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97 3
2009-02-04

[转帖]国泰君安被曝天价薪酬 08年人均收入10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 03:20  人民网

 

  在2008年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泰君安这份天价薪酬及福利费用确实让人感到瞠目结舌。

  2008年以来,由于A股巨幅下挫、交易量急剧下滑,“靠天吃饭”的国内各大券商纷纷采取降薪、裁员方式来应对此轮熊市。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

  【报告泄密】

  3000多名员工 支付32亿薪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了一份《2009年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工作报告》,细读中记者发现,国泰君安证券2008年的薪酬及福利费用高达32亿元,远远超出公司年初预算数的20.41亿元。

  是不是报告数据出现了错误呢?答案是否定的。记者通过查阅国泰君安2008年财务报表,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公司的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也高达30.7亿元,这和工作报告中的全年薪酬及福利费用32亿元非常接近。

  资料显示,国泰君安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有辐射全国一百多家的营业网点,从前期公布的2008年各大券商交易量排名情况统计来看,即使面对2008年这样的大熊市,国泰君安在沪市与沪深两市的交易量也排在全国所有券商的前三甲。或许就是因为这样骄人的经营业绩使得国泰君安能在所有券商都大幅降薪的背景下敢于大幅提高本公司员工的收入水平。

  资料显示,目前国泰君安员工数大约在3200人左右,按照总裁报告中32亿元的总薪酬及福利费用计算,平均每个员工去年获得的总收入就接近100万元。

  在国内各家券商业绩在2008年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国泰君安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业绩来提高员工平均收入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仔细阅读总裁的工作报告,却发现该公司的主要利润指标表现都是差强人意,很难找到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

  【业务盘点】

  主要业务均未完成年初预算

  在工作报告第3页 “2008年公司各项收支预算完成情况”一表中,记者发现,国泰君安2008各项目实际收入情况较年初预算的完成率普遍不高,其中主要的项目都低于年初预算数,特别是数额较大的业务,年初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的业务均未完成。

  国泰君安2008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49.77亿元,而年初预算是80亿元,完成率仅为62%;其中零售客户收入达到45.43亿元,而预算是75亿元,完成率达61%。而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部收入最惨,2008年亏损1.44亿元,完成率为-9%。此外,国泰君安销售交易部、香港公司资产管理总部也都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当然,从表中也可以看到有个别部门年末收入完成率超过年初预算,但仔细研究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年初制定预算的基数很低。例如表格中,固定收益总部收入年末达到6.07亿元,完成率高达955%,但是其年初预算仅为0.64亿元。此外,境内投资收益收入也是类似情况。

  既然各部门收入完成率普遍不高,那国泰君安2008年的高薪酬究竟来源于何处呢?记者从表格中发现,公司2008年法人股减持收益为44.75亿元,而这也成为国泰君安2008年盈利的最大功臣。总裁在报告也特别指出:公司在2008年初果断减持部分法人股,实现近45亿元盈利,一举奠定了全年的业绩基础。

  【横向比较】

  薪酬水平远超其他券商

  在2008年大熊市中发放如此高薪,这在国内其他券商员工看来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那同行业、其他券商在2008年职工薪酬会是怎么样的呢?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12月31日,平安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9亿元,华泰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75亿元,国信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2.47亿元,招商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48亿元。这些券商都属于国内较大的全国性综合类老牌券商,但支付的职工薪酬都远远低于国泰君安这次年末给予公司员工的大红包。

  【公司采访】

  计算没有错 结果很惊讶

  一位营业部工作人员在听到记者说公司平均薪酬达到100万元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表示2008年自己没有得到这么高的收入。而接受调查的众多公司员工也纷纷向记者表示,自己2008年薪酬远远不到100万元。

  既然国泰君安大幅提高了薪酬福利费用,而员工又纷纷表示自己薪酬远没有达到这么多,那这32亿元的薪酬福利费用是如何分配的呢?

  昨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上海银城中路的国泰君安总部了解情况。公司总裁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2008年财务报表上的应付职工薪酬30.7亿元没有错误,公司员工也的确是3000多人,这样算下来平均薪酬的确接近100万元,对此她也非常惊讶,认为公司员工应当没有拿到百万薪酬。

  对于为何提高薪酬福利费用预算?高达32亿元的应付职工薪酬是如何分配的问题,她表示不清楚,需要询问相关负责人,但相关负责人正在开会,请记者留下采访提纲。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候为止,记者没有得到国泰君安相关负责人的答复。(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经记者 方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8 10:05: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8 09:56:00

国泰君安天价薪酬:平滑避税还是隐瞒利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0:29  南方日报

国泰君安天价薪酬:平滑避税还是隐瞒利润

  在奥巴马限制华尔街高管薪酬之际,国内却爆出了国泰君安“天价薪酬”事件。一方面是业绩大幅下滑,一方面却是大幅提薪。一时间引得口水无数,人们纷纷将道德矛头对准了国泰君安。国泰君安虽有回应,但具体细节仍“澄而不清”。

  起因

  总裁工作报告外泄

  近日有媒体称,通过获得《2009年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工作报告》后发现,国泰君安证券2008年的薪酬及福利费用高达32亿元,远远超出公司年初预算数的20.41亿元。并称,经过平均测算后发现,每个员工可获得100万元。目前国泰君安员工数大约在3200人左右,按照总裁报告中32亿元的总薪酬及福利费用计算,平均每个员工去年获得的总收入就接近100万元。

  争议

  业绩与报酬有天壤之别

  据了解,国泰君安2008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49.77亿元,而年初预算是80亿元,完成率仅为62%;其中零售客户收入达到45.43亿元,而预算是75亿元,完成率达61%。而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部收入最惨,2008年亏损1.44亿元,完成率为-9%。此外,国泰君安销售交易部、香港公司资产管理总部也都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券商们纷纷开始勒紧裤带过日子。但是国泰君安2008年的薪酬福利却由预算中的20.41亿元,猛地提升至令人瞠目结舌的32亿元,人均100万元,超出计划达57%。一边是才60%多一点的业务完成率,一边是超过预算57%的薪酬、福利。人们开始质疑,业绩下滑薪酬却大幅上升?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将道德矛头指向了国泰君安,甚至有媒体称其“踩着股民的钱包狂欢”。

  回应

  计提不是当年发放

  在当日报道出来后,国泰君安在其网站上挂出“澄清说明”,以示回应。回应中指出,所称的国泰君安2008年全年的预提薪酬费用总额32亿元,是根据公司历年的经营业绩,按照董事会通过的薪酬方案计提的未经审计的数据。事实上,2008年底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由历年节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组成,报道中的国泰君安平均每个员工去年获得的总收入就接近100万元是按历年计提的薪酬费用32亿元和约3200人简单计算得出的,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严重混淆了两个不同的关键概念,且具有极大的误导性。

  声明还称,国泰君安的经营业绩在券商中名列前茅,且2006-2008依法缴纳各种税费近70亿元,2008年度公司全体高管人员的绩效奖金至今未发放。

  国泰君安还强调,计提的薪酬总额是根据董事会的规定,必须留出一部分用于长期激励、风险准备、以丰补欠和其他福利,而不是当年计提就当年发放。

  员工

  从未拿到过那么多钱

  “我也是看了报道才知道的,第一反应是很搞笑!”国泰君安上海总部的一位员工告诉本报记者,“我的工资绝对没有那么高!去年我们部门普通员工平均下来也就是15万-20万元左右。”他还表示,事实上,就业内而言,国泰君安的待遇并不具有太大竞争力,而且发放比较平和,“不可能一次性发放那么多”。

  国泰君安上海地区一位营业部高管向记者表示,“我2008年都没有拿到100万,估计我们营业部也没有谁拿到了100万”,而另一位业务部主管也表示,自己远远没有达到100万,“100万元也太高了,如果说平均工资40万—50万还差不多”。

  记者了解到,其实券商内部不同职务的员工薪酬差别很大,就是同一部门的相差也比较大。就拿研究员来说,顶级研究员年薪可达到300多万,差的在10万左右,水平相差可达30多倍。

  比较

  其他券商远低于32亿

  相比32亿元而言,其他券商的薪酬发放就“少得可怜”。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12月31日,平安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9亿元,华泰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75亿元,国信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2.47亿元,招商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48亿元。这些券商都属于国内较大的全国性综合类老牌券商,但支付的职工薪酬都远远低于国泰君安这次年末给予公司员工的大红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9:57:00

国泰君安回应称32亿薪酬并非一年发完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连日来,国泰君安百万年薪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同行吃惊,股民不满,央视更是称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6日,国泰君安副总裁、党委委员庹启斌接受采访时再度澄清,关于32亿薪酬的报道言论是不成立的,32亿薪酬并非一年发完。

  上海金融工委的一位处长透露,上海市国资委及市金融工委5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国泰君安巨额薪酬在社会各界产生的影响。据悉,会上上海市金融工委并未对此事明确表态,但国泰君安可能会因此而推迟发放剩下的年终奖。(经济观察报、北京晚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8 10:03: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10:01:00

国泰君安回应后产生的谜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0:29  南方日报

1.历年节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分别是多少?
2.2008年实际发放薪酬多少?高管绩效奖金有多少?

  猜想

  媒体炒作嫌疑较大

  “此事纯属炒作!”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分析师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32亿只是应付薪酬,并不就是实付。这也可能只是

财务处理需要,为了平缓各年现金流。”他还认为,由于出售了一批法人股,加之自营业务不错,国泰君安在券商中还算是日子

比较好过的,但也不可能把薪酬提高那么大的幅度。就他所在的券商而言,去年研究员的平均年薪也只在20万左右。

  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去年整体环境不好,业务下滑很明显,国泰君安也在所难免,要发放天价薪酬没那么容易,“这是

需要经过董事会批准的”。事实上,证券业是一个周期性十分明显的行业,业内说法为“要么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因而有业

内人士认为,“当年发放”只是32亿中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可能是为了“储备冬粮”,“将32亿全部当成‘当年发放’

没有道理”。       

  分析

  专业财务人士称:可能是平滑避税手段

  “税负可能是一个因素。”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董事王韶华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实发与应发是两个不同概念,不

能混淆而论,具体实发多少要看具体报表。从证券行业的特点来看,累计发放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07年行情好,会有很多利润

没有实际发放,就会滚存起来,留待行情差的时候发放,起到一个平缓薪酬的作用。同时,从个人所得税来考虑,这样可起到“平

滑避税”的作用。“一次性发放过高,税率也越高,税负也越重!”  

                                 ———————— 黄应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8 10:04: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