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2-8 15:14:00

其實就是一句話,金融機構利用自己的信用憑空創造了“錢”,而當這些機構信用出現問題時,錢也隨之憑空消失了。

至于“錢”是如何憑空創造出來的,文中有提及,就是第三點,你存入的100塊最終變成了360塊,其中260塊就是憑空創造的。


mysky321  金钱 +20  奖励 2009-2-25 12:56: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7:50:00

确实,我也没怎么看懂最终要表达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09:30:00

楼主说的不错,mv=pq,这4个字母分别代表:

  M货币需求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商品价格 

  Q商品量 

支持。


mysky321  金钱 +20  奖励 2009-2-25 12:57: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09:33:00
这是分析当前经济问题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12:14:00

对宏观经济单位术语我懂得不多,但是我认为是人们高估了人们在未来的资产的价值,这种高估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把一些经济学术语+乐观(过分乐观的心态)+政治目的组合的结果,只是现在人们的稍微现实了点。


mysky321  金钱 +20  奖励 2009-2-25 13:02: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1 13:44:00
超级好贴,强力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1 22:24:00

为什么可以虚拟那么多货币

衍生品究竟需要什么发行基础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2 15:21:00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2 16:43:00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4:26:00
通俗易懂,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10:08:00
学习了,还不是十分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10:49:00

学到了很多。看来那些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飞速膨胀的金融衍生品真的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啊,构建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埋下了深深祸根!

但不得不承认,欧美的金融家们真的是太聪明了。


mysky321  金钱 +20  奖励 2009-2-25 13:03: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11:29:00

钱谁也没拿到,缩水了,货币本来就是虚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15:40:00
这希望有经济学家能出来算这笔帐,但这篇文章似乎只是做了一部分工作,不甚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16:12:00

支持!

有用啊!!!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19:04:00

基本原理都能看懂,就是真正与实体经济相联系时就让人难以琢磨了,即使对于经济学家也是如此。以我理解,之所以会造成经济泡沫,还是虚拟财富(以名义货币价值表现的价值)远大于了实体财富(这里有个难题,如何衡量实体财富?本人也不甚清查)。众多的衍生金融工具一方面提高了货币的流动速度,从而制造了并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但这些货币却没有投资于真正的实体经济,绝大多数货币用于投资了金融工具,这些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金融工具(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所有这些都并没有导致实体经济的增加,甚至有时还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试想,如果你能够从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买卖中获取高额利润,又怎会辛辛苦苦经营实体经济获取有限的利润。2007和2008上半年股市、楼市爆涨时,我认识的很多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朋友将钱转而投向股市、楼市,而懒得再去经营自己的产业,当时就觉得这样的状况非常危险,即使没有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泡沫也迟早会破裂。

一点粗浅的看法,让大家见笑了!


mysky321  金钱 +20  奖励 2009-2-25 21:42: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1:53:00
感谢斑竹提供链接,过来看看收获果然甚多。
几点感想:
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最佳比例问题”。个人认为,如能对此进行理论层面的明晰,或者“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者是个“永动机”一类的构想;并不存在答案,只是听起来很美~~
2 以上所引用的货币需求的费雪方程式(货币数量公式MV=PQ),赫赫,个人以为,不免有些老土/过时/不适宜当前经济环境——银行业和金融创新应与发展阶段需求保持一致。最近读美国银行史类的书籍若干,提到美洲大陆处于殖民地时代末期,由于英国领主收回了铸币权,同时提高赋税水平;是以在经济膨胀时期,美洲人民经济生活和贸易中货币奇缺,甚至要用印第安贝壳等做“有效”货币,直到引爆独立战争;赫赫,回头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前半期,尤其是1993-1994年以前,货币过于紧缩,对于经济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这里,竟然又看到小宋博士“货币战争”里宣扬的金银货币等价物理论的影子,不免有些那个~~)
3 少年时代,听过一句恩格斯的名言:通货膨胀是剥夺人民群众财富的隐秘手段,也是帝国主义灭亡的先声(似乎)~~ 不讨论其价值判断或“主义”的特征,赫赫;金融创新与通货膨胀等货币/资本运动,所造成的财富第N次分配,或称制度性“洗钱”效应,“何其相似乃尔”?!(很老土的用辞~~) 而如果将金融创新的金融和经济效果,等同于主动性“通货膨胀”;后者出现是必然的;则其影响是关键性的。尤其在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尤其中国已经深入全球经济体系,并“正在”沿着全球分工的价值链向上攀爬;这一时期,没有金融创新,很难想像~~ 有人说,金融创新是否具有“先行性优势”,意味着在新一轮财富分割中占优,“先到先得”;正如通货膨胀,其出现几乎不可避免;而且从其运行机制来看,也没有过度与适度一说。只有个中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于爆发了,出问题了(比如目前,主要消费国的过度消费,与主要生产国的过度生产;所谓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危机的“扩大化”~~);于是涉及到的有关各方,便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名目”(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转动印钞机印钞票啦~~),进行制度性“回吐”,或清算~~ 这一效应,金融创新和通货膨胀的效果并无本质不同~~
尤其,我们处在全球化旋涡的中心,经济环境变量不确定性过高,通过FDI或大宗资源性商品输入型风险/不确定性,必然导致金融的新一轮“价值稀释”;其实,我们“想稳定/平静/保持相对确定价值已不能够”~~
此外,个人以为,中国的金融创新不是过度或适度的问题,而是严重不足,离“过度”还很远;相比“创新”的需求还很不充分。(金融创新是双刃剑,挥舞起来力量不够难免要自伤;不过,如果拿在别人手里,则很可能自己会被“干掉”;两害相权取其轻罢~~)

[em01]
mysky321  金钱 +50  奖励 2009-2-25 22:10: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20:09:00

贪婪的华尔街资本家加剧了经济泡沫化,他们需要为他们的行为负责,无需可怜他们,政府也无需为他们的行为买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7 04:24:00
不是很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7 17:27:00
图片表现的很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7 18:27:00

无论钱到了哪里,反正没有到我们这些小职员手里。

日子天天难熬啊。

分析这问题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7 18:30:00

无论钱到了哪里,反正没有在我们这些小职员手里。

再说我们讨论这些问题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8 19:32:00

虚幻的财富,本就是我们的心理作用。

蒸发掉的只是我们的幻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 16:25:00
说的有道理,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当崩塌的时候,会有个惯性的破坏作用,不仅在资产缩水的惯性速度方面,同时也在人的思维惯性之中,矫枉过正在所难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6 22:33:00

杠杆太厉害,透支未来和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7 14:24:00

觉得lz讲的较有逻辑,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6 23:36:00
有用啊!!!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20:54:00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经济繁荣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情况

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真符合他们的胃口

关键一点人的虚荣心在做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