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31 3
2009-01-30

弄不明白的运力 看不懂的售票办法

2009年01月30日08:23   南方网  葛剑雄

多年来,社会各界与铁道部的争论之一,究竟“运力”严重不足是造成春运难、买票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其他环节也存在问题。直到这次春运开始,铁道部还是将运力严重不足列为主要原因。对此,春节前我发表过意见:要真是运力严重不足,那肯定会有不少旅客到除夕还滞留在车站,回不了家。再说,中国的交通工具不只有火车,实在不足还可动用飞机、汽车、轮船、私家车。只要政府协调好各种运力,旅客总回得了家吧!

今天已是年初五,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任何旅客滞留车站回不了家的报道。可见,即使铁路运力严重不足是事实,通过铁道部和民航、公路、水运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该回家的旅客绝大多数人还是在春节前如愿以偿。少数人因此而放弃了回乡念头,也提前改变计划,没有出现滞留车站的尴尬。看来运力足不足不是绝对的,不能说到哪一天就完全足了。或许到那时“春运”的量更大,因为利用春节长假出游的人会大幅度增加。而且,交通再发达、设施再完善的国家,每当全国性的节假日时也会遇到种种麻烦。总之,铁道部不能一味强调运力,也不能坐等那一天来到,而要立足于调度化解。

至于火车的售票办法就更看不懂了。今年已不止一个“黄牛”自爆,或深知黑幕的人在网上揭露了。对此,铁道部门无不信誓旦旦予以批驳否认。但几乎没有一个火车站买不到高价票,熟悉的人中总有人买高价票回家,却是千真万确的。今天又听到某市铁路局驳斥“黄牛”:现在售票全国联网,都可以通过电脑控制。而“黄牛”因一直在售票处,熟悉放票的规律,知道在何时排队能买到票,利用每人每次可购5张的机会就能积累下余票。既然如此,售票处为什么不能将放票规则向社会公布,让所有的旅客都掌握,“黄牛”岂不是无机可趁了吗?难道放票的规则非要复杂到那样的程度,一定要一直呆在售票处的“黄牛”才能掌握吗?

我到过世界上不少火车站,也自己买过、签过车票。我的经验,管理良好的车站,各种信息都会一目了然,售票办法十分简便。凡是购票方法很复杂又买不到票的,十之八九会有其他花样。例如1990年在莫斯科车站,一般是买不到、签不了票的。我的朋友自恃留苏背景,俄语流利,在窗口打了半天交道依然一无所获,而我按照高人指点,在车票中夹一张2元美钞,立即迎来笑脸,车次任选。所以我倒愿意相信,该铁道部局的驳斥恰恰透露了售票处的潜规则———“黄牛”拥有一般旅客无法具备的购票优势。当然,现在到处是监控,据说售票员连手机、现金都不能随带,像莫斯科那样初级阶段的交易已无法重演。但既然每个大车站还有数以十计或数以百计的“黄牛”,任凭铁路严防、公安严打而能继续生存,难道不应该查清他们生存的基础和牟利的源头?即使只是售票方法上的漏洞,也应该及时堵塞!

(作者葛剑雄 系复旦大学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30 19:00:00
这篇文章还是写的比较对路的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9:42:00
社会公认的认识可能是:火车售票环节存在的猫腻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终有一天铁道部会改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2 00:21:00

铁路运力不足众所周知。但看完葛剑雄的文章,对铁路运力是多是少,越发不明白了。

看葛的意思,运力好像是够了,尤其是初五这天。一节车厢120个座位,拉了300人,难道运力就是300人?


葛教授确实没弄明白什么是运力。运力作为一个指标,应该和时间联系密切,即使初五这天运力够了,年三十这天不一定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2 0:23: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