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819 87
2009-02-01
金融危机之前,世界似乎富得流油。经济泡沫爆破后,各国央行不断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然而它却像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数以万亿的资金一夜之间蒸发,我们的钱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金融系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英国《卫报》图文并茂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1.自从央行不再把货币与黄金的价格挂钩之后,“钱”就成为了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它成为一种将会支付的承诺,而不是永久存储的财富。当然,多数央行仍然有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还有在金融动荡时期可以救急的外汇储备。全世界的央行大概只有价值8450亿美元的黄金。央行并不需要更多的黄金储备,因为在严重的危机出现的时候,他们可以印钞票。美国和英国很快就要开始印钞票了。


  2.经济学家对于“钱”的狭义定义,就是流通中的现金(M0)加上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储备金。2008年10月,全球的M0大概有3.9万亿美元。


  3.自从银行出现倒闭潮,人们开始对银行是否可靠感到诚惶诚恐。在“部分储备金银行”体系下,银行可以借出比存款多出数倍的金额,但他们存在央行的储备金却相对很少。

  银行每借出4块钱,他们却只有1元准备金存在央行。假如你在银行存入100元,银行就可以向一个想买车的人借出80元;汽车公司收款后,把这 80元存进银行,银行又可以向其他人借出64元,以此类推。你存入的100元,银行最多可以借出360元。由于商业银行鼓励人们借钱的花招层出不穷,致使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膨胀到39万亿美元。


  4.经济泡沫爆破之际,人们纷纷抨击银行的监管系统出了问题。然而,若拿商业银行的监管和所谓的“影子银行系统”(注1)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在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带领下,交易员们不断创新更极端的方式来突破借钱的极限,以增加回报。全球信用衍生产品的价值已经达到惊人的863万亿美元,这是全球所有经济活动价值总额的许多倍。


  5.巨大的泡沫形成了,如今接连爆破。全球究竟有多少钱?很难计算。根据经济学家估计,目前全球资产总值达到290万亿,但全球GDP却只有55万亿。

  从账面上来看,我们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富有,故很敢花钱。


  6.从下往上看这个颠倒的金字塔,债务以及资产价值远比我们本身拥有的产值多出许多。

  正如马多夫的“庞氏骗局”一样,当我们都坚信经济在不断增长的时候,债务也在激增。一旦危机来临,就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了。


  7.各国政府企图通过向银行系统注资以维持稳定,也许不是完全没用的,但确实是杯水车薪。政府注入银行系统的资金大概有1.9万亿(图中红色的部分)。


  8。货币数量公式其实十分简单:mv=pq,这4个字母分别代表:

  M货币需求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商品价格 

  Q商品量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现在银行不再互相借钱了,流通速度马上减慢了。即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仍然不足以防止商品价格或者GDP的急剧下降。

(注1)“影子银行”原本不为业外人士所知。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号称债券之王的比尔·格罗斯2007年11月发表专栏文章《小心“影子银行”系统》,称这一说法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经理人保罗·麦卡利杜撰,意指借助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信贷产品的金融中间机构。市场原先以为,利用财务杠杆撬动的“纸面财富”与商业银行吸收的储蓄在折现能力上几乎相同。

  格罗斯说,“影子银行”就是现代金融体系,就是华尔街,因为它囊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商业银行以外几乎所有金融创新。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多年来躲在没有监管的暗处,凭空把次级住房贷款打包成一大堆用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命名、只有华尔街巫师们才解释得清楚的投资工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 11:57:52编辑过]


猫爪  金币 +2  魅力 +20  很深刻的好文章!图又这么漂亮!! 2009-2-2 18:30: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1 07:34:00

楼主的意思是:总结一句话,实际GDP相对虚拟资产很小。资产很大,人们感觉很富有,而实际产品很少。

钱跑哪里去了呢?你没有讲出来,就是说钱不值钱了吗?就是说钱的价值本来就很小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8:03:00
本来就没钱,都是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9:13:00

不是很明白楼主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9:19:00
虚拟经济。。。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9:48:00
是不是这样:由于银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得贷款以存款的倍数被放大并释放出来 ,比方说存100元,存款准备金为10%的话,理论上银行可以放出1000元的贷款,而相对于100元的存款而言,其他的900元都是虚拟的,尽管其反应在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当经济景气的时候,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悦目表现,增加了货币的流动性同时也鼓励人们增加信贷,在无形中放大了这个倍数。当泡沫破裂时,这些虚拟的资产债务又会从相反的方向反馈回来(也就是人们说的去杠杆化),这个过程又会以相同的倍数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上,使得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表更加惨不忍睹。一句话,金融风暴蒸发的财富有很多都是经过这个过程放大出来的虚拟财富,虽然这些财富都反应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br>mysky321
&nbsp;金钱&nbsp;+20
&nbsp;奖励&nbsp;2009-2-25 12:38: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