种环境下,人的价值如何体现,就是生活要简单,思想要复杂。如雨果所说:你可以阻挡一支入侵的军队,但你无法阻挡一种思想。人一定要有思想,没有了思想,也就没有了价值。
记者:在《大数据》一书中,你提到了奥巴马和美国的一人一票,谈到了中国梦、美国梦的问题。从部队到社会,从社会到美国,从美国到中国,相信你的梦想随着时间和方位也有所调整,以您的亲身体会来讲,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别在哪里?
涂子沛:我在书中提及了美国社会有很多外来的移民,解释了他们为什么要去美国、又如何在美国获得成功的故事。我想,美国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拥有相对公平的制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即使是移民,也能够获得成功。一人一票,其实代表着一种自由和平等。这是美国梦的精髓吧。
我们研究美国、学习美国,并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美国。学习始于模仿,但好的学习,目的是超越。对中国而言,“超越美国”甚至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为世界进步做出更多、更突出、更前沿的贡献。就像柴洪峰先生说的,要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讲述自己的故事、重放民族的荣光。
我内心深处始终矗立着一个中国梦,我们一定会进步,这种进步,应该以全世界的文明为基础。我们未来的发展,不仅要重科技、重创新,快步迈向信息社会,还要建设一个公民社会。因为只有在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里,每一个人的创造力才能真正迸发出来,我们的社会才会涌现乔布斯、扎克伯格这种创新型人才。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这是我写《大数据》一书的初衷,也是我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