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因为看到很多文献在分析之前会对某些“数值越小越好”的数据进行逆向化处理——取倒数或者用最大值相减,所以我也在自己的实验中进行了这一步,但是最后看来处理前后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仅kmo检验数值那些一模一样,而且元件矩阵里那些数值也全都是一样的,只是某些数据的正负符号不同。
因为我想用这个主成分分析构建一个主成分回归评价模型,所以我想请问大家一般会在自己研究中进行这一步吗?毕竟依靠个人主观的想法来判断数据是不是存在“逆向”作用也会给分析结果造成误差,但是不处理又怕无法体现数据“越小越好”的特点~~~请问各位是如何处理的?顺便问一句,你们是如何判断某些数据是否存在“逆向”作用的?因为我的因变量是分类变量,应该无法用线性回归来分析自变量的作用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