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物流行业将会变怎么样?中国物流的现状国内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一方面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7.9%,物流成本已占到商品生产流通成本的30-40%,另一方面,我国货车多达2000多万辆,货车平均的有效行驶里程却不足300公里,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空车返程率高达40%,大量货车资源在等货的过程中被闲置。而同时又有大量货主无法找到合适的货车。
互联网是一个交互的大平台,相对传统的物流模式,互联网的优势就是信息能快速充分沟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通,使得货主能轻松的找到货车资源而车主又能主动获取货运需求信息。互联网带来的三大好处通过智能手机,不论是货主还是车主都可以轻松获取货运信息,信息的充分流动为物流页带来三个关键好处,高效,低价,易整合。 高效,货主发布货运需求,车主不论在哪,车主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作出反应,等货时间短了,空车率降低了,效率自然上去了。
低价,一方面供车主选择的货车资源增加,促进了货车之间的竞争,车主因为货车使用效率的提高,总收益自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获取更多收益机会,即使降低价格也乐意接受。 整合,车货信息的公开透明,加速了货运行业的运力整合,原本不匹配的运输信息得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良性发展。物流从业者的疑惑货车总的资源是固定的,货运市场的蛋糕又固定那么大,资源优化配置了,运力资源过剩了,会不会导致恶性竞争?
货运市场的蛋糕是不变的吗?当运费成本降低,货主更愿意将货物运到原本不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地区,增加了货物的流动性,从而对货运的需求增大,货运的蛋糕自然就做大了,货运机会也会相应增加。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充分传播,信息的不流通是制约物流也发展的重要因素,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改造我国的传统物流行业,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货运参与者的收益,这是人人所乐见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传统物流参与者对互联网的认知与认同。参与者的认同将有力的推动物流互联网化,相信,中国物流生产模式被互联网颠覆成高效的模式将变得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