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6327 16
2015-12-16
开场白:大家好,我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西北大学偏居西部少有知晓,却是大家辈出,因为这里有着连续不断的经济学思想传承。这也是我选择的理由。但由于工作原因,我并不是一名好学生。近期,遵照我的经济学前沿老师任保平教授、院长的指引,努力精读一些经济学著作,以提高学习能力。我在读书笔记里也有些个人体会和理解,请各位学长们批评指教。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读书笔记

作者:拉斯.特维德 译者:董裕平 中信出版集团2012年第二版

这是一部有趣的经济学著作。

作者拉斯.特维德的著作在中国并不陌生,他的《趋势投资50年》、《金融心理学》及本书都在中国学术界和金融业内广受欢迎。他本人似乎也不以经济学家自居,甚至百度不到他的简历。但他却是一名资深的衍生商品交易员、基金经理人和投资银行家,也曾经进军电讯与软件业,创办和投资数家高科技公司。因靠把握趋势玩转金融衍生品、股票、银行和高科技实业公司被誉为全球趋势大师。如今却是一名嗜好滑雪、航海以及收集意大利跑车与葡萄酒的玩家。

正是他带给我们一部深刻而有趣的经济学著作。我们的写作常常因为考虑到评判者的需求而非常拘谨,甚至不知所措。而这部著作却从一个瑞士小镇的夏季暖阳写冬日清朗,然后才1998年即将爆发的经济危机写到对经济周期的思考。他以一幅看透投机分子、金融家约翰.劳的幻境暗示自己看到经济周期现象的自信。而在全书五篇完成后,他以《心跳之声》为题记录了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及他与妻子的对话,这不同于我们经常看到的答谢词,却能传递真挚的情与爱意,但不止是这些,夫妻对话完成了对经济周期认识的总结:“无法根治,但很有趣。人们可以修正经济的波动,但不可能完全避免。如果你想要完全避免,事情就会变得更加糟糕。”这句话像刺一样扎在我们对中国经济治理的回顾上,一直在与经济周期的斗争中把问题越积越大,至今无解。也许他抄录的熊彼特的那句话更能让我们重新认识经济周期:“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单独摘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娓娓道来的是故事,故事的背后却是一个严谨的逻辑结构:本书前三篇是对经济周期也即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叙述,第四篇总结了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和央行的调控作用,第五篇是总结迄今为止的经济周期认识和资产品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16 09:12:34
1
本书的第一篇承接序言,从约翰.劳的故事开始。作者总以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开始叙述,而这个事件或人物其实早有埋伏。但是如果你以为作者只是在跟你讲故事,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至少应该读到作者所铺展开的一部繁荣与崩溃的经济运行史,更进一步,你应该看到作者以历史的视角为你讲解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而这一篇所论述的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早期人们关于经济周期的认识。
约翰.劳这个赌场上的数学天才,也是纸币理论和实践的推动者(早期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是基于推销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著书立说,被后人推崇为经济学家的,在当时人的眼中也许主要是一个商人,以下我们会遇到多位这样的人。),他深信国家要繁荣,就要发行纸币,因为纸币能够让交易更加便利。为此他出版了《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这本书与其是在论述货币与贸易理论,不如说是他关于设立银行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商业计划书。就理论而言,他是第一个提出“货币需求”概念的人,他提倡增加倾向供应量以降低利率,并认为只要国家以全部生产能力运行,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虽然这时作为一个赌徒他已经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他成立银行发行纸币的商业计划一再被拒绝,直到他的一个朋友——法国的奥尔良大公成为年幼国王的摄政王,而此时法国的财政已经是摇摇欲坠,为解决国家债务,采纳了约翰.劳成立银行的建议。这家银行成立后就叫做劳氏公司。劳氏公司通过部分受让投资人手中的政府债券作为出资发行股票,另一部分则由硬币支付。这家银行以获得的硬币为储备发行纸币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就有了密西西比计划,这个计划制造了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大泡沫,直到出现现金支付危机。类似的繁荣与崩溃是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这个事件的一个大买家坎蒂隆正是约翰.劳密西西比计划的合伙人。这个人也对货币理论有所贡献,他认为有效的货币供应不仅取决于货币量,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他的手稿直到死后才被发现并出版,这就是《商业性质概论》。
接着,作者讲述了亚当.斯密的故事。又是一个故事!这个私生子17岁考上了牛津大学,毕业后先后教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他的愿望是发展出一套以人的本能与情感为出发点的理论来解释商业,所以就有了《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在英国的地位不亚于《国富论》。而《国富论》则是他因为《道德情操论》有机会步入上层社会后游历法国消磨时间的产物。他在法国拜访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魁奈,魁奈是当时国王路易十王的私人医生,这全国王正是约翰.劳的朋友奥尔良大公辅佐的那个国王,历史就这样成为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线索。魁奈深受坎蒂隆的影响,他反对重商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废除垄断、贸易壁垒和特权,他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解释了货币发行是如何转化为流量的。《国富论》的完成是斯密回到英国之后的事情,这部著作指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而他的核心观点则是:自由是最有效的经济模式,他理想的资本主义经济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利益的守护者。这是又一本为斯密赢得荣誉与地位的著作,当时的首相谢尔本就是他的粉丝,而另一位崇拜斯密的粉丝是下院议员桑顿,他是一位经历了18次经济危机的银行家,在危机中不断学习。但他最终的思考却不是将阻止危机的任务交给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而是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箱,他写了《大不列颠的票据信用》一书,许多原理至今被看成是信用理论的精髓,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央银行之父”。他的贡献在于发现利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和信用体系的不稳定性。
萨伊和李嘉图的理论仍然是从他们的故事开始的。他们都是商人,萨伊是纺织商,李嘉图则的证券经纪人。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是对斯密26年所提出问题的概括与澄清,结构和认证方面更加清晰,他的新观点就是“萨伊定律”,他认为通过增加供给能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李嘉图的商业座佑铭是:砍掉亏损,让利润增长。他成为经济学家应当归功于他的朋友穆勒,在他的鼓励下,李嘉图发表了几篇文章,他认为通货贬值的原因是纸币超发,因此主张恢复金本位制。
穆勒的故事精彩之处在于他的父亲在他13岁时开始给他讲授政治经济学,他的《政治经济学要义》就是每天完成父亲布置作业的结果。严格的教育使得他少年成才,他的论文颇丰,其中一篇分析发萨伊定律,他认为供给并非问题创造等量需求,信心能够引发供需的不平衡。他的另一篇论文《纸币与商业困境》,提出了“竞争性投资”的概念,对市场的竞争性投资会引发过剩,这就解释了繁荣为什么走向完全脱轨。作者用美国1837年的危机验证了穆勒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作为经济周期理论的贡献者,是最早尝试构建系统性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危机的学者之一,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危机的根源。接下来,作者的叙述链上又串起了一串美丽的珍珠,发明计算机的巴贝奇、认为“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的朱格拉、提出一般均衡的瓦尔拉斯、太阳黑子论的文杰斯、提出货币数量论的纽科姆、发现快乐原子的埃奇沃思以及让快乐原子达到最大数量的帕累托,他们每一个人的出场都那么生机盎然,让人愉悦。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虽然像珍珠一样闪耀在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的混沌里,但他们只是观察到了经济波动,却并没有发现经济周期,即使被熊彼特称为“发现新大陆”的朱格拉,这位勤奋的经济学家也只是看到了“经济周期”的轮廓,因为他们没有描述完整的循环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09:14:26
全文10000字,分5次以跟帖方式上传,那些拿去应付作业的同学要说声谢谢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09:18:09
谢谢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14:56:19
能不能直接把周期列出来啊,谢谢[titt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23:52:23
[smi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