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5-12-20 18:21:25
1993110 发表于 2015-12-20 18:08
兄弟的意思是说,要把价值(劳动的时间),引入经济模型当中,并显示其轨迹和作用。
价值(劳动的时间),引入经济模型当中,并显示其轨迹和作用,实际就是第二卷的内容。

价值创造模型,就是劳动的模型。

西经的生产函数,转换在社会意义上理解,是解决分配问题的。多要素的社会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26:46
xuguw 发表于 2015-12-20 18:21
价值(劳动的时间),引入经济模型当中,并显示其轨迹和作用,实际就是第二卷的内容。

价值创造模型, ...
1,如其他各位所述,如本帖前面所述,科学技术这个因素,是可以取消的。

在劳动、资本之外,许多时候可以不提科学技术、技术进步。因为,技术和技术进步,体现在产值、成本及其变动当中,体现在人均产值、人均成本等当中。


2,资本论,主流经济学,面对潜在的问题或许多的问题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30:51
xuguw 发表于 2015-12-20 18:21
价值(劳动的时间),引入经济模型当中,并显示其轨迹和作用,实际就是第二卷的内容。

价值创造模型, ...
西经的生产函数,不如马克思的思路和观点高明的。

经济学,并不是应用类数学,也不是商学院,把数学使用到生产经营当中,搞最优化选择。


劳动的时间,进入经济学模型,是很难很难的。基本上是无用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31:19
xuguw 发表于 2015-12-20 18:21
价值(劳动的时间),引入经济模型当中,并显示其轨迹和作用,实际就是第二卷的内容。

价值创造模型, ...


跟帖待审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1 08:39:5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1 17:38:15
xuguw 发表于 2015-12-21 08:39
这些问题均需要深入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21:04:15
有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 推荐下 里面从理财角度解释了 储蓄和投资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21:20:25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5-12-26 21:04
有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 推荐下 里面从理财角度解释了 储蓄和投资的区别



主流经济学的储蓄,类似于卖方售余、余货,投资类似于卖方供给。消费类似于买方需求,购买。



不知道是西方人的语境问题,还是思维问题,

还是中国人的翻译问题,

反正,比较别扭,在概念的设置、定义上,比较别扭,不够顺畅,不够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21:28:07
其实个人最近对这个问题也很纠结 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个专有名词的解释各抒己见,如计量经济学中的R方,可称为判定系数,也可以是拟合优度,还可以是拟合系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21:34:45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5-12-26 21:28
其实个人最近对这个问题也很纠结 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个专有名词的解释各抒己见,如计量经济学中的R方,可称为 ...
这些问题,最好由国家出面,集中一些外语专家,经济学专家,数学专家,搞出统一的翻译,定义。

在以上过程当中,需要发动全体学者学子,都有所参与。

另,

大哥不妨从数学上来看这些术语。数学的语言,好比标准语言,元语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7 09:07:34
1993110 发表于 2015-12-26 21:34
这些问题,最好由国家出面,集中一些外语专家,经济学专家,数学专家,搞出统一的翻译,定义。

在以上 ...
确实是个不错的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8 02:26:20
生产函数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而成本函数是把“产出”转化为“投入”,从定义上来看二者互为反函数,那么只要原本的生产/成本函数存在反函数,那就是唯一的。换句话说,只要一个成本数字只能对应一个产出数字,而反之亦然,那么就都是唯一的。
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2729&page=1&from^^uid=64865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8 02:27:46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问题

选取了某地1996年——2010年农业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 与 气温、降水量数据,想测定各项指标的影响大小,并算出其气候产量与经济产量
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23257&page=1&from^^uid=64865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9 18:57:31
劳动者工资总额越高,则社会经济越是趋向一般均衡,同时,资本家的可实现利润额反而也越高了。

---------同时,成本也越高。

-------------同时,资本家在实物方面,所得到的、所占有的份额又有下降趋势。

------------同时,相对过剩产品,储蓄,等等,也有下降趋势。

那么,

1,综合来看,劳动者所得财富份额越高,则社会效益越高,则资本家可实现利润额也越高,则越是趋向一般均衡。
这才是最优或次优的社会效率、社会福利。

2,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来看,有最优化区域。


以上是简单的数学问题。

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55145&page=10&from^^uid=64865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9 19:03:44
1993110 发表于 2015-12-29 18:57
劳动者工资总额越高,则社会经济越是趋向一般均衡,同时,资本家的可实现利润额反而也越高了。

-------- ...


那么,经济增长、生产函数等等模型,就做出来了,如上述。

其中,劳资的财富比例,财富份额,是核心。

模型仍旧是以产值=成本+利润为基础。这也是通用的公式,许多模型的共同的基础性公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9 19:12:18
以上模型,肯定有一定新意,有可取之处。甚至非常好。

难点仍旧在于,如何更加、直接引入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 14:04:5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 23:06:23
谢谢楼主整理   太精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 23:25:50
日新少年 发表于 2016-1-1 23:06
谢谢楼主整理   太精彩了
[handshake]

感谢了!

新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7 23:07:47
1993110 发表于 2015-12-29 19:03
那么,经济增长、生产函数等等模型,就做出来了,如上述。

其中,劳资的财富 ...
这个模型,这种模型,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模型,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模型、经济增长模型。

其中,如同主流经济学一样,使用基本一样的数学,也使用一般均衡概念,等等。

其中,和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各有关内容,是有微妙的差异,有微小而重大的差异,也有方向性的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7 20:14:15
站在资方的立场上来说,为了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

则资方有2种选择:

1,在各个当期,尽量提高利润率,相应更加降低总产出的成交比。即追求任一当期所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前一个选择。

2,在各个当期,尽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总产出的成交比,相应提高资方在整体长期上来看的相对来说的最大化平均利润率。即追求跨期长期所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后一个选择。

那么,因选择的不同,可能有3个结果:

1,前一个选择,前一个方式,所导致的累计实现利润,大于后一个。

2,前一个选择,小于后一个。

3,前一个选择,等于后一个。

但是,无论以上结果是哪个,反正,后一个选择,必定最有利于资方(是唯一最优,或者最优之一),同时必定更有利于全社会。
换言之,后一个选择,必定导致长期整体来看的利润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7 20:20:01
仅仅在任一当期来看,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唯一途径是提高保持较高利润率,而无论生产是创新是增长,还是如何如何。仅仅在任一当期来看,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就需要较高的利润率。
但是,利润率的提高有限度,到了限度导致实现利润开始下降,或猛然下降。
特别是,伴随着较高利润率,伴随利润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成交比严重降低,严重太低,产品过剩严重,产能闲置严重。
这不但是全社会的经济危机,这也是资方的危机。

那么,当跨期来看,连续各期来看,长期来看,较高利润率无法保持,提高利润率无法保持。
换言之,站在资本立场上来看,为了追求长期的实现利润上的相对的最大化,反而要主动降低利润率。
就是说,单独在任一当期的话,假若能实现10%的平均利润率,能实现最大化利润,那么,反而,一定要降低到6%的利润率,这么一降低的话,长期来看,反而实现了长期的最高平均利润率,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


那么,平均利润率的降低,一方面有利于资方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全社会。

那么,平均利润率的降低,就是劳方收入份额的提高。换言之,提高劳动者的各种收入,就是实现资方整体长期上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从全社会总产值、总成本意义上的平均利润率来看-------就此来看,利润率越低,越利于资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换言之,资方的资本规模要与利润率水平相互协调配合,如果资方规模大就要利润率低,如果资方规模小就要利润率高,这样一来,资方更顺利,更发财。再换言之,资方收入要和劳方收入互相协调配合,劳方收入份额越大,越利于资方所实现利润的数量大,反之,资方就吃亏,赚钱少。

转自: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64173-8-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7 20:25:32
以上能够写出模型。

应该比拥护资本主义的,拥护市场经济的,拥护主流经济学的,写得的更好,更资本,更市场,更主流。我是资本家的大粉丝大粉条。哈哈。

---------或许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7 20:31:55
站在资本的立场上,如果追求利润总额的最大化:

短期的唯一途径,是尽量提高平均利润率。

长期的唯一途径,是尽量提高劳方的收入。

资本规模占比高,就尽量降低平均利润率。资本规模占比低,就尽量提高平均利润率。

-------好像很好看,够漂亮。好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8 16:26:17
成交比=100%时,社会总产值出清,一般均衡。
此时相对来说:全社会挣钱最多、出售最多,花钱最多、消费投资最多,生产经营最大,就业最大,
即有:产出全场出清=一般均衡=收入最大化=支出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福利最大化。

当利润率>0时,成交比<100%。



大体来说:
利润率的增加比例*实现利润转为窖藏比例*货币流通速度即当期次数=成交比的降低比例,成交比=1-成交比的降低比例。
----------设利润率的增加从0开始,则上式变为:
利润率*实现利润转为窖藏比例*货币流通速度=成交比的降低比例
即有:成交比=1-(利润率*实现利润转为窖藏比例*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
实现利润=总成本*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成交比
过剩产值=总成本*(1+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总成本*(1+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成交比
则:实现利润÷过剩产值=(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成交比)÷{(1+平均化执行利润率)*(1-成交比)}
即:实现利润*(1+平均化执行利润率)*(1-成交比)=过剩产值*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成交比
其中:过剩产值*平均化执行利润率=不能实现的利润=未实现利润。
即有:成交比={实现利润*(1+平均化执行利润率)*(1-成交比)}/未实现利润


根据:实现利润=总成本*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成交比,
可得:成交比=实现利润/(总成本*平均化执行利润率)
其中:实现利润/总成本=平均化实现利润率,总成本*平均化执行利润率=总利润=实现利润+未实现利润
即有:成交比=平均化实现利润率/平均化执行利润率=实现利润/总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4 22:20:31
不好意思,重贴转帖一些帖子。为了保持观点、交流、讨论的一贯性连续性。


利润率和成交比




收入=成本*(1+平均化利润率)*成交比=成本*成交比+成本*利润率*成交比

1,经观察可直观发现,成交比对经济收入的贡献,比利润率对经济收入的贡献,要大得多。

再例如说,令成本=1,利润率=90%,成交比=90%,
则其他不变,当利润率增加1%的时候,即利润率=91%的时候,收入=1*1.91*0.9=1.719
则其他不变,当成交比增加1%的时候,即成交比=91%的时候,收入=1*1.9*0.91=1.729

再例如说,令成本=1,利润率=50%,成交比=50%,
则其他不变,利润率=51%的时候,收入=1*1.51*0.5=0.755
则其他不变,成交比=51%的时候,收入=1*1.5*0.51=0.765

再例如说,令成本=1,利润率=10%,成交比=10%,
则其他不变,利润率=11%的时候,收入=0.111
则其他不变,成交比=11%的时候,收入=0.121

2,利润率=0时,成交比=100%,此时有最大化收入。
利润率>0时,成交比<100%,并且,利润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成交比会下降好几个百分点。
譬如说,比方说,平均利润率从0开始提高,则成交比从100%开始快速下降。提高到平均利润率=20%的时候,下降到成交比=40%,是极度萧条,极度危机。

换言之,利润率的存在,利润率的提高,会大大降低全社会的效率和福利。

具体到资方来说,单就资方来说,则降低平均利润率,提高社会成交比,是持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4 22:23:00
如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执行利润率、实现利润率和收入成本比,利润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

----------此跟帖认为:资方跨期、多期上的唯一选择,最佳选择,是尽可能追求收入最大化,如此能够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而不能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



平均化的利润率,可以分成执行利润率和实现利润率。
执行利润率=实现利润/实现成本=(总成本*执行利润率*成交比)/(总成本*成交比)
实现利润率=实现利润/总成本=(总成本*执行利润率*成交比)/总成本=执行利润率*成交比

那么,执行利润率,就是企业等等在市场上具体执行的那个利润率,这个利润率带来了实现利润和实现成本。
而实现利润率,是实现利润与总成本的比较。对企业来说,实现利润率才是关键。
而根本的,其实是收入成本比。

收入成本比=实现收入/总成本=总成本*(1+执行利润率)*成交比/总成本=(1+执行利润率)*成交比。
所谓将本求利,保本盈利,真正的赚钱是指总资本、总成本意义上的净赚,是收入的最大化。
手心手背都是肉,失去了1元的投资、成本和失去1元利润是同样的,都是失去了1元钱。同样失去1元钱,且前者更惨。
换言之,对资方整体来说,特别是针对持续经营来说,利润最大化是次要,收入最大化其实才是根本。

例如说,同样是当期投资100万元=当期成本100万元,

企业1当期实现收入20万元,其中实现成本1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执行利润率=10万/10万=100%,看上去利润率很高,效益很好。
但是,再一看,企业1的实现利润率=10万/100万=10%,企业1的收入成本比=20万/100万=20%。
企业1是当期投资100万,成本100万,当期这才收回20万,其实趋向于赔本亏损,相当于没利润。

企业2当期实现收入90万元,其中实现成本80万元,实现利润10万,执行利润率=10万/80万=12.5%,看上去不起眼。
但是,企业2的实现利润率=10万/100万=10%,特别是收入成本比=90万/100万=90%。
也就是说,企业2当期投资100万,成本100万,当期收回90万,已经趋向于保本盈利了。


再一点,很重要的是:追求执行利润率的提高,导致成交比的快速下降。那么成交比的快速下降,导致产出的积压过剩。而积压过剩,将导致实现利润率的下降,导致收入成本比的下降,导致后续投资和消费的萎缩,导致产能闲置和失业增加,导致坏账,导致赔本亏损破产。


总结一下以上,那么也就是说:

1,利润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不可兼得,不相一致。
若想利润最大化,必须舍弃利润最大化,反而追求收入最大化。

2,资方假若追求单期的尽可能利润最大化,则必须追求单期上(成本*执行利润率*成交比)的尽可能最大化。进一步说,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执行利润率,降低成交比。直接提高利润率,直接降低成交比。

3,资方假若追求多期的尽可能利润最大化,则必须追求多期上的{成本*(1+执行利润率)*成交比}的尽可能最大化,亦即追求多期上的收入最大化。追求收入最大化,才能在实现利润上最大化,才能使得总资本的盈利最大化。进一步说,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成交比,降低执行利润率。
另外来说,也就是使得执行利润率尽量靠拢实现利润率,降低二者之间的差异。
再另外来说,也就是使得劳方的各种收入尽可能最大化。
-----那么,在全社会总收入最大化,资方收入最大化,劳方收入最大化,三者之间,又如何协调呢?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上,有如何的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6 20:15:42
资方应该追求保本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亦即追求收入最大化,亦即追求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成交比的提高,亦即追求劳方各种收入的增加。

任一单期来看,资方的执行利润率越高,则总投资总成本上的获利越低越少。

跨期多期来看,资方的执行利润率越高,则总投资总成本上的赔本亏损趋势越快越强,且随时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