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略专家团队编辑的《2015中国绿色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这是对正略专家们研究工作的肯定,也表明了公众对环境问题以及绿色城市建设的关心。下面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报告中指标体系的设定,让大家对绿色城市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设计
“1+3+9”指标体系:正略咨询在2015年度中国绿色城市发展研究过程中,将城市的绿色程度指标体系划分为“1个核心”、“3个维度”、“9个指标”。
“1个核心”指:本次中国绿色城市建设评价的核心认定标准,即最终得分
“3个维度”指:本次研究中城市的绿色程度划分为3个维度,即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空间。
“9个指标”指:本次研究将针对每个维度设计3项指标共计9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绿色环境维度侧重于考察与居民绿色体验相关、可在日常生活中直观感受的因素,包括①空气质量(PM2.5)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③人均绿地面积;
绿色技术维度侧重于考察政府为提升城市的绿色品质所做的各项工作,包括提升④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提高⑤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降低⑥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是全面评估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权重的最有力指标);
绿色空间维度侧重于考察各城市建设规划的整体水平,从⑦紧凑城区(人均城市用地面积)、⑧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率、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方面来考察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土地集约使用程度、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而衡量城市的绿色程度。
同时,通过对9个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最后取平均值作为城市绿色度的最终得分。这种多维度的指标体系设计,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更能规避以往只从绿色环境一个维度评价绿色城市建设所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
合理设定标准化
为使每个指标评分更加公平、公正、科学,我们提出了以下标准化方法:
公平性:为每个指标选定一个理想值和一个负面的标杆值;
公正性:达到或超过理想值的项目设为100分,最差的负面标杆设为0分;
科学性:对于介于理想值及最差标杆之间的数值,采取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
指标得分=(实际值-最差标杆值)/(理想值-最差标杆值)×100%
每个指标得分反映的是实际状况和理想状态的差距,得分越高则差距越小。
这种标准化方法的优点在于:
1.将目前国际上先进标杆城市的绿色城市指标现状值作为理想值,便于我们衡量中国城市和国际领先的绿色城市之间的差距,确定我国绿色城市建设的短板;
2.使各个指标的作用趋于均等化,有效避免最终结果被少数指标所左右。
理想值与最差标杆选择
理想值和最差标杆值的选择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赋值会对最终的得分造成影响。正略咨询绿色城市建设9个指标的理想值主要以国际上在该指标上领先的发达城市现状值作为依据,部分采用普遍被认可的理想状态值作为依据(比如PM2.5指标,国际卫生组织建议地区PM2.5值要保持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所以我们选择10作为理想值)。
差标杆值的选择除了PM2.5外,均选择160个城市中最差的值作为最差标杆值。PM2.5以2014年度世界主要城市PM2.5值排名倒数第一的印度新德里(153)作为最差标杆值。
说明:
1.正面指标:理想值>最差标杆值,大于理想值得分100;
2.负面指标:理想值<最差标杆值,小于理想值得分100;
3.区间指标:最差标杆为大于上限的最大值及小于下限的最小值,介于区间内得分100分。
中心简介
正略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隶属于正略集团,中心长期关注中央、国务院有关城镇化的政策动态,并致力于城市发展理念、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业规划等发展规律的探究,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及基本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专业支撑。【正略咨询:zlzx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