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52 5
2015-12-12

搜狐读书讯(宋晨希报道)12月8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与纸张制造传统” 项目成果发布会在浙江宁波天一阁举行。下午,来自东亚各国的100余位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纸张保护”研讨会,在会议召开间隙,我们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杜伟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从资深的纸质文物修复师的角度,谈一下中国纸张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杜伟生研究员首先回顾了1949年建国以后,国家对于古画、古代纸质品修复的重视。杜伟生介绍,在1953年的时候,国家就成立了图书修正组,后来名称经过两次演变,即古籍修复组和文献修复组,可见,国家对于古籍修复的重视。

  当问及修复古文书和字画的经历时,杜伟生向我们讲起了他修复西夏说法图的故事。“这张说法图,非常珍贵。咱们现在存的佛经,前面的扉画都是和尚,顶多有一个俗人,就是供养人,那个供养人刻的很小搁在那。那张画是什么呢?那张画是西夏国王带着文武百官来听,中间这两排是和尚,中间是个法师,下面一边是王后、一边是国王,再后面是文武百官。那件东西当时是已经磨的很薄了,絮化了,就成卷了,就已经磨成卷了。打开那两个卷花了一个星期。”杜伟生介绍道。

  面对着这些不可再生的古代珍贵典籍,这些修复师门在修复的时候,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杜伟生向我们介绍,做这一行的人,在工作中是万万不能把情绪带入工作里来的。

  他向我们讲述了之前一位老师傅,只因刹那之念,造成古画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这原来有一个老师傅,中午回家跟老婆绊了几句嘴,回来之后正好揭那个画,他那时候眼睛看的就不是手了,想的还是家里的事,几下就给戳一个大窟窿。”

  在谈到现在中国古籍修复现状的时候,杜伟生谈起了现在流行的培训班形式。杜伟生认为,现在培训班的形式短期内可以让修复者学到知识,但是长期来看,培训班只能学到皮毛的东西,并不能给修复者太多实际的帮助。“我们有一个图书馆,我不说它是哪个图书馆,他送一个小伙子来学初级班,我的初级班时间很短,过去三年才能出师,三个月能干什么?只能是皮毛的东西知道一点。但是,地方的图书馆对这个培训期望值特别高,他说你去学习了,我这个敦煌你给我修了吧。实际上他的技术水平、专业素质不到呢。”可见,现代化的培训班是否能够真正代替古代的师徒制,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杜伟生还谈到了私人收藏字画,应该如何保护的问题。他认为,个人收藏的古字画,一定要时常拿出来透透潮气,不能老卷着,最好平着放。“故宫为何每年9月份到10月份展览《清明上河图》呢?9月到11月,因为干燥,过了伏天了,散潮气,所以这时候要拿出来展览”。

  “咱们国家还是事业体制或者什么体制的,是这个体制。日本不一样,日本国宝装裱师联盟,它是一个民办机构。中国现在不行,首先你没有一个全国能挑得住的(修复师),在全国找不出几个比较有名的修复师,大家公认的不多。”这是杜伟生研究院对于中国现在古籍修复深深的忧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12 13:36:24
jiushibushi 发表于 2015-12-12 13:23
来看看咯
{:0_2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3 08:33:46
继承传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3 10:23:49
sq2008 发表于 2015-12-13 08:33
继承传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26 20:58:1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7 04:14:32
感谢楼主的慷慨分享,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